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上网当换客 闲置物品不在闲置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10-17 15:59:00转载-投稿

废物利用、以物换物,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换客”这个新词已经不在那么陌生了。成为“换客”一族似乎是一种时尚。起初以物换物在学生和白领中流行起来,他们把自己闲置的物品排成照片、视频贴在论坛上和别人交换。除了换物,还有换“技能”的,有人说自己会缝制新衣服,想学厨艺;有人精通法语,想换意大利语;有人会弹钢琴,想学摄影。

记者浏览手递手网发现,在这里从普通书籍、唱片,到化妆品、服装,再到古玩、宠物等应有尽有。记者注册后登陆“换换客”栏目,找到了以人换物的帖子。该帖子为一名为“SARS”的网友发布,帖子中称,他愿意将“自己”作为换物对象,交换他喜欢的物品,其实所谓的自己是指他要付出劳动。根据交换方的物品,可以换取他不同的劳动。该帖子的浏览次数已达100多次,很多人跟帖,希望进行交换。

目前供“换客”发布信息的网站有很多,可以先选一家网站作为自己发布交换信息的平台。然后可以把需要交换的物品拍成照片按照注册流程发布到网上,并写明物品的来源、新旧程度以及希望交换的物品类型。为避免日后纠纷,物品的保修单或者发票一定要求对方尽量提供。而出于安全起见,同城见面交换也要尽量选择人多的地方。

什么是换客?

换客的英文是huankey。依靠互联网,将自己的物品拿出来换取其他人的物品。在此过程中交换的双方都得到了所需,不是依靠等价交换为主要原则,而是依个人需求为主要交换原则。

“换客”借助信息电子技术让古老的“物物交换”重新焕发了生机。在货币出现之前,交易的模式就是易物,但因为搜寻的时间成本太大,交换次数受限制,在地域扩大到一定限度时,信息不对称甚至使交易无法进行。互联网的信息易达和匹配能力正好解决了这个关键环节,使得不涉及货币交换的易物得以大规模地实现。

这种以物易物,因为避免使用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因此,提高了交易效率,也比较充分地利用了社会资源,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进步。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