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历时三个月的微软并购雅虎案终以失败告终。随着微软CEO鲍尔默正式撤回收购要约,这场被称为科技业最著名并购案的交易定格于“失败”,此前诸多“伟大”的想象瞬间踏空。
故事开始于1月末,微软发出收购要约。
三个月的角力中,人们看到的最密集信息是,雅虎一直在与微软讨价还价。当微软提高一点价格,雅虎则有更高期待,直到微软把价格出到每股33美元,总价值为446亿美元“天价”,雅虎仍在坚持微软必须给出每股37美元,总计530亿美元的价格。于是,微软终于撒手,可以想见,靠并购预期推升的雅虎股价将遭到怎样无情的抛售。
两家“伟大的公司”合作排演了一场有始无终的感情戏。剧情则庸俗不堪,一方扮演有“贼胆”、“贼心”更有“贼钱”的中年追求者,另一方扮演自认为年轻貌美,实则青春即将逝去的“过气美女”。欲迎还拒、跌宕起伏的剧情中,看不到“爱情”,看不到“伟大的理想”,只有“买”和“卖”,以及买卖所需要的钱。
交易失败后,微软CEO鲍尔默在发给杨致远的公开信中颇为恼怒:“微软的收购建议是目前雅虎股东唯一的选择,能够充分体现雅虎股票的公正价值。由于未能与我们达成协议,你及各位股东公开放弃了这些重大的利益。”
杨致远则马上公布“致员工的信”回应鲍尔默,称“微软最终放弃收购是雅虎赢得的一场胜利”。
微软好歹承认了“失败”,雅虎能用“赢得胜利”来看待这个结局吗?
为了“抵抗”微软的并购,雅虎匆匆决定把关键字搜索付费业务外包给谷歌。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只能进一步削弱雅虎的竞争力。正如鲍尔默所言,“上述措施从根本上动摇了雅虎自身的战略与长期发展动力,广告客户将纷纷放弃雅虎的Panama搜索广告系统,转投谷歌的平台。”这还损害了雅虎的搜索与显示广告战略以及生存空间,动摇了显示广告的根基,不利于长远发展。
杨致远的一意孤行还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雅虎并非不可以“卖”,只要“价格合适”。这家曾经“世界第一”的互联网公司看上去如此“惟利是图”和崇尚金钱,对联手微软谋求变革如此抵触,被当年的盛名所累而不自知,“为了面子”而放弃一个非常不错的机遇。人们清晰地看到,雅虎不再是当年那个“伟大的公司”,它沉醉于人见人爱、貌如天仙的昔日,而不承认“落后”的现实,本身就是暮气深重、缺乏自信的体现。
收购失败后,杨致远必须面对期待高位套现的股东压力,需要找到迅速提高业绩的办法,来验证放弃微软“是一场胜利”。但是,把核心业务外包给谷歌之后,杨致远凭什么提振业务呢?
表面看,微软的失败将导致人们对其执行力的质疑,对其战略转型需要付出的筹码进行新的评估。但这些只是表面,经历这场失败的收购,微软事实上还增添了“内伤”。因为最重要的竞争对手——谷歌的核心优势得到加强,微软在互联网应用方面与对手的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
雅虎、微软的最大失败或许还不在交易泡汤,而是这场交易没有交代“符合人类共同价值”的细节,看不到一家“伟大公司”过去若干年“包装”出来的“伟大形象”。在这场购并案中,我们看不到价钱以外的任何“伟大”考虑,这对两间“伟大”公司而言,应该都是最大的损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