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小家电高压下突围

互联网 | 编辑: 2008-10-20 15:13:00转载

北京奥运会给我国家电业尤其是彩电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由于受到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上涨、宏观经济调控等因素的影响,家电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国家电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尤其是小家电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亟待突围。他告诉记者,现在小家电企业出口压力非常大,珠三角、长三角有不少从事电饭煲、电磁炉、电风扇等产品贴牌制造的出口型企业因此倒闭,仅顺德一地,今年上半年“死”掉的企业就有百余家之多。对于这些出口型企业而言,不提价就没法生存,即使小幅提价也无利可图,这些企业不得不降低出口比例,转攻内销市场。但目前内销市场已经被一些消费者熟知的大品牌所占据,为过去很少关注国内市场的外销型企业留下来的空间很狭小。

洪仕斌指出,由于不能承受各方面成本增加的压力,一些中小型小家电企业采取减少材料的方式来降低成本,使得产品的各类安全项目难以达到标准要求,产品可靠性降低,这无疑也让人们对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充满担忧。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全国各地质监部门对当地小家电产品质量抽查结果显示,虽然小家电的总体质量稳定,但是不合格批次的绝对值较去年同期有明显增加。

硬伤凸显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洪仕斌指出,今年以来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和国内外环保要求提高的重重压力下,比起彩电、空调等大家电,小家电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不足。除此之外,在这次因成本上涨加速行业洗牌的背景下,多年来制约小家电行业发展的硬伤再次暴露无疑。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行业鱼龙混杂,市场集中度极低。在电风扇、电饭煲、电磁炉等产品领域,前4位的品牌市场占有率低于50%,行业正处于群龙无首期。二是产品合格率低,质量问题严重。由于小家电比大家电的利润相对丰厚,许多“三无”(无资金储备、无质量保障、无售后服务)小企业有利就做,不管产品质量,而且这种企业小,转身快。一些传统大家电品牌进入小家电领域多进行OEM贴牌生产,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都难以保证。三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不充分。无论是国际品牌还是本土品牌,小家电的生产多采取OEM方式,一些OEM企业直接复制委托品牌的产品设计,小企业则直接抄袭大品牌,因此产品设计和功能都大同小异,100个品牌产品长着相似的面孔、拥有同样的性能,这也是导致中国小家电行业多年来只见产品不见品牌的主要原因。四是行业整体专业化程度低。本土企业普遍缺乏研发实力,后劲不足,即使是一些新加入的大家电品牌,其小家电产品都是以全散件组装或半散件组装方式推向市场,技术含量、品牌价值都有待提升。

亟待突围

洪仕斌指出,要解决困境就要努力突围。在突围的过程中要遵循先生存再发展的原则,而不能一味地求业绩与规模,这是小家电企业安全“过冬”的关键。

小家电企业要想突出重围,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快上市步伐,从企业管理上寻求突破。小家电企业上市不仅可以融资,更主要的是可以吸收更多的人才加盟,加速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同时,拥有一套上市公司的标准,也会促进企业在追求上市的过程中,从以往家族式管理走向公众化管理,为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体系,建立标准与规章制度。而这些优势,将成为小家电企业突破的一条新途径。

二是从产品寻求突破。在当前这种严峻的产业环境下,小家电企业应当建立核心产品,规划好有质量的产品线,缔造企业发展的生命力,只有这样才能“过冬”。此外,对于中小型小家电企业而言,也不要以追求企业品牌化为最终目标。术业有专攻,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向市场提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即使成为一家提供零配件的上游制造商都行,切莫盲目认为只有做品牌才是出路,毕竟持续赢利与发展是企业的最终目标。

三是做好上游家电品牌与下游代理商的整合,寻求渠道新模式。现今对于很多成长性品牌而言,寻求优质的区域代理商是一个难题。小家电品牌可尝试格力空调的渠道模式,在现今代理商稀缺的情况下,厂家可以找一些代理商进行合资,共同打造代理商平台。这样,不仅可以让区域代理平台变成相互支持、长期稳定、患难与共、共同发展的战略平台,同时,也整合了小家电企业与区域代理商的优势,减少了彼此间的磨擦,从而能有利地做大做强小家电品牌。

众多小家电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状况,因此企业应当因“企”制宜,在生存的生死线上,努力寻找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路子,从资金到产品再到营销,步步为营,完成高压下的突围与转型。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