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调查:是“儿子”还是“猪”?

互联网 | 编辑: 顾沈伟 2008-09-09 16:30:00转载 返回原文

是“儿子”还是“猪”?

图片01:9月3日上午汇源果汁发布公告,可口可乐全资附属公司大西洋将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董事长朱新礼在面对专家和媒体的质疑时强调,这次并购纯粹是一个商业行为,他称,企业确实需要当儿子养,但是要当猪卖。

图片02: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艾丰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保护民族品牌更加重要,因为品牌特别在中国它是一个市场,品牌的价值不是资产来衡量的,而是它未来的创值能力。

图片03:可口可乐宣布收购汇源果汁后,众多网民在网络上发表对此事的看法,而包括网易、新浪在内的多家门户网站就收购一事进行了调查,其中参加投票的网友超过20万人,其中78.36%的网民对这一收购表示反对,在中证网调查中,反对的比例甚至高达98.37%

汇源调查:是“儿子”还是“猪”?

最近,一个叫汇源的果汁品牌掉进了舆论漩涡,9月3日在香港上市的汇源果汁发布公告称,荷兰银行将代表可口可乐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约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这本是一次企业收购行动,可没曾想消息公布之后,却在社会上引起了一片异议,甚至有传言国内企业将联名上书,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一场收购战怎么会演变成一场口水战?今天就先来看看幕后的故事。

企业当儿养 当猪卖

朱新礼:企业当儿养 当猪卖

记者:“这里是北京的一家大型超市,这是饮料巨头可口可乐的货架,大家都知道可口可乐的碳酸饮料,其实这几年可口可乐也一直在发展它的果汁饮料,这就是它的主产品,果粒橙和酷儿,但是在果汁饮料方面,可口可乐还不是一些中国本土公司的对手,这其中的代表就是汇源,尽管面对着可口可乐这样国际大品牌的竞争,汇源果汁仍然牢牢占据着中国果汁市场老大的位置,但是就在前不久,可口可乐用179.2亿港元买下了中国果汁市场的老大——汇源果汁。”

9月3日上午,在香港联交所,汇源果汁发布公告,可口可乐全资附属公司大西洋将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根据双方协议,交易完成后,汇源果汁将成为大西洋的全资附属公司,并将撤销上市地位,在这笔交易中,可口可乐提出的收购价是每股作价12.2港元,是汇源停牌时的收市价4.14港元的近3倍,对这笔交易,汇源的掌门人朱新礼很满意。

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新礼:“企业家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你的价值就在这里,25亿美金对可口可乐来讲,是它第二大收购,它第一大收购是在美国本土。”

朱新礼持有汇源果汁41.53%股权、即6.1亿股,一旦为可口可乐收购,朱新礼个人将套现74亿港币,尽管朱新礼仍将担任汇源果汁名誉主席,但根据汇源与可口可乐达成的不竞争承诺,在两年内,朱新礼将促使其任何关联公司不会在中国经营或参与任何与汇源集团核心业务(乳业除外)构成竞争的业务,这意味着,朱新礼彻底套现了它白手起家创建的汇源果汁,而就在半年前,朱新礼还声称要做民族品牌、做百年老店,是什么促使朱新礼做出了如此重大的决定?

朱新礼:“我为什么卖汇源,企业家不按市场规律办事,不按商业规则办事,这个企业家是不可以的,大家知道李嘉诚又一个名言,在他未办这个企业之前,在他未买这个企业之前,他首先想怎么把它卖掉,你们看看李嘉诚写的书里面,为什么他卖掉你们觉得正常,朱新礼卖掉你们就觉得不正常呢。”

但是在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总经理吕立新看来,事情也许并不那么简单。

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总经理吕立新:“如果他某些方面不发生问题的话,根本没有必要去寻求这样一笔收购,什么问题呢,比如资本运营方面,假设是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出了问题,股权要发生变动,要寻求股东之间股权的转让。”

同时吕立新也注意到了汇源最近在市场上的一些反常举动。

吕立新:“它的资金链是不是出现了一定的压力,紧张的局面,它生产果汁的原材料,蔬菜水果农产品最近涨价幅度很大,而我们从市场上观察发现,汇源果汁的销售价格不升反降,它在很多地方甚至出现打折促销的情况,所以我们推测,它的利润是不是越来越薄,甚至有可能在局部时段,局部地区可能是亏损的。”

按照吕立新的观点,朱新礼之所以这么做,一定是不得已而为之。

吕立新:“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把企业做这么大,他是经历了很多坎坷的,把它卖掉我想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选择,是迫不得已,就像卖掉自己的儿子一样,谁愿意,不会的。”

面对专家和媒体的质疑,朱新礼强调,汇源的经营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汇源确实很多产品在降价20%促销,但是汇源原来的毛利率在40%-50%,拥有足够的降价空间,降价促销同样也只是一个商业行为,同时汇源的资金链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朱新礼:“汇源上市以后,我们没有太多的风险,我们有足够的现金,有几十亿的现金在账上,你说有困难吗。”

朱新礼一直坚持这次并购纯粹是一个商业行为。

朱新礼:“企业确确实实需要当儿子养,但是要当猪卖,为什么呢,这是市场行为,你算得帐要去做,算不得帐你不要去做。”

但是,朱新礼的观点遭到了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艾丰的反对。

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艾丰:“我认为这错了,儿子是儿子,猪是猪,猪是什么,杀了就没有了,吃了肉就没有了,你卖了很多价钱,就这么多价钱了,就是卖一头猪,给你500元,很贵的一头猪了,也就是500元,如果是儿子呢,你老了不动的时候他都会养活你,我看一百头猪都不如一个儿子。”

对可口可乐3倍于汇源市值的出价,艾丰又是怎么看的呢?

艾丰:“一听三倍好像很多,但我认为卖得很便宜,为什么,因为品牌是什么,品牌好像说我的,这个资产这么多,它给我三倍的价钱买我这个资产,但是品牌特别在中国它是一个市场,品牌的价值不是资产来衡量的,而是它未来的创值能力,这个市场价值有多大,绝不是现在这个比例能概括的,所以我觉得很多人、包括中国的企业家一个很大的误区,被人家抓住了,什么误区,就是低估了品牌价值,低估了自己品牌价值,老觉得给我这么多钱够合适的了,谁也不会给我这么多钱,老是这么想这个问题,难道可口可乐是傻瓜吗?”

网友质疑:又一个民族品牌沦陷

网友质疑:又一个民族品牌沦陷

面对外界纷纷嚷嚷的质疑声,被看做“汇源之父”的朱新礼以“养儿卖猪论”作为他的回答,也许,在他看来,用超出市值三倍的价格出售汇源,算是一笔很划得来的买卖,但是,现在争论的焦点还不是汇源卖的值不值,而是这个民族品牌到底该不该卖?尤其当这些年,大家目睹了活力28、中华牙膏、南孚电池、乐百氏等等本土品牌一个个被外资收入囊中之后,汇源的举动确实触动了国人敏感的神经。

记者:“可口可乐愿意出3倍于汇源果汁市值的高价收购,汇源果汁又愿意出售,似乎这只是再简单不过的一桩买卖,但是由于买方是全球饮料市场的NO1,卖方是中国果汁市场的NO1,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中国著名品牌,这些因素让这场收购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更是在网络上引起了一场关于民族品牌的大讨论。”

可口可乐宣布收购汇源果汁后,在国内迅速掀起轩然大波,众多网民在网络上发表对此事的看法,而包括网易、新浪在内的多家门户网站就收购一事进行了调查,其中参加新浪投票的网友超过20万人,其中78.36%的网民对这一收购表示反对,在中证网调查中,反对的比例甚至高达98.37%。

众多网友表示了对汇源果汁创始人朱新礼的失望,一位来自深圳的网友留言:难怪中国没有“百年品牌”?干不好的跨了,干得好一点的“卖了”。

一位云南网友留言:一个国家如果没自己的民族品牌,是没法在国际上竞争的,为什么我们的天府可乐、白猫洗衣粉、还有很多民族品牌一被外资收购就被放弃了,外国人怎么不说品牌无国界,还是要用他们的品牌。”

对网友的反对之声,汇源集团董事长朱新礼是怎么看的?

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新礼:“收购虽然是划了个句号,但是汇源的品牌继续在中国,这是有言在先的,你看看,我们这同事们要不发展汇源,同事们你们答应吗,不答应,不会答应的,你们媒体的朋友不要担心,有一点,人最大的委屈就是被误解,希望媒体的朋友你们不要太委屈我。”

同时,朱新礼也反对过多的去强调民族品牌。

朱新礼:“很多人一手拿着可乐,一边在骂汇源卖给了可乐,这个合适吗,好多事别走极端,你既然开放了,你别太狭隘地去说民族品牌。”

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艾丰:“品牌的竞争是无国界的,但是品牌的归属是有一个特定的企业,有个特定的国家的,麦当劳总不能说是中国人的吧,美国凭着麦当劳可以在全世界赚钱,它赚了钱不给你吧,它是无国界地赚钱,就是品牌给所有者带来了非常深厚的甚至是永恒的利益,所以大家才要这个牌子。”

艾丰告诉记者,近几年,国外巨头收购中国品牌的案例已经发生了多起,如乐凯、乐百氏、小护士、大宝等等,和收购汇源的做法都很相似,目前,这些曾经响当当的中国品牌已经所剩无几。

艾丰:“开始为了减轻你的阻力有很多承诺,比如说我们还用你的牌子等等,最后因为它拿到了股权,就是控制你这个企业,拿到了经营权,它在经营中实际上它会不用你这个牌子,你的牌子就消失了。”

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总经理吕立新认为,这正是很多国际大品牌占领市场的一贯战略。

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总经理吕立新:“在收购完了几年之后,这个民族品牌逐渐就退出舞台,退出市场,你像乐凯基本上消失了,被柯达收购之后乐凯就没有了,还有一些火腿肠、方便面行业也是这样,乐百氏也是这样的,收购来后让你死掉,变成一个加工厂,把你的销售通道、网络来经营它自己的品牌,又一个叫雪藏之说,把你的品牌雪藏起来,几年之后消费者很快就忘记这个品牌了。”

艾丰:“为什么国外这么重视品牌,而国外现在尤其重视中国的一些著名品牌,什么道理,这就跟打仗一样,大家都在中国市场,那么我怎么才能把中国市场长期占领,我就消灭你的部队就行了,你的品牌都消灭了,谁去占领市场,那就是我的了,你的军队没有了,你的品牌没有了,你的编号都没有了,就变成我的军队了,你还跟我去争市场,谁跟我争市场,所以外国大品牌它付这个代价,它是个战略投资,它要一劳永逸占领你这个市场。”

艾丰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保护民族品牌更加重要。

艾丰:“全球化并没有消灭民族经济作为一个单元的存在,任何一个国家它都是保护两条,一保护自己的民族经济,二保护自己的自主品牌,哪个国家不是,包括美国这么强大它也同样是这样,何况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现在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品牌,我们就让外国人拿走了,好不容易培养一个就让人拿走了,那可真是就是养猪了,养了猪就杀了,最后我们什么都没有了。”

收购最终能否过关?

收购最终能否过关?

品牌无国界,但是在品牌背后,更能给企业带来实际利益的还是市场控制权,从这个角度分析,可口可乐看重的并非仅仅汇源这两个字,而是汇源手上的市场份额,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上,可口可乐这些年已经全面压制住了老对手百事可乐,如果收购汇源,它就又占据了果汁饮料的头把交椅,对可口可乐来说,其中的利益恐怕远超过多掏的100多亿港币,但问题是这个如意算盘最终能否兑现,还充满了未知数。

记者:“汇源果汁是中国最大的果蔬汁生产商,据一家国际信息咨询公司数据显示,在中国果汁市场中,汇源果汁占有10.3%的市场份额,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果汁市场占有9.7%的市场份额,这场购并完成后,毫无疑问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果汁市场将会是一家独大,今年8月1日,中国《反垄断法》已经开始实施,这起收购会不会违反中国《反垄断法》?收购能否顺利通过也成了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

对能否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汇源董事长朱新礼并没有透露相关的消息。

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新礼:“批,汇源也好,可乐也好,是一个多赢的局面,不批,国家有国家的考虑,我们一个企业一定要服从国家的需要,那么说明国家很重视汇源,我估计不批的话,更过的中国人会猛劲地喝汇源,然后让可乐买不起了,50亿咱也不卖了,100亿美元咱不卖了,弄不好咱还把它收了,所以批与不批我是顺其自然。”

朱新礼的“不批的话更过的中国人会猛劲地喝汇源”和“50亿美元、100亿美元咱不卖了”激起了在场汇源员工热烈的掌声,让人感到了汇源员工对汇源未来的美好希望,而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艾丰则表示政府部门对这一购并应该认真审查。

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艾丰:“我觉得起码政府部门应该研究这个问题,根据我们国家《反垄断法》,研究他这个收购,如果成了,对我们这个产业会不会形成垄断,如果形成垄断,我可以直接行政干预。”

记者:“从法律本身现有的《反垄断法》的角度来看,毫无疑问是会有影响的,会造成垄断。”

艾丰:“对,可口可乐收购毫无疑问会影响果汁饮料中汇源市场占有率,甚至不排除会提高它的市场占有率。”

张汉林,中国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他告诉记者,虽然中国《反垄断法》已经开始实施,但是具体实施起来还有一定难度,因为形成垄断后对一个产业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这个产业安全与否、是否还能健康发展目前还缺乏评估体系。

中国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我们必须要完善外资进入的产业安全评估体系,目前没有。”

记者:“国外有吗?”

张汉林:“国外有的,因为我们中国公司在国外收购,尤其是涉及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很多例,都是因为很多国家地区的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方面的评估受阻的。”

张汉林还透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这次可口可乐的收购没有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事前的报批。

张汉林:“这样的一个境外资金进入收购国内相关企业的话,必须要按国内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报批,这个是很重要的。”

记者:“之前他们没有报批时候进行报批,是不是也可以?”

张汉林:“不允许的,我们必须要采取事前报批。”

搜索关键词:保护民族品牌

搜索关键词:保护民族品牌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跨国并购的浪潮席卷全球,为了保护本国企业和民族品牌不被淹没,各国要求限制并购活动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近年来,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潮流也汹涌而至,该如何更好地呵护未来国有自主品牌的成长,或许国外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今天,就来搜索一下,看看国际上在对待本国民族品牌时是怎么做的。

在美国,著名品牌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标志,而演变成为一种信念和文化的象征。美国不仅是当今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也是当之无愧的品牌大国,为了防止民族品牌的流失,美国制定了一系列完备的政策性保护和扶植措施。其中,对内有《购买美国产品法》,规定美国联邦政府机构除特殊情况外,必须购买本国产品,工程和相关服务也必须由国内供应商提供;对外有著名的“301条款”,按照条款,美国可以对任何损害本国商业利益的国家进行贸易制裁,从而为美国本土品牌提供最为优厚的庇护。

在法国,十几年来已有很多起外国公司的并购计划纷纷“流产”,而重创几乎都来自法国政府的出面干预。1999年美国沃尔玛想收购法国家乐福,法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撮合家乐福与另一家本土超市合并,成功抵御了沃尔玛的入侵。2005年,美国百事公司想收购法国达能,法国政府要人纷纷出面表态,要誓保这个“法国工业的瑰宝”,最终令百事放弃了收购意向。面对跨国并购的挑衅,法国将本土的20家国际知名企业,如家乐福、巴黎春天百货等列为“特别保护企业”,反对外国对其“恶意收购”。 此外还规定,想收购法国企业,就得背负被收购企业所有负债及员工福利等重压,使得外国企业也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而对拥有像松下、丰田等众多著名品牌的日本来说,品牌战略则被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政府提出要以品牌“树立日本的新形象”。早在几年前,日本政府就开始实行“日本品牌发展支持事业”,并设立专门的政府部门负责以国策推行日本品牌战略,募集和挑选具有日本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品牌,为其承担部分研发、宣传和推广金费,最终构筑成国际品牌。

可见,这些国外政府并不是单纯地为保护民族产业而干预市场,而是凭借长远的目光看到了民族品牌对一个国家来说不仅意味着市场和利益,更是整个民族财富和国家实力的象征。其实每一个民族品牌的成长都有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未来民族品牌的生存不仅取决市场环境下的竞争,更取决于我们对待它的态度。

半小时观察:民族品牌为何倒掉?

有人说中国正在流行经济民族主义,但相比我们的邻居韩国和印度来说,我们的政策对民族品牌保护得最少,我们的民众对民族品牌的支持和爱护也最少。所以生产微型车的印度塔塔集团能够收购美国著名的汽车品牌捷豹和陆虎,而韩国的LG和三星,从民族品牌成为国际品牌只花了短短二十年,和它们同一时期成长的海尔、长虹,至今还只是中国的民族品牌。

如果说汇源是一家没有多大市场影响力和品牌价值的企业,如果说汇源常年亏损、经营不善,对于这场收购,我们完全理解。但汇源的情况恰恰相反,它是多年的市场老大,但最终的命运却是被排名第二的外资品牌收购。这样的案例已经发生了太多太多,我们需要关心的问题是,为什么一个又一个民族品牌成长起来之后,不是被动的倒下了,就是被动地被收购了?是我们的企业家不愿意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还是因为他们无法走得更远?

跨国公司愿意开出高价显然是一种诱惑,但这不是朱新礼们卖掉公司的全部原因。如果我们社会上对本土品牌的尊重更多一些,对他们的扶持和帮助更多一些,使这些品牌的创始人们能够得到更多的社会价值认同以及财富价值实现,如果朱新礼们做企业不像现在这么累,他们感觉到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们的背后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关注和支持,他们还会不会卖掉公司?

一个汇源卖给了可口可乐并不能对中国经济造成危机,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如果中国没有了像汇源这样具有巨大竞争力的本土公司,如果中国民族企业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影响力越来越小,那么中国经济未来在全球化中的发言权将会变得岌岌可危。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一种即将出现的可能性。假设没有意义,有价值的是我们现在应该做出怎样的抉择。

 

 

来源:经济半小时

更多新闻点击

更多网友讨论请到论坛>>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