中国不同阶层的饭局各有特色

互联网 | 编辑: 周济 2008-02-20 10:30:00转载 返回原文

 

 

中国不同阶层的饭局各有特色1

 

离休阶层:这个社会牢骚最多收入又不错的群体,但又让人尊敬,一般也是这个社会最无后顾之忧的群体。一年总有几次能坐在一起吃饭喝酒、议论。他们喜欢议论本地新闻节目的重要位置上出现的重要人物,然后等着那个重要人物来喝酒,劝他别太累了,你的工作我们都看得见

 

中国不同阶层的饭局各有特色2

失业阶层:这是电视报纸最关心的群体,他们吃饭的动作叫“扒拉”,像冯巩演的张大民吃人家的面条似的,还不能露出愁脸,让正在上学的小子失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的信心。早上一顿稀拉的稀饭.外加1/3的咸蛋,中午不知在什么地方将就,晚上一家三口炒一盆青菜

 

中国不同阶层的饭局各有特色3

 

打工者阶层:他们的“饭局”就是没饭局。车站边、马路旁、脚手架下,冷不丁有人直着腰身,吃下去咽不下。吃什么就不用说了,有时工头捧出一盆红烧肉,差不多旁边电视台记者的摄像机比你的筷子举得还快

中国不同阶层的饭局各有特色4

 

农民阶层:他们多是吃自己种的菜、萝卜、豆、葱、蒜,他们一边吃饭一边赶猪,两不耽误。如果要说他们也有饭局的话,大概是闺女出嫁儿子迎娶。酒店每桌一千元,自己办大约五百元,甲鱼、河鳗、基围虾(当然都是养殖的),这些不错的东西都搬上来了

中国不同阶层的饭局各有特色5

 

致富农民阶层:说他们是农民,因为户口簿上这样写,说他们不是农民.因他们已住在城镇里让田荒着。在饭局上农民本色没变,呼朋唤友猜拳比拼吆五喝六。在外面也吃肯德基,掏钱也爽快,虽然嘴巴里嘀咕一个鸡腿咋就那么贵。走出门骂娘我以为吃什么呢,不如小葱拌豆腐。

中国不同阶层的饭局各有特色6

 

个体户阶层:最大的特色是快餐, 一块红烧排骨、一碗汤、米饭。边吃边应付生意。他们的店要赚钞票,打烊很晚,所以基本上是快餐。他们边吃边骂娘这点东西竟收我10元钱,黑心死了。边说边从一件讨价还价500元买来的“名牌”西服掏钱,50元出手了。

中国不同阶层的饭局各有特色7

 

一家两制阶层:这概念从“一国两制”演化而来,指家庭中配偶有一方在外商企业中。据说是“社交”活动,这一“制”的家伙开始还兴高采烈,脸上好有面子。但对方“社交”多了,自己一个人的次数也多了,烦恼“油然而生”。

中国不同阶层的饭局各有特色8

 

公务员阶层:社会的精英据说大部分都在这里。看样子毫无疑问也是吃得最舒服的一个阶层,至少也是阶层之一。他们能货币化分房,能加工资.能有奖金、福利,能旅游,能工作外出有车坐,他们与农民、工人相比,一个也没有少,一个也不能少,他们的饭局就不用我说了。

中国不同阶层的饭局各有特色9

 

公款饭局:这样的饭局在路边小店、五星级宾馆都有,在这些小店大馆前停的车基本是公款买的。局长高兴了,招呼一群人去酒店住几天。吃点算什么,漂亮的小姐才有味道。这样的饭局要算还有特色的话,就是这些小姐了,据说许多人拜死在小姐的石榴裙下。

中国不同阶层的饭局各有特色10

 

退休阶层:一般从六十岁开始,但也有五十五岁或更早一点的。偶有手脚不太麻利就煮“康师傅”,虽比清汤挂面好许多.但也一边咽下去一边担心防腐剂,偶尔上街买点小虾米与摊主计较一二毛钱,有时孙子孙女上门,中午饭局很快乐,但过后一数钞票牢骚又来了。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