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7日,又一个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按照国际电信联盟确定的主题——让信息通信技术惠及残疾人(Connecting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ICT Opportunities for all)。而5月18日适逢第十八次“全国助残日”。全人类的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对残疾人关怀的心始终没有变化,全社会也应该对残疾人人事业的更多了解和支持,争取全社会对残疾人更多的关爱。
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全球有约10%的人口,即大约6.5亿人被认定为残疾人,这一数字还在呈上升趋势。世界银行的一个报告则指出,世界处于贫困状态的人口中有20%为残疾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统计报告指出,流浪在街头的儿童和年轻人中有30%为残疾人。联合国的另一份报告指出,在发展中国家,高达90%以上的残疾儿童无法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即使在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领域,残疾人入学率远远低于正常人,而残疾人学生占残疾人总数的比例比正常人同类比例要低很多。残疾人就业的状况也很糟糕,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近80%以上处于工作年龄的残疾人无法找到工作。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清晰地表明了世界上残疾人的处境。 一般认为,那些长期在体力、脑力、智力或感应力方面有障碍而在人类交往活动中不能与其他人享有同等地位的人口就应被认作残疾人;而同样是联合国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80%的残疾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最新的统计表明,全球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用户总数已经超过40亿,如果剔除一人拥有多个电话号码所带来的重复统计,全球大约还有一半人未能使用电话,大部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显而易见,全球残疾人使用电话的人数远低于他们人数的50%。国际电信联盟副秘书长赵厚麟早前曾通过媒体表示,国际电联一直鼓励信息和通信产业界为残疾人提供先进和可靠的通信工具,对社会上关注残疾人的努力给予大力支持。可喜的是,由国际电联倡导和支持的联合国“信息社会世界峰会”分别于2003年12月在日内瓦和2005年11月在突尼斯召开,在这两个阶段的大会上通过的行动纲领中都明确包括了关注残疾人的条款。国际电联2006年在多哈召开的“世界电信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关于为残疾人提供电信服务的决议。
笔者发现,本届电信日除了关注全世界的通信鸿沟问题,还将目光扩散到互联网、IT技术等更广的领域,关心残疾人如何享受通信技术。该主题将ICT技术的惠及面从去年提出的“下一代”推广到包括残疾人在内的所有人。新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他们消除时空上的障碍,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但如果残疾人群不能及时掌握和运用这些技术,反而会被进一步边缘化,产生更多的矛盾和问题。这一主题的推出,显示了国际电联对消除信息鸿沟的高度重视,让更广泛的人掌握信息通信技术已成为业界共识。不过,许多残疾的人士仍然不能像正常人那样使用手机、发邮件、看新闻,从便利和实用角度上看,他们大多陷进了发达通信手段背后的信息孤岛。
而在移动信息新技术的应用层面上,作为世界上第四大手机制造商,韩国LG早在2006年就推出了全新的“读书手机”;与传统的读书手机不同,该款有声阅读,为手机为用户朗读其中存储的书籍,有趣的是,目前该产品只提供残疾人和弱视者,据说需要通过提供政府的视力残疾证明才可以购买该产品。实际上,此款产品的市场定位与其说为了盈利,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公益事业。
在中国,尽管早在2002年,广东移动已经开始了“爱心助残”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提供盲人定位导向、聋哑人短信求援、盲人语音收发短信等服务,至今已使25万残疾人士受益。应该说这仅仅是开始,但是这远远不够,目前在中国,处在垄断位置的中国移动运营商饱受非议,不知道这次国际电信联盟确定的此次主题有意为中国电信垄断行业提供一个表达和表现的机会是巧合还是故意?
无论如何,对全球存在残疾的人士提供更多的关怀乃是人类应该具有的本性。笔这在此也向世界共同呼吁:信息为我们提供了便利的今天,请不要忘记那些仍然处在信息孤岛的残疾的人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