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叫停千亿电信基础设施重复建设

互联网 | 编辑: 赵影 2008-10-14 16:30:00转载

  中国各大电信运营商投入在基础设施上的千亿“重复建设”正面临“叫停”。

  10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简称“工信部”) 《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要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着手进行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自10月1日起执行。

  国家发改委体改所产业研究室主任史炜告诉本报,叫停电信“重复建设”的政策出台无疑是件好事,但其理论意义超过实际意义。除了操作难度大之外,各个运营商已有的网络已经趋于饱和,很难实现共享。

  当然,也有人认为,重复建设本身是个伪命题,因为要竞争,就必须重复。

  千亿重复建设?

  8月27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国务院关于200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中称,2002年至2006年,5家运营商在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上累计投入11235亿元。由于缺乏统筹规划,重复投资问题突出,网络资源利用率普遍偏低,通信光缆利用率仅为三分之一左右,且增加了企业的折旧和运行维护费用。

  在这份工作报告中,国家审计署指出,电信业重复投资,不是某个电信企业在本网内的重复投资,而是不同电信企业之间的网际重复投资。

  事实上,电信运营商“重复建设”的现象早已在电信业众所周知,在中国的大小城市乃至乡镇,两个发射塔并立、一条马路几条光缆并行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人认为,实际全国有一个省际干线光缆就够了。建一个干线网需要投资200亿元以上,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网通、铁通,包括广电部门都分别建了一个干线网。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电信专家李进良说,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历程决定了其重复建设问题必然十分严重。比如,中国联通要同时建设并经营两张不同的2G网络,即造成了GSM网络与CDMA网络互连互通的困难。他指出,自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分拆后,中国移动专营GSM网络,中国电信则在全国铺设了PHS小灵通网络。随后电信业又南北分家为新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它们都在对方主导区域内已有本地电话网的情况下,又投资508亿元新建本企业本地电话网。

  回顾历史可见,为了打破垄断而实行电信拆分、整合一直是中国电信改革的主要内容。这一发展历程也显示了各大运营商之间为了抢占用户,竞争市场,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投入。

  源创未来咨询公司总经理汪速认为,重复建设就是运营商激烈竞争的结果。基础设施“租不如建”是运营商之间的共识。举例说,当年铁通曾经租用过中国电信的网络,但费用很高,不划算。在通信业发挥核心作用的光纤光缆,每家运营商都视其为自身竞争实力的根本,不愿意也不可能被竞争对手控制。

  对于此次工信部发布的通知,中移动新闻发言人表示,电信运营商之间对机房、传输线路、基站等通信基础设施实行共建共享,可以更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分摊费用以节约公司成本,加快建设速度。至于如何共享基础设施的具体规划,该人士表示目前还并不清楚。

  实施难题

  如果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强制实行,为运营商减少的开支将非常可观。但国家发改委体改所产业研究室主任史炜认为,共享基础设施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很难实现,比如基站、机房如何共享,利益如何分配等问题。

  由于业务同质化竞争严重,有些地方运营商为了抢占客户,进行恶性竞争,还出现过破坏光缆的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共享基础设施实现起来十分困难。此外,由于现阶段网络和业务不可能彻底分离,而且网间结算的模式一直没有理顺,各运营商也倾向于自建网络。

  2005年7月,当时的信息产业部就向各省通信管理局发布了一纸《关于对电信管道和驻地网建设等问题加强管理的通知》,该通知的目的之一就是减少电信“重复建设”,但由于地方通信建设基础电信市场竞争主体多,加之地方市政的插手,故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就在此次《通知》出台的同时,三大运营商的新一轮的网络投资大战又将开始,中国移动在2G将投入1100亿元以上,中国电信C网计划未来3年投资800亿元,中国联通则计划投资1000亿元建设2G/3G网络。

  此次工信部叫停电信重复建设的通知,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实施难题。电信咨询师付亮认为,已有铁塔、杆路共享费用问题,如何分摊?新建铁塔站址选择由谁负责?各运营商资金实力不同,3G规划也有明显差异,如何平衡各运营商之间的进度等等这些都是难题。

  “未来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应该集中在服务和业务上,而不是片面地强调基站的建设。”李进良说, “我觉得工信部的叫停通知应该更加全面,因为未来如果发三种制式的3G牌照将是最大的浪费,三大运营商采用一种制式合作建网最好,这是最大的节约。”他甚至建议,由资金最雄厚的中国移动承建偏远地区的3G基站建设,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承建沿海城市。 “这样三大运营商在投资、选择网址和维护上要充分合作,不仅仅是网络的互连互通。”

多精彩的最新手机资讯,请点击进入手机中心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