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家电业“三巨头”危机中谋突围

互联网 | 编辑: 2008-11-12 13:25:00转载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家电业作为出口大户受到冲击不可避免,作为中国的家电基地,青岛的家电业更受瞩目。

海尔:既找“老外”又找“老乡”

针对国外市场的变局,家电龙头海尔在干些什么?

海尔研发人员在河南商丘农村调研时发现,那里不仅电压不稳,而且室内温度变化也大,譬如,当地人睡觉的炕,或者有电褥子的床是很暖和的,可房间其他地方温度最低能达到零下2℃~5℃,水都能结冰,这导致冰箱不能正常使用,针对这种需求,海尔研发出了带有“宽电压与宽气候带”设计的冰箱,在河南以及北方农村很受消费者欢迎。

此外,针对农村家庭用电环境不安全的因素——没有接地线,海尔又在冰箱上设计了“防电墙”功能,当家中发生漏电时,也能保证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到农村去”,在国家实施的第一阶段的“家电下乡”活动中,海尔冰箱等产品最受欢迎,成为最大受益户。从反馈回来的销售数据看,海尔“家电下乡”产品销量占全国的52%,位居第一;在“家电下乡”试点的山东、河南、四川三省,份额也分别位居第一;特别在山东,海尔“家电下乡”冰箱产品占有率高达56%。迄今为止,海尔通过家电下乡已经卖出210万台家电产品。

“永远以用户为中心,不断满足他们的需求。如仅仅是做代工,或依附于某个企业,那么有点风吹草动,就很难抵御。”张瑞敏认为。

据了解,年初,海尔就已预见美国市场的低迷,从而选择了把其在美国的高端产品引入国内,“保证后院不失火”。财政部、商务部日前联合下发了《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方案》,12月1日起,实施省份从原来的山东、河南、四川扩大到14省市,下乡的产品在原有的彩电、手机、冰箱(冷柜)的基础上增加了洗衣机。家电下乡新政无疑将有助于家电企业渡过难关。

海信:埃及新基地危机中投产

11月2日,海信集团在埃及的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这是继南非、法国、匈牙利、阿尔及利亚之后,海信在海外建立的第五个生产基地。该生产基地投资额为1500万美元,占地120000平方米,主要生产CRT、LCD电视,按计划每年产能为10万台。该生产基地将会建设成为海信中东北非地区最大的电视生产基地,产品可以辐射整个北非和中东地区,从而实现海信电视本土化生产,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今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给中国众多出口企业带来很大的挑战。但是海信的国际化进程却在平稳中前进,今年全年的海外收入有望达到集团总收入的25%,而利润水平更是大幅提升。海信集团副总裁林澜先生告诉记者,面对全球危机,他们主要通过产品和技术的调整,以及加强自主品牌国际化建设来应对,今年取得的成绩更是肯定了这种经营思路。

为何在这个时机建立海外新工厂?业内人士认为,建立埃及工厂的意义不仅仅是转移劳动力成本,它更是海信在全球推行自主品牌战略的一部分,自主品牌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实现本地化。海信集团副总裁林澜说,在埃及建立生产基地,可以给当地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迅速提升海信在当地的知名度。而且也可以坚定当地经销商对海信的信心,当地消费者也会看到一个国际家电品牌的风范。

澳柯玛:为强身而“瘦身”

另一家家电企业则在苦练内功,青岛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10月28日发布2008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告了《关于调整青岛澳柯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股权转让价格的议案》。

一位了解情况的人士透露,这是因为公司控股子公司青岛澳柯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项目生产经营由于未达公司预期目标,拟将锂离子电池项目退出。

此次,澳柯玛公司宣布将持有的青岛澳柯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95.51%的股权转让给控股子公司青岛澳柯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股权转让价格调整为2.09亿元。此前7月9日董事会曾经议定的转让价格是1.8亿元。

据悉,近几年,澳柯玛一面削减非主业项目,一面力求做大主业,集中资源用于制冷产品、电动车、小家电三大主业的推进。公司非主营业务如房地产开发、整体厨房产业等被剥离,先后关闭了青岛澳柯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青岛澳柯玛海外电器有限公司和青岛澳海保健产业有限公司等不相关企业。剥离掉的企业多达60余家。

锂电项目是澳柯玛2002年大举进行多元化扩张时期的产物。从2002年开始澳柯玛集团先后涉足锂电、海洋生物、电动自行车、自动售货机、房地产、金融、lT、MP3等行业。澳柯玛近年推行的瘦身计划,除冰柜冰箱、电动车、小家电三个被列为主业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原则上都在削减之列。

在国际市场变化的情况下,“瘦身强体”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业内人士认为。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