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京奥直接收益超过20亿美元

互联网 | 编辑: 顾沈伟 2008-09-10 16:30:00转载

 

从2001年申办奥运成功,七年多来,北京在人文、生态、生活环境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度令人胆战心惊的“沙尘暴”,取而代之的是绿树和蓝天,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让北京普通老百姓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舒适。

环境的收益有目共睹,除此之外,据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的专家初步计算,包括奥运营销、奥运商业推广、赞助商活动、广告、场馆建设、门票收入、转播权收入等,北京奥运经济内涵意义上的总收入大约为20亿美元。

除此之外,北京奥运会还能给北京、给中国带来多大的收益?

“排除近期的商业广告的收益和本身财务平衡看,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奥运对经济发展的中长期效应。作为一个经济快速成长中的国家,北京奥运会带来的更重要的影响在于:提升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8月16日,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程秀生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如是说。

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亿美元

相关资料显示,奥运会的收入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转播权出售的媒体收入,二是现场门票收入,三是来自各级赞助商的收入,四是标识衍生所产生的收入(如吉祥物和各种周边产品的开发)。

据程秀生副理事长介绍,本届奥运会主办城市北京可以直接从国际奥委会拿到两笔主要收入:一是国际奥委会电视转播权总体收益的49%。北京主办本届奥运会的2005年—2008年周期里,国际奥委会的电视转播权总收入为17.37亿美元,北京所得大约为8.51亿美元;二是TOP计划(即奥运会合作伙伴计划)所有收益的33%。TOP计划总收入为8.66亿美元,北京所得约为2.86亿美元。北京奥组委从国际奥委会拿到的就是大约11.37亿美元。此外,奥运会门票和纪念品也将为中国赚上一笔,其中门票预算收入约为1.4亿美元,而特许经营预算收入约7000万美元;最后,加上中国政府的财政补贴、赛后物资的处理收益、个人与集体的捐赠等,北京奥组委的收入超过20亿美元没有问题。

“可以肯定地说,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的经济发展有明显推动作用。奥运给北京乃至中国送来了巨大的经济蛋糕。”程秀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奥运会主办模式大体有两种类型:一是依靠民间力量举办的纯市场化商业模式,比如洛杉机奥运会;二是以政府统筹为主,结合运用市场开发模式。这种模式大多为成长型国家采用。中国采用的是第二种模式。一方面,政府对北京奥运会高度重视,从财力、物力、人力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奥组委进行市场开发,尽量发挥市场的提升效应。

数据显示,在奥运会筹备期间,奥运经济对北京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市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提供的报告显示,在2005—2008年的“奥运投入期”内,北京市GDP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11.8%,较“十五”期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2007年受奥运影响GDP的拉动幅度增长最大,达到1.14%,2008年为0.85%。2004—2008年间,奥运因素共拉动北京GDP增加1055亿元。

间接收益:不仅仅是经济数字

奥运会圆满结束后,业内人士也开始盘点奥运带给中国的间接收益。

英国运动经济学教授克里斯·格拉顿在今年6月举办的“2008奥运经济论坛”上表示,估计北京奥运会至少能够带来60亿美元的“赛后收益”;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信息研究部副部长林显鹏用专业方法测算出,从2003年至2010年,北京奥运会产生的总体经济影响将达到717.06亿美元,其中直接影响为419.32亿美元。如果算上旅游、商业、地产、建筑、交通、体育、科技信息、电信等因奥运而受益的外延产业,从2003年至2010年的8年间,北京奥运会所产生的总体经济影响将达到717.06亿美元。

北京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开忠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则把奥运带给中国的间接影响总结为八大收益:

一是经济增长。在奥运筹备期间,北京GDP增长了1%左右,但奥运对北京的影响在奥运会后,仍然通过奥运形成的各种资产进一步推动北京的经济发展。未来两三年内,可以明显看到由于奥运资产发挥作用,北京及周边环渤海地区的文化、体育、会展、旅游等产业,迎来一个井喷期。

二是社会收益。通过举办奥运会,大大增强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

三是文化收益。加深了全世界对我国的文化的认识。

四是科技奥运理念收益。奥运场馆的科技理念,可以进一步为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重要思路。

五是中国国际形象得到极大提升。

六是生态收益。通过举办绿色奥运,贯彻绿色奥运理念,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绿化覆盖率,普通百姓的生态意识大大提高。

七是形成了一个跨层次(从中央到地方)、跨部门进行综合决策的体制和机制。为了主办奥运会,各级政府和部门,进行跨地区合作,有效改善了我国长期以来各地存在的条块分割现象。

八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现代化进程提速。

奥运投入对经济基本面影响甚微

在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外界的目光开始纷纷投向中国经济的下一步发展前景。中国经济会在奥运后走向萧条吗?2008年会不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拐点?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原会长魏纪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奥运会结束后中国经济不会下滑,因为许多机构和专家假设了一个前提,就是中国经济发展是靠奥运会来推动的。因此,奥运会结束之后,经济自然就会下滑。但这个前提是伪命题,所以其推论的结果并不会发生。”

“北京市经济仅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6%,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也仅占中国过去4年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0.55%到1.06%。因此奥运会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对后奥运经济效应冲击不会太大。”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程秀生向《中国经济周刊》如是分析。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也曾在相关场合表示,中国不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出现“后奥运衰退”,因为中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由于更加重视环保和资源消耗率,固定资产面临大规模更新,中国工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服务业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强。从近期举办奥运会的国家来看,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如1996年举办奥运会的美国,举办前一年经济增长2.5%,当年增长3.7%,1997年的增长是4.5%。

何谓奥运经济

奥运经济是奥运会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以及奥运会后的一段时期内,利用奥运会的资源优势和奥运会创造的商机,所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从而拉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并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阶段性经济发展加速的经济现象。

奥运经济可以分为直接奥运经济和间接奥运经济两大部分。直接奥运经济是为举办奥运会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和围绕开发奥运资源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具体包括:1、直接为举办奥运会而产生的经济活动,如比赛场馆和相关设施的投资及投资拉动等;2、围绕开发奥运会资源进行的经济活动,如奥运会市场开发的各项内容,主要由赞助计划、特许计划组成,包括电视转播权的销售收入、赞助商的赞助和门票收入、各行业专有赞助商的赞助等。

间接奥运经济指除直接奥运经济外,在奥运会举办的全过程中,能够引起举办城市与国家的经济、社会指标发生改变的活动。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国民素质提高、生态环境改善、新增长点和新产业的培养等。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更多新闻点击

更多网友讨论请到论坛>>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