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3G前夜寻找之门钥匙

互联网 | 编辑: 2005-07-26 00:00:00转载

中国有着广大的市场潜力与利润源泉,难怪众多企业都使出浑身解数,以取得中国3G前夕最大的领地。在3G领域拥有众多专利的爱立信,此刻也坐不住了。

中国有着广大的市场潜力与利润源泉,难怪众多企业都使出浑身解数,以取得中国3G前夕最大的领地。在3G领域拥有众多专利的爱立信,此刻也坐不住了。

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前不久表示,我国将在2008年提供3G服务。而3G前夜正是各路兵家最为困惑也最为骚动的时刻。

从发展经验看,建设一个覆盖全国的3G网络至少要一年,并且网络运营成熟也要一年,如果我国在2005年发放3G牌照,这就意味着我国在2007年才能提供3G业务的试商用,因此,留给厂商的时间并不很多。

为了圈地抢滩,众多企业都使出浑身解数,合作、并购……以期取得3G前夕最大的领地。

以爱立信为代表的国外巨头正在利用2G网上既有的优势进行3G的新一轮圈地,在攻城略地的同时,加速与国内企业的合作成为一种趋势。但在同时,国内企业却在利用这个机会迅速融入世界,壮大自己,抓住3G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国内和海外两个战场与国外巨头角逐,使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本土化,竞争与合作成为当今3G战场上新的趋势。

如此你来我往的纷争中,曾经霸占了中国2G市场的国外巨头,会在3G领域继续一统天下吗?

爱立信抢跑中国3G

现在,爱立信全球总裁兼CEO思文凯正不时地往返于瑞典和北京之间。他向《IT时代周刊》解释,中国是爱立信第2大市场,单凭这点就应该常来,每2个月来一次也不为过。

的确,爱立信最近在中国频频出招,表现抢眼。

6月28日,有消息称爱立信计划将公司在瑞典的卡尔马分部裁员130~230人,并将相关的生产业务转移至中国。

表面上看此举是为了降低成本,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瞄准了中国的3G市场,将更多的部门转移到中国,以便更加贴近中国市场。不仅如此,早在2004年年底,爱立信就与广东移动签了一份8亿美元的GSM网络扩容订单,以保证从2G到3G的转换中,确保原有的市场优势,并且可以直接杀入华为、中兴的后院,为本地运营商提供端到端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与本土主要竞争对手进行直接的贴身对抗。

在过去5年中,爱立信在中国研发领域的投入以每年超过30%高速增长,今年将超过50%以上的增长速度。爱立信的目标并不止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生产基地,还关注如何使爱立信中国更多地具备新产品的研发能力,通过更深入地研发本地化以带动更多的本地采购和出口。去年年底,爱立信在中国本地研发并制造的3G/WCD-MA基站RBS3402销往海外市场,证明了爱立信在中国已经建立起完整的3G研发生产能力。

爱立信并非第一家争食中国3G市场的国外巨头,西门子、诺基亚、摩托罗拉、阿尔卡特等全球电信设备商全力备战,争取新的战场。

去年阿尔卡特在中国投入的研发金额超过1亿欧元,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3G研发。去年底,阿尔卡特通过合资公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向主导中国3G标准TD-SCDMA的大唐移动,注入2.5亿元重金用于购买其股权。阿尔卡特全球首席技术官奥利佛·伯哈德表示,阿尔卡特“正迫不及待地期待3G在中国上马”。西门子最近也成立了杭州西门子软件开发中心,为中国用户提供量身定做的3G解决方案,此前,西门子积极在中国进行移动通信技术的研发工作,在南京、北京和上海建立了多个软件开发中心。

据了解,国内3G牌照的发放将会为全球电信设备制造商带来3年总计100亿美元的采购商机,国外巨头不遗余力地在华投入,自然是因为瞄上中国这个目前被认为全球通信业发展最好的市场,在本土经营状况江河日下的情况下先入为主,抢占先机,期望在中国3G市场有个好收成,否则,一旦中国设备厂商的产品走向成熟,会大大挤压欧美厂商的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

“联姻”与“标准入股”风行

在中国3G市场跑马圈地时,与中国本土厂商“联姻”,几乎成为众多跨国公司博弈中国3G的流行路线。西门子与华为和大唐结盟,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与大唐合作,北电选择与普天结盟。

爱立信自然也不打算错过。

坐拥WCDMA和CDMA大量专利技术而对中国3G标准方面迟迟未作表态的爱立信,在5月19日与中兴通讯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爱立信以 OEM的合作方式将中兴通讯的TD-SCDMA Node B产品集成到爱立信的无线接入网络中,其中包括硬件和软件。

作为回报,爱立信获得了合作参与中国的TD-SCDMA测试项目的机会。也就是说,此前在TD-SCDMA技术方面毫无任何战略规划的爱立信,在中国3G牌照发放的前夜,通过寻找合作伙伴而给自己找到了进入蛋糕之门的钥匙。

就在多家企业宣布“联姻”之际,爱立信宣布在南京成立一个主要从事TD-SCD-MA产品开发的研发中心。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大陆未来可望发放至少一张TD-SCD-MA牌照,爱立信与中兴合作后,争取系统设备采购商机更是势在必得。

有专家对《IT时代周刊》表示,如此大规模的合作,体现了国外巨头们加速在中国本地化的发展。他们除了投资设厂外,在对待3G中国标准问题上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西门子、北电、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巨头纷纷用行动和语言力挺3G中国标准,其中西门子累计投入中国3G业务的资金量已达1.7亿欧元,但此前,它们一直对3G中国标准观望多于行动。

除了设备制造商外,包括法国电信(France Telecom),韩国SK电信和美国Nextel Communications等网络运营商对中国TD-SCDMA标准都表现出了兴趣。目前实际上认真关注其的公司已接近12家。

爱立信的表现,正是这场流行中的一个元素。

越来越多的厂商,尤其是世界级电信巨头加入TD-SCDMA的产业链,目的无非是在3G市场上抢得更多的份额,但对于整个TD-SCDMA蛋糕最终的实现确实有好处。

遭遇国企阻击

中国市场的潜力在吸引众多跨国公司的同时,也唤起了国内企业的觉醒。由此,也为爱立信等一心想要瓜分中国市场的巨头们带来了不少阻碍。

以华为为例,华为在广东移动的试验网数目是100多个基站。在此基础上,他们更希望进一步扩大实验范围与领域。目前,广东移动计划选择广东省一个地级市进行更大规模的3G试验网测试,这其中,就有华为争取来的1000个基站。

按照业界惯例,参与试验网测试的设备是不能收费的。因此,华为将不能从此单获取分文。不过,试验网投入规模越大,后期签署订单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也是行业内不成文的规则。

对爱立信而言,华为的冲击几乎是一种示威行为。

一直以来,爱立信在广东移动2G、GSM市场上占有近乎垄断的地位。尽管华为只是在试验网竞争中取得了暂时的优势,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苗头”,华为已经开始在国内抢食国际设备厂商的3G市场份额。

爱立信中国区总裁马志鸿在接受《IT时代周刊》采访时,坦率地表示:“在中国我们希望能从2G到3G的转换过程中保持市场份额,但我们意识到这并不会像在花园里散步一样简单,我们必须努力做到最好。”

然而,威胁不仅仅来自华为,在中国设备商中,华为、中兴有相当的技术积累,足以在3G上与国外巨头一搏,而大唐有政策支持的优势,巨龙、普天、烽火、金鹏也或许可以在3G的细分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面对并不十分强大,却占尽天时地利的竞争对手,爱立信似乎并没有作出太多的防范措施。

“3年前,爱立信曾向华为授权了WCDMA 技术,当时爱立信非常积极地进行了谈判,双方很快达成了协议,而且给了华为一个非常优惠的条件。”在马志鸿看来,国内企业一方面是竞争对手,一方面却也是合作伙伴。“我们希望成为一个成功的案例,以后大家能够在这方面互相合作。”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企业坚持“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一方面可能是对跨国公司后院的冲击,另一方面,也正好把自己家的后院暴露在竞争对手面前。如何权衡力量分配,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

也许正是看到这一点,在面对“因周期原因,爱立信今年第一财季在中国的业绩相对全球增长缓慢,中国本土企业的崛起是否使爱立信的压力倍增”的提问时,马志鸿颇有信心地表示:“过了年中的时候,我们将会在各个方面对中国3G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