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迎来“网络词典”时代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04-03 15:23:00转载

搜索引擎发起“联合行动” 传统词典市场面临雪崩

金山旗下“爱词霸”网站日前在实验室页面中宣布发布“网络释义”的测试版本,据悉,金山此举是为了应对“因互联网和社会飞速发展而产生的各色新词、流行词”专门研发的“网络版”的金山词霸。其实,早在2006年12月,网易有道搜索就提出过“网络释义”的概念,之后的“有道桌面词典”更是将“网络释义”宣传为其区别于传统词典最具变革精神的技术特色,那一时期的同类产品还有“雅虎乐译”和“G oog le语言工具”等,这些都被人们称作“网络词典”。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品相同之处不仅是都具有互联网的基因———采用了“网络释义”的翻译原理,而且几家厂商无一例外都是搜索引擎公司。这只是巧合,还是暗示着搜索引擎企业发起了“联合行动”?

“有道桌面词典”的研发工程师分析认为,新一代的“网络词典”一经问世就受到人们欢迎,这一切都应归功于其独特的“网络释义”翻译原理,这是与一般词典软件截然不同的新路。采用“网络释义”的网络词典,不再单纯地依赖于安装到计算机本地硬盘上的离线词库完成词汇翻译,而是背靠互联网搜索引擎的强大力量,对海量的后台数据进行极其精准的信息提炼以实现翻译的功能。对于这一系列复杂的原理和机制,网易有道称之为“网页萃取”技术。

那么,离开了本地词库,还是词典么?如何确保翻译结果的准确性?专家解释说,网络词典其实并不是没有词库,而是通过搜索引擎从数十亿的海量网页数据中进行缜密分析,找到英文词汇和中文解释间相匹配的关系,从而自动生成一个庞大的、可自动及时更新的“动态词库”。当然,这个“动态词库”并不是直接安装在用户计算机的本地硬盘上,而是将互联网上所有的数据资源统统纳入其中,是绝对“海量”的词库。因此,诸如“水立方”、“两会”和“《色戒》”等这些传统词典无法翻译的各类新兴词汇、英文缩写和流行应景名词都逃不过网络词典的“法眼”。

IDC互联网行业资深分析师认为,由网络词典快速崛起而引发的“词典之争”,不仅让电子词典步入免费服务时代,同时也让搜索引擎企业再次创造了足以颠覆人们传统习惯的互联网新神话。可以预见,不久人们将看到传统的词典厂商和更多搜索引擎企业都会相继跟随这一趋势,不是“大动干戈”就是会最终“走到一起”。

记者 谭俞雄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