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了2008年第5期互联网购药安全警示公告,曝光了23家网上“黑药店”。这些网上“黑药店”页面上所标示的开办单位地址是虚假的,或者根本不存在,销售产品声称治疗的疾病却是皮肤病、乙肝、高血压、白癜风、糖尿病等常见疾病。
种种现象表明,曾经遍布街头巷尾的“老军医”“黑广告”,可能会钻监管和技术的空子,通过互联网继续威胁人们的健康。而这批黑药店名单的公示,展现了监管部门严厉打击、正本清源的决心,对于互联网的净化来说具有标志性意义。
净化互联网须加大政府监管
半个月前,央视《新闻30分》就互联网搜索结果中存在的虚假医药信息进行了曝光,搜索引擎商业推广模式也一度受到质疑。一些人认为,搜索引擎应当为搜索结果中的虚假信息负全部责任,但一些熟知情况的业内人士则有着更为理性的认识。
半个月来,百度自身在做出6小时内下线全部医疗关键词、审核客户资质等改进措施之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单纯施压搜索引擎行业进行关键词审核之类的整改,治标不治本,还是要大力加强和完善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互联网上大量存在的虚假信息,从而净化整个互联网市场环境。
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23家网上“黑药店”进行了曝光,并将相关事宜依法移送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查处。“搜索引擎对于虚假医疗信息的屏蔽,只是减少了‘黑药店’、‘黑门诊’宣传的部分渠道,他们还是会通过其它一些方式进行信息发布。只要这个医院存在,就会有不明真相的患者上当受骗。”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现在政府监管部门的介入,对违法医疗机构严格处理,则彻底截断了制假造假的根源。”
权责明晰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
央视对百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曝光随后,白岩松在他主持的《新闻周刊》中做出如下评点:“出了错不可怕,处理好了就是一种成长。更何况,这件事不仅对百度,甚至对于依然年轻的中国互联网事业,都是一个特别有益的提醒。”后新华社又发布了对百度CEO李彦宏的专访,施压全行业进行进一步的整改。
这次对于网上“黑药店”的曝光,实际上是在前段时间各界对于搜索引擎商业模式的充分讨论上,形成的一个深化认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把矛头直指百度?百度本身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但相关法律不完善,权责不明晰,直接导致了问题发生之后,既让监管部门束手无策,也让公众找不到承担责任的主体,所以将怒气统统发泄到了信息发布平台——搜索引擎的身上。
“搜索引擎的商业推广是个新事物,我国的《广告法》还是1994年通过,并未将其纳入监管范畴。这种长期的模糊化,事实上已经对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阻碍。这次搜索引擎受到的质疑和打击就是明证。”一位互联网营销专家表示,“必须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否则权责不明,企业就不得不承担过重的社会交易成本,会大大降低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速率。药监局的行动已经表明,政府开始意识到明确界定权责的范围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这不仅对于搜索引擎,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来说,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