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购雅虎 微软互联网布局如何实现

互联网 | 编辑: 潘翔城 2008-05-07 00:30:00转载

收购雅虎不成,微软如何布局其互联网战略?

雅虎强势的管理层战胜股东,迫使微软放弃收购计划之后,全球互联网界仍将保持目前惨烈的竞争局面:Google保持领先,微软奋起直追,雅虎继续没落。

虽然三足鼎立,但变数颇多,而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来自于微软:由传统“软件”模式向“软件+服务”模式转变的决心、速度,打通软件、互联网与设备间连接的速度,以及“云”计算的成败。

放弃收购计划后,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在一封致员工信中称,尽管收购雅虎可能加快微软在网络广告和服务领域的战略实施,但即使没有雅虎,微软也能实现目标。

软件产业互联网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全球软件产业的绝对霸主,鲍尔默已经表达了对微软互联网战略的强烈信心,但与Google的竞争中,微软机遇与挑战并存。

网络和设备的世界

近日,微软首席架构师雷·奥兹(Ray Ozzie)发表了关于微软服务战略的备忘录,首次清晰阐明了微软的全面服务战略。

微软承认,过去10年间,PC时代已让位于以网络为中心的体验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使人类获取信息的通道发生了根本变化:3Cs(内容、商务和社区)使网络广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促进全球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引擎。在此基础上,微软服务战略的核心是,拥抱两个世界:网络(Web)的世界和设备(Devices)的世界。

而微软服务战略将遵循面向个人、企业和开发人员的三项基本原则:Web是社交聚合与设备聚合的中枢;企业组织转向“云”构架;在“云”以及各种设备中,开发人员可以利用并开放性地进行工作和协作。

同时,奥兹也承认,两年前,微软正在集中精力将Office 2007和Vista产品推向市场时,除了MSN、IE/IIS以及微软的工具业务部,微软优先考虑的是“软件”而不是“服务”,正是微软的“疏忽”却使Google迅速壮大。

其实,这并非仅仅是“疏忽”那么简单。一个巨头的转身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原有的运作机制、管理模式、研发模式,销售方式都要发生根本变革。

30多年来,微软一直按部就班地坚持其“盒装软件”的售卖方式,先整体规划、再以大团队花数年时间研发,然后以一个成熟的版本卖给用户,但Google所带来的互联网模式,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某些基本的功能先放上网,可以每天无数次地通过互联网更新和纠错,而互联网化的产品可以免费提供给用户,然后通过服务赚钱。

越大的恐龙,转身的时候面临越多困难,微软在转型的过程中必然要承担既得利益的损失、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的全面改变、客户不理解等诸多困难,甚至每个环节都对微软有致命的危险。

其实,微软已开始在“Software + Services”(软件+服务)的道路上进行局部突破,这种改良,而非革命的姿态对微软来说也许是好事。

“云”的挑战

其实,微软挑战Google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还来自于“云”。从技术来看,最重要的一个改变就是个人计算机的架构正在逐渐转向“云”计算。

“云”,是由几十万甚至大约100万台廉价的服务器所组成的网络。这些机器单台而论,其性能并不比家用台式机强大多少。但是这个网络存储的数据量惊人,能容纳不计其数的网络数据拷贝,因此搜索速度能够更快,在眨眼之间便能为数十亿的搜索提交答案。与许多传统的超级计算机不同,“云”的系统永远不会老化。如果网络中某一台机器落伍,工程师们就会把它淘汰,而代之以性能更强的新款计算机。

“云”带给了这个世界更多创新的机会,带给企业信息处理方面翻天覆地的转变。企业和用户的所有信息都可以存储在“云”里,然后通过PC、手机等各种设备自由地获取和处理,它带来的是企业商业模式的巨大变化。

虽然“云”能给中小企业带来成本,甚至是信息处理方面的根本性变化,但目前全球拥有如此大规模信息处理能力的公司,只有Google、微软、雅虎、IBM、亚马逊等少数几家。甚至有关专家预测,未来世界上可能只有5台超级计算机,其他公司可以低价租用一定量的空间即可。

与IBM联合之后,Google在“云”计算领域已领先一大步。Google目前所有在技术方面的投资都与“云”计算有关,“云”计算的成败意味着Google由一家互联网公司走向全球产业霸主的转变。

在“云”计算领域,微软已落后于Google,但微软正在努力。近期,微软将公布把所有软件和服务移植到“云”上,并且Office等软件已开始提供在线服务的版本。但是,作为传统软件产业的霸主,要战胜Google,意味着微软无论是在管理模式、研发模式还是软件销售模式上都要发生彻底改变,这对微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