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睛:考研金融联考类三大名校

互联网 | 编辑: uker编辑2 2008-08-13 00:30:00转载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进度的加快,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对高学历金融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原有从业者数量已远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由于金融机构对人才的学历门槛要求高,硕士及以上文凭几乎是中高端岗位的必备条件,同时也由于这些岗位需求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较为集中,因此这些城市里开设有金融专业的高校特别为考研学子所追捧。

  点睛全国金融院校

  ——上篇:金融联考类院校

  2000年起,中国部分高校开始实施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联合考试,报考这些院校金融专业硕士的考生均须参加统一的联合专业课考试。联考的科目是“金融学基础”,考试内容含经济学原理和金融学原理两部分。

  参加2008年第五次联考的17所高校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湖南大学、暨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苏州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中山大学。其余高校仍然实行自主命题招生。下面是“跨考网金融教研室”的李老师对参加金融联考的部分高校情况介绍。

  复旦大学:沪上第一金融名校

  【专业特色】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是国内最早成立的金融学科系之一,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也是复旦学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复旦大学参加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联考的专业有金融学、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投资学,它们都属于复旦经济学院。

  复旦国际金融系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与投资学、中国金融制度。对外金融政策、保险学、金融工程、公司金融、数理金融与金融工程管理、金融信息处理、科技创新与风险投资、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

  其中,复旦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研究居于国内领先地位,而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和投资学也是她的强项。

  复旦国际金融系为研究生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

  国际金融专题、货币银行学专题、金融市场学专题、金融政策专题、金融博弈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专题、金融工程专题、投资学专题、金融经济学专题、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专题、风险投资专题、商业银行管理专题、跨国公司与金融市场管理等。

  【师资科研】

  青年学者铺路,学科发展迅速

  复旦国际金融系近两年发展很快,涌现了一大批像姜波克、张军、刘红忠这样的青年学者,致力于金融学最前沿的研究,西化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该系教师曾主持和参与教育部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金融学教学与教材改革以及新世纪金融学教育与教学改革工程的研究与实践,并编写出版了国内第一套金融学专业的研究生教材。

  复旦国际金融系现有教授4名(博导)、副教授7名,设有金融学博士点,承接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以及银行、企业委托的重大课题,并多次获奖。

  【招生信息】

  ·2007年复试资格分数线:公共课单科55分,专业课单科90分,总分365分。

  ·2006年金融学报考人数1458人(含单考254),最终录取人数125人(含单考82);金融工程报考人数76人,录取人数3人;投资学报考人数82人,录取人数4人。

  ·2006年录取分数:金融学422分,投资学396分,金融工程389分。

  【总体评价】

  金融学见长,就业优势明显

  复旦大学堪称中国金融学的窗口,作为在金融方面与人大齐名的综合性大学,她的各方面实力都很强,尤其是国际金融学和货币银行学,其引进西方最新理论的速度也比较快。复旦大学是我国的著名高等院校,地处全国金融中心——上海,所以金融系的学生就业形势非常好,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境内外金融机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如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等)。

  但是,复旦金融专业的考试竞争很激烈,对考分要求很高。由于参加金融联考,专业课并不难考,所以推荐跨专业的学生报考。

【专业特色】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始建于1921年上海国立商学院的银行系,金融学科门类齐全,在全国金融学术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声望和较大的影响,其金融学是上海市重点学科。

  金融学院下设货币银行系、国际金融系、证券系、保险系、现代金融研究中心。研究生招生专业为金融学、保险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信用管理。金融学的核心课程为公司金融、投资学、国际金融管理、金融计量学。

  金融学是上财的优势专业,实力雄厚,对外交流频繁,在人才培养方面非常注重实践,培养的人才专业理论扎实,外语能力良好,可直接胜任金融机构一线岗位,因此颇受用人单位青睐。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各大银行、证券公司、事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

  【师资科研】

  教学实力强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科蜚声全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绩,先后涌现出一批像朱元、吴国隽、谢树森等国内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知名学者,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皆有很深的造诣。现有师资队伍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5人,正副教授所占的比例为85.7%。博士生导师奚君羊、费方域、施锡铨从事货币理论政策、金融博弈、银行与国际金融方向的研究,硕士生导师瞿卫东、于研、陈锡荣、丁剑平从事金融工程、投资银行、金融管理等方向的研究。

  【招生信息】

  ·2007年复试资格分数线:总分375分,单科55分。

  ·2006年录取分数387分 。

  ·2005年报考1380人,录取105人,录取分数361分 。

  【总体评价】

  天时地利人和,校友网络强大

  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经济发展迅速,金融人才需求巨大,身为上海财经类院校巨擘的上海财经大学显然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该校与一大批外国院校和著名金融机构都有深入合作,培养风格也偏重于国际化和实用性。

  同时,上海财经大学桃李满天下,在金融界有着相当丰富的校友资源。南方证券公司总裁刘波、中国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张为国、毕马威华振国际公司总经理谢荣、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韩方河、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姜建清、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总裁冯国荣,以及上海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行长和不计其数的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都毕业于此。据 年教育部对上海财大进行“本科教学评建创优”时的抽样调查显示,在上海市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里,70%的财务总监和高级财务经理均出自上海财大。强大的校友网不仅对于金融毕业生就业裨益颇多,也证明了上财金融专业的强劲实力。

【专业特色】

  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始建于1920年,当时为银行学系,是南开大学的老牌优势学科,也是全国重点学科。在钱荣堃教授的倡导下,南开大学金融学系首创了中国和加拿大约克大学等3所学校联合培养MBA学生的“南开-约克”模式,继而又创办了中加联合培养国际金融博士班,借用国外的学术力量发展金融学系的国际金融专业。

  南开大学金融学专业分别在经济学院和深圳金融工程学院招生。经济学院招收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投资学与资本市场4个方向的研究生,深圳金融工程学院招收金融分析、投资分析方向的研究生。

  【师资科研】 金融理论研究、比较金融制度领先

  南开大学金融学专业是由原南开大学国际金融专业、货币银行学专业合并而成,在1987年全国硕士点检查评比中,南开大学国际金融专业被评为全国惟一重点学科。该专业现有教授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名)、副教授11人、讲师12人,已初步形成合理的学科梯队,在金融理论研究、比较金融制度研究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先后出版专著译著20余部。该专业经常与美国、日本、加拿大的著名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从国内外聘请1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开展合作研究、指导研究生,同时跟金融界的很多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

  【招生信息】

  ·2007年复试分数线:政治60分,外语60分,数学105分,专业课95分,总分360分。

  ·2006年录取69人(含保送生29人),报考人数814人,录取分数390。

  ·2005年录取63人(含保送生23人),报考904人。

  【总体评价】

  在天津和深圳有就业优势

  南开大学金融学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在全国,尤其是天津和深圳,很受包括外企在内的银行、证券所等专业机构的欢迎,其中有很多人已成为金融界的领导和业务骨干。

  南开大学为“985”全国重点院校,该校国际金融和保险精算的实力很强,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由于天津市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与北京、上海有差别,考生不妨结合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报考。

如果想了解更多英国留学申请 签证 学校排名 留学论坛 等相关信息以及详细资讯,欢迎点击中英网http://www.uker.net/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