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人寿应急管理:预案+演练=最小损失

互联网 | 编辑: 杨雪姣 2008-07-14 10:56:00转载-投稿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编者按:投保人在选择保险机构时,除了考虑保险本身性价比之外,是否需要考虑保险机构的抗风险能力?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否则,投保人将不仅没有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反而将损失扩大化。

保险机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剂”。在地震、洪水、台风等大范围自然灾害面前,保险机构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尤为突出,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深入到第一线抗灾抢险、快速查勘、定损、理赔服务,为灾后企业尽快恢复生产,人民尽快恢复生活提供帮助是保险机构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保险机构价值和竞争实力的体现。
“但快速的应急反应速度和应急机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英人寿)副总裁兼广州分公司总经理李国华指出,只有认真分析企业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根据风险制定适合的灾难恢复策略和应急预案,并持续地进行应急演练,才能以最快速度应对突发灾难。

强震考验中英人寿应急能力

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亡者数万,伤者数十万,多家企业房屋、生产设备受损,部分企业营业场所瞬间被所夷为平地,惨状之烈,举国之殇。

据了解,截止4月30日,中英人寿四川分公司的有效保单件数超过11万件;截止地震发生时,四川重灾区有效保单件数近1万件。此外,在此次强震危机中,中英人寿自身的人员以及营业场所也面临着巨大威胁:截至地震发生时,中英人寿四川分公司共有个人营销员1487人;在此次地震中,中英人寿四川分公司涉及的重灾分支机构包括都江堰营销服务部和绵阳涪城区营销服务部。

如何在组织自身抗震救灾的同时,保证承保企业和个人能够在最短时间获得满意的理赔服务是中英人寿必须迅速解决的难题。

汶川地震发生后,中英人寿随即成立了“地震紧急指挥中心”,地震指挥中心由总裁张文伟亲任组长,公司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成员。指挥中心成员24小时开机值守,随时处理紧急事件。

为了在最短时间、尽最大可能挽回承保企业、个人财产的损失,作为中英人寿应急组织的危机管理小组(IMT)组长的李国华,率领中英人寿危机管理小组在5月13日即组织制订出公司整体应急处理方案,并随总裁张文伟亲赴四川指挥应急处理工作,后台的营运支持以及四川分公司也都开展了及时有效的应急支持工作。
截止6月24日,中英人寿已赔付金额为334万余元。中英人寿在地震后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对于此次地震抢险、救灾、理赔服务情况,李国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英人寿在地震后的应急响应速度是非常快的,我们在知道汶川地震的第一时间成立了地震紧急指挥中心,并启动了中英人寿抗震救灾应急方案。”

李国华强调:中英人寿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相关抗震救灾应急方案的制定的关键在于:公司已建成的BCP(业务连续性计划)应急组织架构和应急预案。在地震发生后各部门的主要职责能根据BCP预案的要求迅速组织和实施,其中包括: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