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城市,60多万市民家中的电视机变成了多媒体信息服务终端
看电视、听广播,拥有近20个信息频道
进入家庭,信息化不再神秘
“过去一提信息,老百姓就感到很神秘,往往觉得信息是高科技的事情,离自己很远。现在有了有线数字电视,电视机便改变了仅仅作为娱乐工具的功能,普通百姓逐渐培养起了信息消费的意识。”青岛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有线电视网络中心主任孙朝晖说:“在青岛,有线数字电视已经成为具有安全保障的信息化大平台。”据介绍,该网络中心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负责采集、汇总、加工和及时更新这些信息。
为了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使用数字电视技术进行直播的要求,按原计划,青岛在今年年底前要完成全网有线电视模拟用户向数字化的整体转换,目前已提前完成任务,9月27日通过了国家广电总局的验收。
如今,在青岛,打开电视机,不仅可以收看到中央台、各省卫视和青岛市的50多套电视节目,收听16套数字广播节目,可以点播每日更新的电视新闻和影视剧,而且可以点击天气、政务、新闻、文化、生活、健康、游玩、房产、美食、交通等近20个信息频道,各类信息应有尽有。
在青岛市南区湛山小区邹呈芳夫妇的家中,记者看到,他们手拿遥控器,熟练地点击着喜欢的频道:“你看‘健康信息’,里面有青岛市各大医院、门诊,以及教授坐诊等详细情况;你再看‘政务信息’,前段时间,我们给刚出世的孙子办户口,就是在这上面看了说明后去办的,没费什么事,很顺利就办了……这上面还有咨询电话呢,太方便了。”
据了解,青岛有线数字电视还将陆续推出多项新业务,包括高清晰度电视、专业付费频道,以及电视商务、电视短信、邮件、游戏等等。
无门槛、不设限,照顾低收入家庭
融入社会,让百姓看上数字电视
有线数字电视如何收费?这是普通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
据了解,2003年9月12日,青岛市政府召开了“有线数字电视定价听证会”。与会代表几乎一致同意网络中心提出的定价方案。方案中规定:居民用户每机每月22元(原价12元),企事业单位每机每月26元,同时向每个有线电视用户免费提供一台数字机顶盒;同一住户需增加分机的,机顶盒由用户自愿购买;对“低保”家庭予以照顾,收视费标准维持现有的每机每月12元不变;对市总工会确定的帮扶户给予适当照顾,收视费标准为每机每月17元。
青岛市广电局算了一笔账:市区内有2万多户低收入家庭和6000多帮扶户,广电局为此一年要少收收视费312万余元,收回一个机顶盒的成本则需要六七年的时间。不过,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青岛市选择了前者。
在听取社会各界及市民代表的意见后,当年10月20日,青岛市物价局印发了相关通知,正式确定了有线数字电视的收费方案。
青岛市设定了3个月的缓冲期,在此期间全体用户免费试看。希望继续收看的,第四个月起每户每月增加10元收视费;不想收看的,还能继续看到6套模拟电视节目。孙朝晖对记者说:“截至目前,还没有发现不想继续收看的用户,有线数字电视真正融入了社会。”
政府领导、社会参与、群众认可
“青岛模式”跳出“鸡与蛋”的怪圈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说:“青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在全国广播电视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对全国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可以说,青岛市将有线数字电视发展与城市信息化、现代化和家庭信息化融为一体,初步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之路。这种示范作用表现在:创造了以本地化、大众化、信息化来推动有线电视数字化的“青岛模式”;探索出实现数字化的一个有效方案,即:政府领导、社会参与、群众认可、和谐推进。“青岛模式”目前已在全国得到推广。
有关专家分析说,有线数字电视的应用与推广实际上是一场变革。这场变革远远超出了技术的范畴,涉及到了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生产方式、服务方式、营利方式、管理方式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整个行业需要转型,系统设备需要更新,标准体系需要重建,政策法规需要调整……青岛有线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跳出了以前仅仅简单地利用付费节目推销数字机顶盒而造成的“鸡与蛋”的怪圈。
据了解,从2003年起,国家广电总局先后在全国49个地区开展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工作,目前都已取得阶段性效果。佛山、杭州将于今年底全面完成市区用户的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深圳计划在明年初完成;大连、太原、绵阳等地整体转换用户数量均已超过10万户;重庆、天津、广西、湖南、广东等地已提前启动了整体转换工作。(转自<<人民日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