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将推系列电子商务辅助措施助中小企业盘活内销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10-14 10:17:00转载

为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内销市场,实现出口转内销的战略升级,10月13日,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淘宝网在广州宣布:将推出一系列电子商务辅助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内销市场,实现出口转内销的战略升级。这意味着,大量的中小企业将可以借助这个全亚洲最大的交易平台,拓展内需市场。

据悉,今年9月份淘宝网单月交易额突破百亿大关,今年年初定下的千亿年交易额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一个巨大的内需市场正在等待中小企业来开拓。

中小企业急需转型内销

过去12个月中,中国的企业在遭遇外部市场萎缩,出口销售放缓的困境,加之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节能环保要求提高,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以及调整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诸多边界条件的变化对于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所受影响更加明显。

今年8月初,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有关负责人透露,全国今年上半年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有三分之二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超过2000万工人被解聘。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两头(采购和销售)在外的企业发展模式走到极端的表现,这种模式曾经创造了“三来一补”等卓有成效的企业模式,但时至今日,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合中国和全球环境的变化了。

这些企业最引以为豪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十年不涨工资的现象不复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认为,中国已初步进入“刘易斯拐点”(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转变),预计人口红利2013年终结,劳动力成本上升。越南等更为贫困的国家正在拷贝中国改革路径,并试图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夺走中国企业的饭碗。

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企业也正在被清理出局。今年伊始,东莞市政府明确告诉辖区内企业,2008年保护环境的力度会比往年大,东莞不欢迎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业。今年4月,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东莞突袭访问绿洲鞋厂,目的之一是获得环保方面的真实数据。汪洋表示,“今天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会被产业结构所调整”。

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中国企业需要一次涅槃。

网购破解内销两大难题

面对困难,中小企业如何突围,使其得以在恶劣的环境中继续生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学者的普遍的共识是,把经济从出口型引向向内,由外贸依赖性企业变成内需市场的开拓者。

然而,对于大部分长期依赖出口,没有营销和渠道部门的企业,转型内需困难重重。

首先,渠道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铺设一个全国或者全省规模的渠道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出口萎缩的事情每天都在逼近,他们需要的不是愿景,而是明天的订单。

于是,能否在最短时间内找到一个成熟的现成渠道,便成出口企业转型成败的关键。

“在出口业日益萎缩的背景下,花时间和重金打造渠道并不现实,中小企业要做内需,最好是利用电子商务这种低成本、高效的渠道。”一位经济学家说。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国内网络零售市场存在巨大的增量空间,今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将实现125.1%的高速增长,达到1263亿元,2011年有望达到5690亿元。其中,淘宝网平台表现最为突出。

据淘宝网消费者事业部总经理张宇介绍,2008年9月份,淘宝网单月交易额突破百亿大关,与去年同期43.1亿的交易额相比,增长了133%。这一交易额相当于欧尚2007年全年销售额(57亿)的1.8倍。张宇表示,淘宝网全年有望突破千亿交易额。这意味着,大量的中小企业将可借助淘宝交易平台,拓展内需市场。

另一方面,企业选择了网络销售渠道,还解决品牌推广难题。张宇表示,在互联网,论坛和口口相传是人们接受信息的最有效方式,企业可以通过一些互联网营销平台,把信息精确投到目标群体,大大减低节约了推广成本。

据悉,刚在今年9月份整合了阿里妈妈的淘宝覆盖了中国八成以上网民,远高于搜索引擎等网站的覆盖,它可以把企业的营销深入到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并为他们滚雪球似的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户。

张宇说,整合阿里妈妈是“大淘宝战略”的第一步,也是帮助企业在互联网上建立品牌的关键一步。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