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0月份就加入东莞伟易达集团(以下简称伟易达)的苏新见证了伟易达绝大部分信息化建设。
在伟易达全球化经营的过程中,IT系统功不可没,因为伟易达亟需借助IT系统实现对其复杂的库存及生产的管理。
伟易达的信息化很早就已经开始,早在1995年,当信息化对大多数中国企业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时,伟易达就开始使用ERP对进、销、存整个过程进行管理。然而,随着伟易达业务的不断扩展,原有ERP系统根本满足不了业务的需求。数据量的不断增长使苏新及同事在做数据清理时变得极为痛苦,此外,这款ERP产品还令苏新头疼的是,它不支持WEB应用,也没有集成近十几年来制造业先进的管理思想。而伟易达采取的是全面整合的生产模式,从塑胶模具设计、制作、注塑至印刷线路板装配,几乎每个生产及装配环节均在自设的厂房内进行,对产品质量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原有的ERP系统已经不能为产品生产过程提供很好地监控,加之老系统已经无法向企业提供后续支持服务,更换ERP系统迫在眉睫。
注重客户化开发
2005年4月,伟易达ERP项目确立。随后,苏新及其同事开始了谨慎的ERP选型。在选型过程中,由于伟易达经过多年信息化应用,对自身的需求已经非常成熟,企业也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可行的管理思路,苏新及其同事编制了情景演示资料,将企业运作中的14个主要场景进行了归纳,并提供了这些场景所涉及的产品物料等典型数据。由候选厂商把这些数据导到系统里面,按照伟易达从接单到销售整个业务流程做产品演示。“当然,这个是有相当大难度的,因为它们不仅要把数据输入到系统内,而且还要按照我们的要求来跑数据。因为我们的流程是有特性的,而上线前的ERP系统还是具有标准化特质的。”苏新解释道。然后,由伟易达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和IT厂商代表组成的评估小组,就“用户界面”/“产品功能”/“对企业业务的理解”/“客户化开发技术”/“厂商背景”等因素进行打分。通过这种实体情景演示,就使候选的ERP产品先受到了一次考验。
可以说,在伟易达的整个ERP选型过程中,都是非常谨慎的。通过3层筛选,2006年2月,伟易达选择了IFS公司的ERP产品。“这套ERP系统功能丰富而不太复杂,采用开放的平台和主流的技术,易于客户化和维护。虽然我们是非常大型的企业,但我们注重真正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而不是注重名气。我们在兼顾软件提供的标准功能同时,必须考虑软件的灵活性和客户化难易程度,因为我们是一家特别注重企业特质的公司,长期以来公司已经积累了一套非常好的管理方法和生产流程,所以这些成功运作必须保留!”2006年4月,伟易达成立了ERP实施项目组,苏新出任组长。然后,伟易达正式开始了ERP的实施。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苏新及项目组其他成员都非常重视ERP产品的客户化开发。因为之前的ERP系统在十几年的运行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套企业自身非常成功的管理流程和方法,所以企业希望将这些管理精华移植到新的ERP产品中。而且,标准的ERP产品功能与企业精细化的管理及个性化的业务流程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天然差距,如何消除这个差距成为项目组成员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作为全球大型的无绳电话及儿童玩具生产企业,伟易达在订单管理、工单管理、自动发料系统方面都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我们的订单管理做的非常细致,而且未来生产环节所需的物料可以提前两天计算出来。”苏新表示,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计算所需物料的数量,防止多发料或少发料。
最终,经过权衡,项目组决定根据伟易达自身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特点对ERP产品做进一步的客户化开发和变通应用。
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苏新感慨颇多。虽然工作非常繁重,不过整个项目组顶住了压力,平衡了“ERP标准功能”和“客户化需求”两个方面,这也就意味着项目组尽量使用了ERP产品的标准化功能,同时又确保关键的客户化开发,暂缓了非关键的客户化开发。
为了保证ERP客户化开发的效果,项目一开始,伟易达就组织了超过10人的IT团队。而在项目开始之初,苏新着力对这些IT团队成员进行了开发技术的培训。到整个项目开发中期,团队成员分担了很多客户化开发任务。
整个ERP项目实施小组在新的ERP系统内做了物料管理、自动发料系统、工单管理、物料需求(MRP)计算等做了局部的客户化定制开发。 因为客户化开发涉及的内容范围广,这样对每一块需要专门的人参与到开发过程中来。“参与开发的技术顾问高峰时超过20人,而且来自多个国家及多个的确,文化和语言都很不同。”苏新告诉记者,通过有效的管理,仍然使整个开发团队保证了整体开发效率,当然这与IFS全球研发中心的支持和重视密不可分。
成功实现数据迁移
因为之前的ERP系统积累了大量数据,如果不能顺利地实现数据迁移,造成数据丢失的情况,就会给公司的业务运营带来致命的损失。这样,如何准确、有效地实现数据的迁移成为摆在项目组面前的一大难题。不过,项目组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技术攻关,我们成功迁移了绝大部分我们期望迁移的数据。”提及此事,苏新言谈中依然充满自豪。
伟易达的ERP并非孤立的系统,它与公司先有的其他系统间都有大量接口。而负责这些周边系统的IT人员通过协同工作,最终顺利完成了这些接口。
在整个ERP系统上线过程中,涉及到了文件管理、数据管理、销售、成本管理共15个模块,工作非常繁重。
因为对新ERP系统做了一些客户化定制开发,所以苏新及整个项目团队在系统上线前都有些不安,担心最终系统不能支撑业务的运转。在系统上线前最后一个月,整个项目组所有员工在办公室加班加点的工作,做最后的测试。由于前期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所以上线前一个月,系统内没有流程方面的BUG。最终,经过一番努力,项目组工作人员如期完成了系统上线工作,整个系统在2007年5月成功上线。
节约自动发料计算时间
新的ERP系统上线后,就实现了伟易达由新的ERP产品替代原有ERP的目标,“不仅如此,它还解除了我们对原系统所依赖的数据库、操作系统、硬件等随时可能崩溃而且又没有解决办法的担心。整个项目费用也在预算范围内。”苏新非常欣慰地表示。
而且,新ERP系统做完客户化开发后,产品功能绝大部分已经达到了伟易达预先设想的目标,即平滑地移植了在原有ERP系统上积累了十年的客户化开发精华,而且伟易达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切实可行的运作特制也得以在新的系统上延续。
在新的ERP系统内,更改了物料需求计算的参数后,就提高了所需物料的命中率。这样,伟易达车间内每条生产线每天要什么东西、需要多少料以及什么时候需要都有了非常准确的信息。这样,例外事件就会少,会使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把握更清楚,而不会出现过分忙乱和躁动不安的情况。这样,整个公司的运作就处于一个非常平稳的状态。
在新系统上线前,苏新带领项目组曾经对新系统的部分关键运算效率有一个预估。而系统上线后,关键运算效率明显好于原来的ERP系统。“在自动发料计算方面,原来ERP系统大概效率是3个小时,而新系统只需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而物料需求计算原来是5小时,新系统的运算效率则为1.5小时。”苏新告诉记者。
其实,目前伟易达的数据量已经变得更为庞大,已经达到了80G。不过因为在新的ERP系统上线前,已经对物料需求做了客户化开发,所以物料需求计算效率比原来提高了很多。
因为新的ERP系统用户界面比较友好,操作起来简便、易于理解,而且关键运算的效率都已经得到了提高,所以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很快接受了新系统。
在伟易达,有一些产品放到了OEM厂商那里去做。在新系统上线前,伟易达对OEM厂商的管理力度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这次趁着新ERP系统上线,也对这一块做了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客户化开发后,伟易达过去十几年来积累的一些比较好的运作都得以保留下来,“这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苏新感慨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