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一人京剧进课堂,引来这么多长篇大论。本以为京剧早已衰败到几无人知的地步,但现在看,各路大小公知们似乎一夜间都成了专家,谈论起来头头是道,批判起来板眼俱全----当然,他们都是高层建瓴式,具体京剧怎么回事,不是他们关心的范围。
早两年南周评五十大公知时,我就对公知什么都知的作派深恶之:一个人的知识有限,以有限的知识面而对无限的领域“公知”,那只能和“公厕”相类----以一个蹲坑承接无限样式的屁股。 言归正传。 对京剧入课堂,我深深支持。但对教唱京剧,我不支持,我只支持在学校音乐课上进行京剧欣赏。原因主要在技术上。 唱京剧不同于唱歌,且不说嗓子不好的唱不了,就是嗓子好的也未必能唱的了唱的好唱到能教人的地步。一个人若没有数年听戏的经历,就是嗓子再好,也唱不好京剧。这是一个长期浸染于内的才可的东西,不是标配工业化培训班能培训出来的。 我这里说的是教师,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无法把小学音乐教师们培训成整体能教唱京剧的水平。 这还只是说一般意义上的唱。再技术点:十五段唱段中,老生、旦角、老旦、铜锤花脸四大行当俱全,就差小生了。综观京剧史,就专业演员言,包括前辈大宗师级人物,能一人把这四个行当都唱到能教人的水平的,我真找不出一个来。就不要说业余的了。 这四个行当,对人的嗓子要求差异极大,祖师爷能赏你吃其中一碗饭,就已是天大的造化了。 我不太清楚以后是不是每校至少要配备四个不同行当的教唱老师,一人教一个行当的段子。若是天降英才,能出现个一人全教的老师,我愿从其而游追随左右。 这是从教的角度看,从选段的角度看,也存在同样的技术问题,这也是那些东不动就样板戏文革之类者根本不懂而瞎扯蛋的地方。 京剧从谭鑫培后,进入了流派时代。这个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标准唱段与唱法。同一个段子,这个流派这样唱,那个流派那样唱,从唱词到音乐再到唱法,都各不相同。比如有名的空城计,(老)谭、余、言、高、马、(小)谭、杨、奚等,唱的各不一样。就是同一流派,弟子和师傅唱的还是不一样。比如高庆奎的空城计和他的最佳传人李和曾就不一样。就是完完全全以余叔岩为模板的孟小冬,唱的和余本人也是有差别的。同样,同一出《玉堂春》,四大名旦同样唱法唱词各异。这是传统京剧的一大特点:在同一板式下,允许不同演唱者各自发挥。 这一特点成就了京剧,但若是把京剧引入小学音乐教学,这就成了最大障碍。在小学教育中,只能是标准化的东西为本。而若对传统京剧段子定标准,试问,谁有这个资格?谁有资格说全国小学学唱空城计只能以谭(或以任何一派)为标准?谁要敢这么干,京剧界和戏迷们非炸锅不可。公知们也肯定顺杆往上爬,大骂教育部罢百家而独尊XX。 而样板戏则不同,样板戏几十年下来,其实形成了一个标准唱法。在技术上,这是以它为主选作教材的最大原因之一。 同时,样板戏在学唱上,比传统京剧要容易许多。对一个人来说,想把传统京剧学唱的有些模样,难度如果是10的话,样板戏则应在5以下。从易学易教的角度,这也是以样板戏为主选入教材的最大技术原因之一。这么说吧,学唱传统京剧那叫学唱戏,若学唱样板戏,那就较近于学唱歌了。学唱戏和学唱歌是完全两码事,两个难度的事。 程派的锁麟囊好不好听?好听。你学唱一个试试!我敢保证,十个人学,九个得唱得象杀猪。这点,适合几乎一切传统戏。但学唱样板戏,则不会如此之难。 另外的一点,也是技术上的。选唱段离不开唱词。传统京剧有千般好(在我这个戏迷看来),但戏词的文学性差,语句不能病句病语随处可见是它在“语文”上的最大特点: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我也曾差人去打听,打听得司马领兵往西行。一来是马谡无能少才能,二来是将帅不和才失街亭。你连得三城多侥幸,贪而无厌又夺我的西城。诸葛亮在敌楼把驾等,等候了司马到此谈、谈谈心。 西城的街道打扫净,预备着司马好屯兵。诸葛亮无有别的敬, 早预备羊羔美酒犒赏你的三军。 你到此就该把城进,为什么犹疑不定进退两难,为的是何情? 左右琴童人两个,我是又无有埋伏又无有兵。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来,来,来, 请上城来听我抚琴...... 这是空城计的戏词,完全是一大水词,就这套水词,在京剧传统戏的戏词中,从语文角度,已属上品。 选取京剧段子进课堂,就不得不考虑唱词的语文水准与“样板”性问题,在这方面,传统戏与样板戏相比,能选的东西实在太少了。 在唱词上还有个问题,同样重要:思想性。 京剧传统戏,多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题才为主,许多内容以戏词体现出来,确实不宜进入小学教材中。而样板戏虽然有些政治化的东西,但许多数段子,还是很中性化的,既不没落也不政治。无论写出来还是读起来,都适合学校。 总结一下,然后问问大批样板戏进学校的诸位:既要音乐与唱法好学好唱,又要戏词在语文过得去在内容上适合孩子。你若是教材选编者,你该怎么选? 关于样板戏该不该进课堂,对那些动不动就文革的人(他们自己出生时未必能赶上文革的尾吧),我只有一句评价:看见女人的胳膊,就想到张柏芝阿娇两股间的马赛克处。 最后再自我总结一句:我不支持小学生学唱京剧,因为这做法太不靠谱。但我支持在小学音乐课中增加京剧欣赏课。事实上不仅京剧,其它音乐门类也应如此。中国的小学音乐课,往往正是唱歌课。我小时候音乐课在课程表上就叫“唱歌”。这怕是很扯的一件事。音乐课应该以教会学生欣赏为主,不仅要有京剧欣赏内容,更要有如小提琴、钢琴、二胡等主要乐器音乐欣赏的内容。如果音乐课就是唱歌课,那有MP3就行了,根本不用浪费时间开这个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