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33年的历史虽然不算长,但AMD却经历的太多太多;在所有的高科技故事中,AMD的故事最可怕,也最英勇。它年复一年,代复一代,顽强的挑战这个星球上最成功、最著名、最具竞争力的公司之一--Intel。
AMD---硅谷的斗士(1)艰苦中创业
命运似乎从一开始就从未曾眷顾过AMD,同一样具有着仙童公司血统的同胞兄弟Intel相比,其创业之处的境遇竟是如此的不同。
AMD的创始人桑德斯和Intel公司的先驱者诺伊斯、葛鲁夫、摩尔,当年都曾是被誉为硅谷缔造者的仙童公司的重要人物。1969年,桑德斯及7位仙童公司的员工创建了AMD。在成立之初的筹款阶段,他们所面临的窘境差点使得AMD夭折。桑德斯准备了70页厚厚的计划书却只筹到了5万美元,而他们的竞争对手Intel却只用了5分钟筹到了230万美元。在离注册的最后期限还有5分钟的时候,最后一笔投资才姗姗来迟,AMD公司正式营业了,并也由此开始了与Intel长达33年的竞争。
机遇中崛起
在最初的几年中,AMD只是依靠着“仿制”Intel的产品来谋求市场中的一席之地。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AMD在CPU这个市场中肯定活不长,它迟早会被Intel挤出局。但是在前赴后继起来挑战Intel的业界新秀和巨头们中,Cyrix被VIA收购了,Zilog、国家半导体、摩托罗拉、Transmeta也渐渐淡出了,只有AMD,不但活了下来,而且在技术上开始有所超越。1991年,推出了AMD推出了自己的386芯片AM386,打破了Intel在PC微处理器上的垄断地位。在1994年K5处理器计划失败后,AMD在1995年收购了Nextgen,并在1997年4月推出了历史性的K6处理器,被当时的分析家誉为“AMD有史以来发布的最好、最及时、最具战略性的产品”。
1998年,全球对PC的需求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AMD适时的再次推出了支持3DNOW!的K6-2,第一次使自己产品的性能达到甚至是超越当时的Pentium系列,从而一举奠定了与Intel针锋相对的格局。
1999年,AMD再一次推出了全新的K7系列,并率先将Athlon的主频提升至1G,首次在频率上取得领先。
2001年,AMD再次推出惊世之作--AthlonXP系列,将当时的Pentium4逼至窘境,成为DIYer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未来,AMD即将推出的基于x86-64架构的Athlon64将直接对话Intel800FSB超线程的Prescott。
“寒冬”中的考验
2001年,冬天真正来了。半导体业乃至整个IT业的萧条使得竞争一下子变得更加残酷。就在IT业巨头们都在苦苦支撑之时,Intel却加快了步伐,并放出了“越是不景气的时候越要扩张”的豪言。面对Intel咄咄逼人,AMD又如何面对?在新计算模式的促动下,PC已不再是唯一。AMD一方面顺势而动,谋求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将积极争取主动。其一,在64位上做文章,争夺高端服务器市场;其二,进军网络领域,希望能通过“10亿台PC互联”的市场给自己一个施展舞台。2002年4月,AMD第一次向业界展示了其64位的运算环境:双Opteron处理器、64位开发版Windows操作系统、及运行了典型32位和64位企业机软件的服务器端;AthlonXP处理器、WindowsXP操作系统的客户端。
在2月,AMD还收购了Alchemy,正式进军无限网络领域。AMD究竟能否继续给Intel施压,或者将其取而代之,将取决于其新的市场战略。
三十三年的风风雨雨,三十三年的几经沉浮,三十三年的残酷竞争,AMD成就了“硅谷斗士”的IT业传奇,AMD的前任总裁曾这样说,与Intel竞争是AMD的悲哀,但更是AMD的光荣。AMD给我们带来的是高性能的CPU和实惠的价格,它与Intel之间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到整个IT业。市场需要AMD,DIYer需要AMD,Intel同样需要AMD;愿“春天”到来之时,AMD会愈加精神抖擞,生气勃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