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核E7000系列处理器直面AMD三核

互联网 | 编辑: 李凯男 2008-06-24 00:30:00转载-投稿

Intel公司的65纳米Core(酷睿)微架构及其衍生产品已经令其竞争对手于桌面级处理器市场端全线溃败,只得于夹缝中求生存。Intel公司随即又以先进的45纳米Penryn大军乘胜追击,期望拿下更多战果,而此番其竞争对手显然不愿再坐以待毙,凭借处理器微架构设计之便利,于桌面级市场

Intel公司的65纳米Core(酷睿)微架构及其衍生产品已经令其竞争对手于桌面级处理器市场端全线溃败,只得于夹缝中求生存。Intel公司随即又以先进的45纳米Penryn大军乘胜追击,期望拿下更多战果,而此番其竞争对手显然不愿再坐以待毙,凭借处理器微架构设计之便利,于桌面级市场端引入“奇怪的”三核心产品,虽仍固守65纳米制程,但亦力求于概念上抢得先机,一场“究竟二和三谁更大”的争论亦随之展开。结果是Intel公司的双核心Core 2 Duo E8000系列将三核心处理器极不情愿的由次高端市场打入主流市场,不过事实上甚至已经高于前者的价格仍然使得AMD三核在新战场上的处境不容乐观。

三核心处理器在双核心Core 2 Duo E8000系列所在的次高端市场并没有尝到想象中的甜头,加之其又不可能像Intel那样对各级市场做到完全细化,因此无奈只得以三核心处理器的原班人马“自贬身价”继续征战主流市场。其实,无论是处于何级市场竞争中,这场“究竟二和三谁更大”的争论都多少显得有些苍白,毕竟两者在处理器微架构设计方面不同,所以并不适合将它们的规格拿来做过多的比较,现时最为合理也最为直观的比较依据无疑还是性能价格比,也就是在单位价格区间上谁的效能会更好——效能价格比,也只有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竞争才是有意义的。

三核心处理器在与千颗单价163美元起跳的Core 2 Duo E8000系列的竞争中并没有收获到他们所想要的,而其现在降级来和千颗单价133美元起跳的双核心新星Core 2 Duo E7000系列抢市场无疑只能让自己更加被动,要知道即便是最便宜的三核心处理器,其千颗单价仍比Core 2 Duo E7000系列贵了12美元,更何况Intel133美元这一价格档很快便会有主频率更高的产品问世,而现有133美元的E7200产品则将直降20美元来到113美元的价位上。如此一来,就算是三核心处理器率先实施降价策略,其又能降至一个怎样的价位呢?或者干脆接着“自贬身价”,和Intel公司100美元以下的45纳米的双核心Pentium Dual Core E5000系列抢市场?

三核心处理器总是寄希望于凭借核心数量优势抢得先机,不过要知道多线程和多任务两者间却并不能轻易的画上等号。换言之,更多的线程未必能够换来更好的多任务性能。在此我们不妨以最为典型的多任务模拟测试工具之一SYSmark 2007为例,双核心Core 2 Duo E7000系列中定位最低的E7200甚至比现时最快的三核心处理器还要快上13%左右,比定位最低的一款三核心处理器,也就是那款比E7200还要贵上12美元的产品更是要快上24%。更为有趣的是,即便是在CINEBENCH R10这样的典型多线程测试中,E7200居然仍能够以微弱的优势领先于这款三核心处理器,看来“另辟蹊径”的三核心处理器即便是在自贬身价后也并没与吃到什么好果子,这反倒是给了Intel的双核心新星Core 2 Duo E7000系列以更多证明自己的机会,将来E7000系列继续走高(更高频率的型号出来),三核处理器可能只能沦落到和即将到来的45纳米Pentium Dual Core E5000相比较的悲惨境地。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