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日本、韩国3G手机市场

互联网 | 编辑: 李汝欣 2008-09-11 00:30:00原创 返回原文

用刚刚降生的婴儿来形容中国的3G再恰当不过了,步入9月中国3G试商用刚刚满5个月,我们都在摸索着中国3G之路,各路高手纷纷献计献策,至于结果如何?时间能够证明,不过有这么一条规律,符合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才会有所发展。

萌芽中的中国3G市场

用刚刚降生的婴儿来形容中国的3G再恰当不过了,步入9月中国3G试商用刚刚满5个月,我们都在摸索着中国3G之路,各路高手纷纷献计献策,至于结果如何?时间能够证明,不过有这么一条规律,符合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才会有所发展。

“TD之父”李世鹤日前态度明确地表示,TD不会死于技术,也不会死于手机终端,而会死于市场指令不明。试商用的目的是什么?是让更多用户对中国3G产生异议呢?还是让它能够更健康的发展呢?我相信主持中国3G的有关领导肯定是希望后者的,然后现状则是相反的。

目标受众群不明晰

在我看来3G应该是走中高端市场的,2G则全面针对低端市场,因此在资费方面也应该控制好,今天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中国移动大幅下调TD-SCDMA资费,四个套餐直逼固化,大致情况如下:

按照新资费方案,主叫首三分钟0.22元,以后0.11元/分钟。这是自单向收费以来,手机本地主叫第一次降到这种程度,显示了官方支持TD的决心与力度。

此外,中国移动还推出四档套餐,分别针对企业、家庭、学生以及中小企业用户群体。其中,“TD企业套餐”月功能费30元,包括500分钟中国移动网内通话时长;“TD家庭套餐”月功能费只有10元,包括50分钟中国移动网内通话;“TD中小企业办公总机套餐”总机100元/月,每一分机5元/月,总机与分机以及分机之间通话免费;“TD校园卡套餐”月功能费25元,含150条网内短信、100M数据流量以及来电显示,本地主叫资费与其他套餐不同:中国移动网内0.13元/分钟、网外0.23元/分钟。

这样的资费制定与目前的2G套餐非常接近了,在日本NTT DOCOMO 2G业务也要到明年年初再结束,中国移动的这一做法是否是加快TD的进程?让更有亲和力的价格来打动消费者使用TD网络呢?从这个时间来看中国移动有想法普及TD了。

终端手机不讨人喜欢

2G市场上的手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3G市场中的手机千篇一律,毫无新意!这就是目前TD手机的现状,也是较为突出的一个情况,消费者提不起购买的欲望,怎么能够好好的做推广呢?

中国电信的蓄势待发

中国电信500万部CDMA手机的招标结果已经出炉,三星和中兴成为最大赢家。此次招标共有30多家厂商参加。除了传统的三星、中兴、LG、海信、海尔等CDMA手机企业外,夏新、波导、金立、天宇、OKwap、广信、杰普林、华旗资讯等CDMA新军均加入到本次竞逐。本次中国电信集体采购的CDMA手机主要以捆绑套餐销售为主,若有免费赠机也会选择终端机器。“中国电信的策略是低端机器未来向二三个品牌集中,而中高端机器则强调开发更多品牌。”而这一大方向与目前各运营商的策略相一致,低端机靠规模取胜,而高端机则主要靠单台利润。

中电信近期不仅仅是忙着C网的招标,同时,CDMA2000建网工作也在紧密锣鼓的进行当中。目前,中电信在广州部署的CDMA2000试验网已经初步建设完毕。

据悉,中电信此前曾秘密采购CDMA2000设备。这批设备包括CDMA2000接入分组数据网的关键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完成移动数据业务的接入,在移动通信网络和分组数据网络之间实现数据转发,是连接无线领域与数据领域的桥梁。

“中电信已成CDMA2000扭转颓势的最大希望,也是CDMA厂商重新排位的机会。”国金证券分析师说。

相比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声音,中国联通的信息相对较少。

中国的3G市场目前还未出现三足鼎立的态势,仅仅只有一家在张罗是没有办法推进3G的发展的,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日韩两国3G市场的局势。

备注:中国2007年Q4 TD-SCDMA市场分析

易观国际研究表明,2007年第4季度TD-SCDMA总市场规模为72亿人民币,与上季度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中国移动在北京、天津、沈阳、深圳、秦皇岛、厦门、上海和广州等8城市TD-SCDMA试验网建设继续开展,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TD-SCDMA网络扩容工作也从2季度启动,扩容主要在青岛和保定的原有TD-SCDMA网络基础上进行,涉及厂家包括中兴、大唐和鼎桥。截至第4季度,中兴、大唐、鼎桥仍然占据TD-SCDMA 主设备市场份额的前三位,其累计市场份额(以载扇数为统计标准)分别为45.8%、27.2%和14.9%。


韩国3G市场介绍

韩国是CDMA2000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SKT和LGT于2000年10月开通CDMA20001x商用网络,KTF于2001年5月开通CDMA20001x商用网络。SKT和KTF又分别于2002年1月和8月将各自的CDMA20001x商用网络升级到EV-DO。韩国的3G市场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CDMA2000用户仍然占据绝对的优势

CDMA2000的平滑升级特性,使得韩国的3G用户发展迅速,很快就在总移动用户中占据主导地位。截止到2007年6月,韩国CDMA2000用户达到3957.6万户,在总移动用户中占据93.5%的分额。

主流运营商开始向WCDMA/HSDPA迁移

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CDMA2000在韩国移动用户中仍然占绝着绝对的优势,但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CDMA2000的市场份额已经开始出现下降。这是因为,韩国的主流运营商SKT和KTF都正在实施向WCDMA/HSDPA的迁移。

WCDMA在韩国的发展起初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早在2000年12月,韩国政府就发放了两张WCDMA许可证给SKT和KTF。运营商为了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在部分地区试点推出,并没有下大力气发展。但是随着WCDMA的逐渐成熟,在全球快速发展起来,韩国运营商看到了其市场潜力,转而以积极的态度发展WCDMA。目前韩国运营商正在大力推动国际化发展战略,走向海外市场,而GSM/WCDMA/HSDPA市场上无疑会有更多机会。

2006年SKT对WCDMA网络的发展由被动转为主动,决定加大对WCDMA网络的投资,扩建HSDPA网络。SKT原计划2006年对HSDPA网络投资5.9亿美元,后决定再投入2.5亿美元。SKT扩展自己的HSDPA网络,加大力度发展3G增强型技术,也是为了能够有良好的运营经验和基础,增强自己的国际竞争力,以便更好地走向海外市场。

在KTF制定的未来发展战略中,可以明显看出向WCDMA迁移的意图。首先,用户迁移计划,预计2007年KTF的用户开始成规模向WCDMA迁移,2008年WCDMA和cdma2000的用户比例将达到1:1,2010年WCDMA用户占总移动用户的90%以上。其次,网络建设。KTF在运营cdma2000网络的同时,也加快了HSDPA网络的建设步伐,2005年12月HSDPA网络仅覆盖5个主要城市,2007年3月就已经完成全国范围内的覆盖。第三,终端推出比例。2007年1季度,推出的新款终端中CDMA仍占主流,但到2007年上半年,推出的新款终端中WCDMA就占到了一半,到2007年底,预计推出的新终端中WCDMA和cdma2000的比例将成为9∶1。

全面推进3G日本市场

日本是全球提供3G业务最早的国家,也是最成熟的国家之一,NTTDoCoMo于2001年10月开通了全球第一张WCDMA商用网络。日本另两家主要的移动运营商是KDDI和VodafoneK.K(后被软银收购),分别于2002年4月和12月也开通了3G商用网络,KDDI采用的是cdma2000技术标准,VodafoneK.K采用的是WCDMA技术标准。为推动日本3G市场发展,日本政府于2005年又发放了两张WCDMA制式的3G许可证,软银和eMobile获得了这两张3G许可证。软银通过收购Vodafone K.K进入日本3G市场,eMobile则于2007年3月开通WCDMA商用网络。日本的3G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于2006年真正进入3G时代

日本的2G用户从2003年开始减少,向3G用户转移。2006年,日本的3G用户超过2G用户,标志着日本真正进入3G时代。截止到2007年底,日本的3G用户达到8330.4万户,占总移动用户的82.9%。

日本的移动用户市场已经非常饱和,2007年日本移动用户普及率高达80%,可挖掘的潜在用户空间已经非常小。另外,日本的2G用户也所剩不多,2007年累计2G用户为1722万户,可转网空间也大幅缩减。日本的3G用户从2007年开始发展速度放缓,2007年的新增用户已经低于2006年。

WCDMA运营商普遍采取快速建网的方式解决2G/3G网络兼容问题

日本WCDMA运营商的2G网络主要采用的是本国技术标准PDC技术,与国外其他2G技术不兼容,使得国际漫游和本国设备商拓展国际市场的努力受到影响。因此,在发展3G时,日本决定采用国际标准WCDMA技术。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3G网络和原有2G网络的不兼容问题非常突出,3G用户出了覆盖区后,PDC网络不能使用,连最基本的话音服务都不能满足,因此在网络覆盖不完善的初期,极大地限制了用户的发展。

日本的WCDMA运营商普遍采取了快速建网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如NTTDoCoMo在建网初期将重点放在户外的连续覆盖上,仅用了3年时间,网络覆盖就超过了99%,使基本的话音业务得到有效的保障。户外覆盖完成后将重点迅速转移到室内覆盖上。NTTDoCoMo的一项调查显示,70%的业务量来自室内,30%的业务量来自户外。NTTDoCoMo将30%的基站资源用于室内覆盖,截止到2005年第三季度,规模达到了3800个室内分布系统。室内覆盖的不断完善,极大地促进了用户的发展。

3G业务的高速率和业务融合特征得到很好的体现

日本的娱乐类业务和与生活关系密切的3G业务发展迅速,以数字音乐下载和移动支付业务为代表,充分体现了3G业务的高速率优势和业务融合的特征。

日本的数字音乐下载业务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KDDI利用3G网络的高速率优势,于2004年11月全球率先推出“Chakuutafull”整首音乐下载业务,8个月内下载突破1000万次,2005年底突破3000万次大关。

在日本,移动支付业务发展较为成熟,NTTDoCoMo将移动支付业务作为3G重点业务来发展。2006年与NTTDoCoMo合作提供移动支付业务的银行从一家扩展到两家;移动支付业务向消费信贷领域渗透,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透支消费。截止到2007年4月,NTTDoCoMo的移动支付用户达到2150万,占其FOMA用户的44%。日本另两家3G运营商KDDI和软银(原Vodaofone K.K)也紧跟NTT DoCoMo其后,于2005年推出了移动支付业务。

日韩3G市场数据信息来源于电信世界
中国3G市场数据来源于易观国际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