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音响电音数码总经理西泽英树专访

互联网 | 编辑: 徐嘉 2008-03-27 15:30:00原创 返回原文

2008年3月26日,PCHOME嘉宾会客室栏目主持人PCHOME首席编辑 徐嘉(春卷)和PCHOME家电中心主编 袁佳林、数字音频主编 侯锋一起来到了位于淮海中路887号的日本天龙DENON音响国内销售公司电音数码音响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总部,对D&M亚太地区统括本部本部长 兼电音数码音响贸

始终把忠实还原声音放在第一位

2008年3月26日,PCHOME嘉宾会客室栏目主持人PCHOME首席编辑 徐嘉(春卷)和PCHOME家电中心主编 袁佳林、数字音频主编 侯锋一起来到了位于淮海中路887号的日本天龙DENON音响国内销售公司电音数码音响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总部,对D&M亚太地区统括本部本部长 兼电音数码音响贸易总经理西泽英树 NISHIZAWA HIDEKI 先生进行了专访。以下,是本次专访的访谈记录。

1、西泽英树先生您好。您能否首先为我们简单阐述下,您觉得天龙与其他国外音频产品生产厂商的差异在哪里?也就是您觉得天龙这个品牌、企业最大的优势是什么?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有关天龙“感性力、创新力、生产力”这三个词的概念?

西泽英树:谢谢。我觉得天龙有很大的一个优势在于它丰厚的历史积淀。天龙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音响器材企业,成立于1910年,到今天已经接近百年。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天龙始终把“音乐的忠实还原”放在第一位。相对其他企业,天龙更注重产品品质,始终坚持把最新的技术和最严谨的生产态度融入到我们的产品中去。

至于“感性力、创新力、生产力”其实是我们产品开发、设计所一直贯彻的理念。感性力代表了我们对于音乐细致入微的了解,从感性的角度来还原最美好的音乐;创新力则代表我们的开发人员始终要把最尖端最领先的影音科技融入到我们的产品开发中去;而生产力则代表着我们是如何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将这些设计思路还原成真正的产品。

2、我们知道电音是2003年接替原来的天龙亚洲公司正式进入大陆市场的。您能否向我们大致介绍一下贵公司这5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西泽英树:我觉得电音这几年的发展是和整个中国市场的不断壮大密切相关的。在中国这个越来越开放的市场,我们的业务也正在不断的提升。大约在2006年的时候,我们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6500万元人民币,而在07年度,这个成绩应该会更高。天龙将不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向前发展,争取能够在即将开始的08新财年取得更好的业绩。

3、天龙公司目前投放市场的产品都相对高端。我们想了解天龙是如何看待中国大陆市场的?天龙是否对中国市场设定了不同消费层次,大致是怎样划分的呢?目前天龙是否把销售重点对准像上海这样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城市?

西泽英树:是的,目前天龙的产品定位还是偏向中、高端市场的。目前来看,我们的主流产品比如家庭影院器材一般都定价在1万元人民币以上,未来我们也会继续坚持这样的产品定位。对于中国大陆市场,我们现在的确是把重点放在大城市:首先是广东,然后是上海和北京。不过,我相信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深入,GDP每年差不多有10%的快速增长,我们很快会把销售目标转移到国内更多城市去的。

HIFI真的会被A/V器材所取代吗?

4、我们知道2008年是中国奥运年,有很多海外公司都加大了对于中国大陆市场的投入。您能否透露一下天龙公司2008年中国市场的发展规划,有什么具体的目标数字吗?

西泽英树:2008年对于中国人民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不过我觉得最近这几年中国一直有很多像世界展示的大好机会,比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是如此。我个人很高兴能够和中国人民一起迎来这些盛事,我也相信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在08年会有比过去更多的家庭产生购买家庭影院设备的期望。这当然也是天龙所乐于见到的。至于具体的数字,我们目前还没有完成08财年的计划,所以暂时没有办法解答。

5、西泽英树先生是D&M亚太地区统括本部本部长,我们知道D&M除了天龙主打影音品牌外,还有包括像MCINTOSH这样的传统HIFI品牌。目前在中国市场上,HIFI的声势越来越小,而AV则发展迅速。另外,天龙也在自己的AV放大器上加入了PURE DIRECT纯音响直通模式,也就说用A/V放大器就能获得近似HIFI放大器的效果。那么,您能否为我们预测一下未来AV市场与传统HIFI市场的发展前景,是否会出现AV压倒HIFI,甚至会出现HIFI逐渐消亡的情况?

西泽英树:不会的,我可以很肯定的说,HIFI行业“NEVER DIE”。我认为家庭影院产业线和HIFI,也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立体声音乐产品线是两条在科技、内涵方面都完全不同的产品线。两者应用也完全不同,并不会在短期内出现谁取代谁的现象。事实上,在日本随着那些在2战后出生的人逐步到达60岁退休年龄,他们中的许多人开始购买HIFI器材在家中享受音乐。所以这几年HIFI在日本市场有重新扩大规模的趋势。当然了,在中国,这类产品的主要消费力量集中在30、40岁的中年人身上。不过,这些人现在可能还都忙于工作、事业,难以有足够的时间静下心来品味HIFI音乐。如何让这些用户能够喜欢和享受HIFI,这也是天龙在中国市场上一个需要设法解决的问题。

6、目前蓝光高清已经在日本和欧美地区逐渐普及,国内市场上也已经出现了类似索尼蓝光播放机等产品。我们想知道,天龙对于这方面最近会有何动作,会有什么新品推出吗?对于杜比,DTS下一代HD音频支持一些新技术的支持天龙有何动作。

西泽英树:天龙其实很早就关注到蓝光等高清影音技术的发展,事实上我们已经在美国市场上推出了集中高端的蓝光播放器产品并获得了用户的好评。但是,和索尼等公司的产品不一样,天龙的这些高端蓝光播放机非常注重音画质的完美重现,再加上这些产品面对的消费群体是美国的中产阶级,因此定价相对较高(售价超过3000美元),暂时还没有引进到国内市场上来。

至于什么时候引进这种高端蓝光播放机,我们还要看国内市场的发展情况而定。另外,我们已经在国内销售支持杜比TUREHD和DTSHD等下代音频规格的A/V放大器产品了。

将会全面进入大陆中高端耳机市场?

7、您好,我们都知道最近的中国高端耳机市场一直被森海、AKG、铁三角等这些老牌耳机品牌所占据,天龙有哪些计划进入这一市场?

西泽英树:这个问题要从几个方面来谈。第一,作为一个高端品牌,天龙的宗旨是要把好的影音品质带给消费者。这种完美的影音体验不光靠功放或者扬声器器材来实现,耳机也是其中一种。这也是我们想要进入国内耳机市场的一个初衷;第二,目前国内耳机市场的发展非常迅速,这和国际市场趋势也是相同的。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使用IPOD或者其他MP3产品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欣赏音乐。但是,这些用户的原配耳机品质并不够好,天龙希望能够用自己的产品为这些用户提供更高的听觉享受。第三,由于耳机和耳塞产品和其他设备不同,将会直接接触用户的皮肤,因此天龙会特别在产品的材料开发、制造工艺方面下功夫,不但提供给用户更美好的声音,同时也会全面提升他们对天龙产品的“满意度”。

8、我们看到天龙最近也出了一些相对低端的耳机产品(比如C551耳机),我想问的是这些产品是在中国设计和生产的嘛?这些产品将会是天龙全面进入中国市场的主力吗?

西泽英树:是的,这些产品是国内生产的。我们也希望这些中价位的产品能够成为我们在国内耳机销售的主力。不过,天龙也很注重产品线的全面开拓。今年我们将在国内市场建立起一个从入门级的351耳塞直到旗舰AH-D7000这样完整的产品线。

9、未来天龙是否可能会生产设计类似IPOD这样的数码音频产品?如果没有独立的主机,那么是否可能会生产类似PC多媒体音响或类似BOSE IPOD DOCK之类的产品?

西泽英树:我想天龙不太可能会设计生产自己的数码音频播放器产品。因为这些大众化的产品和天龙品牌的中高端市场定位并不符合。不过我们已经为IPOD生产了ASD-1R这样的控制底座,用它可以很方便的把IPOD与天龙影音器材连接起来以获得完美的效果。相信这种产品能够满足IPOD或其他MP3用户的需求。

左起:数字音频主编侯锋、西泽英树先生、PCHOME首席编辑徐嘉(春卷)、家电中心主编袁佳林

10、时下在线的销售方式已经开始流行起来,不知道天龙有没有这方面的设想和计划,还是会遵照传统的销售方式进行销售?

西泽英树:天龙已经注意到了这种市场趋势。不过,就我们目前的主力产品A/V放大器或播放机而言,这些产品都是需要购买者在用心聆听体验后才能决定购买的。因此我们目前还是把销售渠道建立在传统的HIFI器材店或天龙的形象店内。毕竟,只有在那些地方用户在能很好的体验我们产品的优势所在,而网络购物暂时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不过,由于天龙的产品线很丰富,比如耳机类产品就似乎比较适合网络销售。我们目前正在积极考虑这个问题,未来可能首先开展耳机产品的在线销售。

 

附录:西泽英树 NISHIZAWA HIDEKI 先生简历

姓名: 西泽英树

公司地址: D&M Holdings Inc.Kawasaki City. Kanagawa, Japan

家庭地址: Machida City, Tokyo, Japan

个人简介: 生日:1953年9月2日

国籍:日本

家庭:已婚,育有一子一女

兴趣爱好:高尔夫、网球、滑雪、古典音乐

教育经历: 1977年成蹊大学 (东京市)经济学专业

工作经历:

1977 日本马兰士

1977-1980 业务管理部

1980 东京分公司日本销售部

1981-1996 财务部行政课

1997-1998 运营服务中心-部门经理

1999-2001 飞利浦显示器(神户市)-财务部总经理

2002 日本马兰士商业策略办公室-执行官

2002-2003 D&M Holdings商业策略办公室-总经理

2004-2006 D&M亚太区销售与营销部-主任

2007- D&M亚太区销售与营销部-总监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