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郎朗
TCL多媒体(1070.HK)、联想集团(0992.HK)连续大规模回购上市公司股票后,香港上市的创维数码(0751.HK)也加入了回购的阵营。
本报记者获悉,从2008年4月29日到5月29日,创维数码先后8次共花费974万港元回购了1145万股上市公司的股票,每股作价从0.72港元 到0.88港元不等。
一时间,创维集团创始人、大股东黄宏生“狱中炒股票”的说法风生水起。
对此,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学斌表示:“虽然香港资本市场对消费电子行业整体不看好,但是创维数码的股价在我们回购前只有公司每股净资产(1.4港元)的一半,我们认为这样的估价是不合理的,我们这次回购将持续下去,直到股价高于每股净资产。”
香港股市大市5月份陷入盘整的情况下,在创维数码回购股票的刺激下,该公司的股价上升了20%(6月3日股价在0.88港元)。显然,创维的回购已经起到了效果。
然而,在刺激股价的背后,创维集团的回购行为显然还有另一层目的:为进一步的管理层激励做准备。
回购股票
2006年1月,创维数码在因黄宏生案件停止交易(2004年11月30日)一年多后终于成功复牌,然而,创维数码的开盘价较停牌前的收盘价2.67港元暴跌61%至1.04港元,此后创维数码的股价就再也没有回到两港元以上。
记者了解到,2007年6月,虽然由于黄宏生案件的结案,创维数码的股价一度攀升到1.59港元的年内最高点,但随后却因为创维数码2006年年报业绩的下滑而再次跌到净资产之下,到2008年3月18日则出现了0.63港元的年内最低点。
在此情况下,创维集团一方面开始公布一些有利于股价提升的消息,如分拆手机或机顶盒业务A股上市,一方面开始筹备通过回购的方式来刺激股价的提升。
创维数码首席财务官梁子正告诉记者:“对于创维数码来说,目前的股价明显是被低估的,随着今年7月2007年年报的公布,相信良好的业绩会再次刺激股价的提升。”
记者了解到,2007年12月19日创维数码公布的2007年4月1日-9月30日共6个月的中期业绩报告。公告显示,上半年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增长4%,达到58.4亿港元,实现赢利9800万港元,撇除出售创维数字技术公司部分权益所属的4200万港元收益,纯利仍上升100%,达到5600万港元。
梁子正表示,创维数码的年报会更加好看,其中彩电业务的提升最大,如果不是因为手机业务的亏损整体状况会更好。
不过,创维数码的回购似乎有点晚。时间如果选择在今年3月份的最低点,其回购成本将会更低。而今年3月,包括TCL多媒体、TCL通讯在内的其他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回购,其中联想集团的回购投入资金超过4亿港元,而TCL多媒体和TCL通讯的回购则是为了完成向核心管理团队的限制性股权激励。
对此,创维数码张学斌向本报记者解释:“创维集团的回购与TCL多媒体的方式不同,他们是通过二级市场回购再转给管理团队,我们则是直接采取‘缩股’的方式,我们回购后总股本也会减少,这些股份不会再转让。”
创维数码的回购很快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在4月29日-5月13日的5次回购后,创维数码的股价在5月16日达到了1.03港元的近期高点,但随后由于大盘波动再次下降到0.84港元,在这样的情况下创维数码从5月21日开始再次大规模回购,其股价再次拉升到0.91港元。
对于这次回购股票的原因,张学斌表示:“香港资本市场看好的是房地产、金融、中国移动等这些板块,消费电子板块在香港资本市场整体被严重低估,创维作为国内彩电龙头企业的股价低于1港元是不可思议的。虽然我们无法决定股价,但是在创维数码的股价回到合理范围前,我们还会看时机来继续增持。”
进一步股权激励
在刺激股价方面,创维数码的回购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是,要达到张学斌所预计的股价高于净资产的目标,创维继续增持总代价可能要超过5000万港元。
这样的代价并不是小数字。而创维之所以愿意付出此代价,显然有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对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
2000年“陆强华事件”后,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经过反思,提出了“第三次创业”的口号,认为创维不仅需要一个有弹性、扁平化的组织,更需要一个在长期利益捆绑下风格锐利而且坚强的队伍。
2002年,在彩电业回暖时节,创维吸收包括彩电事业部总裁张学斌、原副总裁兼营销总经理杨东文等7名核心高管人员进入董事会,并且拿出1亿股股票期权(占总股本的5%)分配给集团800名管理层人员和骨干员工。
其中,创维集团的科技功臣李鸿安在获得了100万元重奖的同时,还奖励其300万股权。据悉,创维高管人员包括小比例的中层干部,拥有差不多10%的股权。
黄宏生当时认为,尽管一些期权无法立刻套现,但给高层管理者一个远景以及将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是一种可行的激励方法。
然而,2001年的巨额亏损、上市涉嫌造假被查以及2004年的黄宏生事件,让创维集团的股价几度起伏,中间很多高管离开前都将手中的股票转让,目前创维数码的股价甚至要低于当初的行权价。显然,黄宏生亲手设计的股权激励方案,在过去的几年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虽然在“黄宏生案”的审理过程中,黄宏生表示不会减持或转让公司股权,但是包括大摩和惠理基金在内的很多流通股东都选择了转让退出,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创维数码的业绩过去三年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但是其股价却没有根本的提升。
2007年以来,公司又遇到了新问题:一方面彩电、手机等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平板电视领域外资品牌从2006年开始超越国产品牌,这让创维这样的国产领军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为了完成公司“相关多元化”的产业布局,创维集团拟对机顶盒等新兴产业分拆上市。
2007年11月21日,创维数码发布公告称,其全资附属公司RGB同意出售其与数字技术合共16%股权予李普、叶晓彬和深圳领优公司,出售价格约为人民币1.18亿元。之前RGB已经出售其数字技术12%股权予数字技术的高级管理层及雇员,显然这破坏了创维集团本来平衡的激励体制。
在此情况下,为了让激励体制重归平衡,创维集团去年底率先在彩电营销系统的广东、广西、福建和天津等四家分公司进行了“分公司法人化”的改革,其中刚刚注册成立的广东分公司将把49%的“虚拟股权”转让给十多位骨干;未来,创维分公司有可能逐步过渡到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制。
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在这四家分公司改革后,其业绩有了显著的提升而且裁汰了部分冗员,如果顺利的话,到2008年底这一试点将在创维全国37个分公司推广。
不过,对于最早一批获得股权激励的高管,目前创维数码的股价显然无法兑现股权激励的承诺,通过提升业绩、回购股票、分拆上市等方式来提升股价是方式之一;方式之二是,黄宏生可以再拿出手中的股权的一部分,对核心管理层进行再激励。
创维数码回购股票显然只是个开始,接下来可能会有进一步的行动,黄宏生此前曾提出了重奖员工的建议,即在2007-2008财年保持销售收入和毛利与2006、2007年度持平的情况下,希望能节省出4亿元的费用,并拿出其中50%(即2亿元)用于奖励有功高管和员工,“让大家过一个肥年”。
2008年7月,2007年年报的公布将是一个标志性时间:对创维的管理层来说,这是否是新一轮股权激励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