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松下FZ7/FX01/TZ1新机试用报告

互联网 | 编辑: 徐嘉 2006-02-20 01:00:00原创 返回原文

感谢松下中国公司的大力协助,本站也已经在发布会后得到了最新发布的数码相机产品中的三款FZ7、FX01、TZ1。由于我们收到的样机还是工程样机产品,因此我们下面的这篇试用文章将仅供PCHOME网友参考。文章内也不会发布这三款样机的全尺寸样张(统一缩小到1200×900象素),我们

松下的多款DC发布

2月15日,日本松下公司在澳大利亚悉尼市举行了亚太地区的2006春季数码影像类新品发布会,在这次会议上,松下公司向来自亚太多个国家与地区的记者展示了包括LUMIX数码相机、ECAM数码摄像机以及数码照片打印机、数码照片投影机在内的多款新产品与新技术。本站作为国内IT专业网站代表也派遣了记者参加了这次发布活动。

根据GFK的数据,松下数码影像类产品在整个去年的长势相当喜人,尤其是新西兰与新加坡两地,业务量得到了超过2位数的飞速增长。在其他地区,全年比重也有一定的提高,即使是在竞争非常激烈,市场极为庞大的中国市场,松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作为一家新型的数码相机生产厂商,松下对今年的工作列出了如下一些目标,其中包括提供更高的照片质量、为所有机型加入OIS防震系统、加强网络与数码影音类产品的合作发展等等。当然,其中最让我们关注的是,松下终于正式宣布将于今年正式进入DSLR领域市场,这也是继三星、索尼之后又一进入曾经被传统光学大厂所垄断的DSLR市场的“新贵”。

本次发布会上,松下并没有正式公布他们的4/3规格DSLR新品的详细信息,只是宣布将于在本月26日的PMA展会上正式公布这款万众瞩目的新产品,而本次发布则着重向大家介绍消费类数码相机产品。我们特别关注FX系列的最新成员FX01(FX9的后续产品)以及全新系列的TZ1。

关于这次发布会的详细情况请大家参阅《DSLR在哪里?松下悉尼DC新品发布会报道》一文。感谢松下中国公司的大力协助,本站也已经在发布会后得到了最新发布的数码相机产品中的三款FZ7、FX01、TZ1。由于我们收到的样机还是工程样机产品,因此我们下面的这篇试用文章将仅供PCHOME网友参考。文章内也不会发布这三款样机的全尺寸样张(统一缩小到1200×900象素),我们将会在近期重新发布这三款产品最终销售版本的全尺寸样张,敬请期待!

相近的菜单功能与新特性 一

由于同样定位在消费级别,对于这三款新机来说,实际有部分性能与特性是基本相同的。我们在这里首先介绍他们近似的菜单部分,然后再一一向大家介绍三款相机各自的外观特性。以下内容实际是松下TZ1的菜单设置,但对于FX01与FZ7来说,它们仅仅是在个别地方有所不同。请注意,我们手上的这台TZ1为海外版本软件,因此在语言菜单内暂时仅有繁体中文菜单,相信本机国内发布后肯定会有简体中文菜单可选。

从总体来看,由于采用了新一代的维纳斯引擎(包括第二代和第三代),松下几款新机的菜单界面色彩也有所改变,按官方数据现在可以同屏显示256色。菜单布局与设置的层次以及向右进入下级菜单或者确定的操作方式依然没有改变。所有三款产品都可以对包括测光点,感光度,AF模式等等比较专业的功能进行设置。为了防止快门速度过低,这三款产品也都带有慢速快门的最低限制,一般我们会把它设定在1/8S上——这通常是我们手持快门速度的极限。

我们在这里两张菜单照片中可以看到TZ1的10X光变显示,对应其他两个机种则分别是12X与3X。由于采用了更新的维纳斯引擎,手上的几款相机手动设置感光度都普遍提高到ISO800。按照松下方面的介绍,最近几款机型在高感度的噪点控制性能方面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这三款相机也第一次在场景模式中加入了高感光度模式。该模式实际与富士的“自然光”模式接近,相机会自动提高感光度大约在ISO800-1600的水平以保证足够的快门速度。这样,配合OIS系统,即使是在室内拍摄运动的物体(比如孩子,宠物)也能获得拍摄主体与背景同时清晰的画面。而过去,由于OIS系统并不能提高快门速度,我们往往会得到一张背景清晰而孩子或者宠物因为不停运动而变得模糊的照片。

相近的菜单功能与新特性 二

我们在菜单中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设定,那就是世界时间与旅游行程的设定。在相机系统中带有时区功能以及按照日历顺序回放照片,对于很多品牌的轻薄机种来说都不算稀奇,不过松下则是在新机型里把把类似功能更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可以看到,本机采用相当直观的方式让用户选择本国所在时区。这个功能曾经最早在CASIO系列相机中见到过,松下新机的界面似乎显得更为精美一些。我们把时区按照实际情况设定为悉尼的夏令时,与北京时差3个小时。

我们同时可以设定行程开始的日期,比如是2月13日出的门。一旦设定好以后,相机就能为每张于出发日之后拍摄的照片带上一个日期标记,显示这张照片是旅行第N天拍摄的。这个功能实现起来也的确非常简单,但用起来感觉特别方便。尤其是在拥有大容量的存储卡之后,我们很可能出门旅行几天中累计拍摄数百张照片都放在卡内。如果我们现在需要找到行程中某一天拍摄的照片,就无需从日历角度自己算日子这张照片究竟是哪天拍摄的,现在只要看下照片画面中的“行程第N天”注释就OK了。

FZ7外观设计与相关特性 一

松下FZ7是超长焦FZ系列的最新成员。从型号名字与发布日期来看,本机显然是属于FZ系列中的单位数系列(也就是廉价入门级别),同时也很显然是FZ30旗舰的简化版本。从整体来看,本机在外观方面与上代产品FZ5差异不大,但整体尺寸与重量略为有所增加。应该说,FZ7依然是属于超长焦机型里比较便携的,310克的重量应该也不会对旅行者带来太大的困扰。

这里有一张松下公司在悉尼发布会上展示的FZ7的剖面模型照片。整机依然采用全塑外壳以降低制造成本并减少机身重量。

我们手头得到六台FZ7样机,黑,白各三台,我们还是以大家更偏爱的黑色样机作介绍。从正面来看,本机外观几乎与FZ5完全一致,唯一的差别似乎就是手柄上的凹陷部分角度与前作是相反的。其他如闪光灯造型,测光孔,LUMIX标记等等都没有做任何改变。

本机镜头规格也与前作相当,但广角端非微距模式下的最近对焦距离从原来的50厘米缩短到30厘米,也可以算做一个小小的进步吧。镜头最大光圈同样是F2.8-3.3的设计,看来我们想要重现当年FZ1全程F2.8光圈的辉煌多少有些困难了。镜头背后的感光元件依然是1/2.5英寸规格,但象素500万提升到600万级别——但这样的提升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实际意义并不是太大。

机身侧面布局与前作也非常近似,但整体造型线条变得圆润起来。尤其是外闪部分的那道弧线简直让我们联想起已经作古的柯美Z系列相机。镜头侧面的红白两色12X OIS标记依然如故,这也是松下系列相机最大的卖点之一。事实上,我们对于长焦相机是否带有光学防震功能这一特性格外重视,如果没有类似系统的帮助,那么我们很容易会在长焦端拍摄出画面抖动模糊的废片。

机顶布局几乎完全没有改变,松下依然很固执的将微距模式独立于其他拍摄模式之外而自成一体,这种做法让我们感觉非常疑惑。为什么松下就不能学学其他品牌产品单独设立一个微距开关,然后让我们能够在任何一种拍摄模式(无论PASM)下都享受到微距功能呢?

FZ7外观设计与相关特性 二

相比机身正面,FZ7机背方面的改动可谓翻天覆地——与上代机型的差异竟然如此之大!我们能够很清晰的发现,FZ7的机背设计完全没有沿用过去的FZ单位数产品的风格,而是直接向FZ30旗舰靠拢。

我们第一次在FZ单位数型号的机背上看到了巨大的2.5英寸LCD显示屏幕。尽管本屏幕的象素不高(11万),但对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大”才是硬道理。对比更高一些分辨率而继续使用小面积的LCD与采用超大面积LCD但显示象素数少一点,我想不少用户(尤其是FZ单位数型号所针对的入门用户)可能都会选择后一种组合。

事实上我们也通过实际使用发现这块LCD屏幕无论在画面品质和亮度,色彩等等方面做的相当不错,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我们一般也并不会觉得11万象素的2.5寸屏在回放照片时画面不够精细。

FZ7的另外一重大改变则是将EVF取景器位置改动了,现在的EVF与LCD处于同一中轴线上,而不像以往松下机型EVF总是很可怜的被设置在机身的左上角。现在的这种设计不但更接近DSLR的取景器设计,实际上对用户在使用EVF时更好的保持机身稳定性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可惜的是,我们依然觉得FZ7的EVF画面看起来实在太小了,这是这个系列的老问题,不知道松下为什么始终不能得到改善。

FZ7的机背上新增加了一个五维的导航控制摇杆,这似乎是最近各大品牌消费级别相机上比较流行的设计。奇怪的是,FZ7机背面上同时还存在着传统的四方向键盘与SET中心键,这也就是说FZ7机背不大的面积上同时存在两套功能近似的方向控制设备。我们猜想,莫非FZ7的设计师游戏机玩太多了,受到游戏手柄的启发,在DC操作上也要同时具备方向键与摇杆? :)

或许是习惯问题,我们还是更倾向使用传统的四方向按键+SET中心键的操作方式。摇杆这玩意虽然看起来很酷,但手感并不够精确(游戏手柄上的摇杆是为了模糊输入,DC上恐怕用不着这样的操作),节省下来的机背空间其实也很有限。

本机采用了一块710毫安的电池,按照松下方面的说法能够连续拍摄300张照片。这个成绩对于一款带有光学防震系统的超长焦相机来说的确不错了,但相比业界的最高纪录(比如富士F10惊人的500张)好像还有上升的空间。不知道松下能否让同样体积的电池把容量提升到1500毫安以上,那样的话,我们出门真的从此只需要一块电池就足够了。

当然了,松下FZ系列从来不会忘记给自己配上一个唬人的莲花遮光罩子与转借桶。加装了这两个部件的FZ7外观的确相当英武,很有点小单反的味道了。松下方面表示,FZ7也能够通过转接筒外接新的附加镜头与镜片组——这似乎也是以往产品所不具备的功能。

FZ7实际拍摄样张与感受

我们来看一下松下FZ7的画面表现。我们这里需要特别向大家说明的是:

以下照片全部采用的是工程样机拍摄,这些照片只能做参考之用而并不能代表最终销售版本产品的实际画面质量。根据本站与松下中国公司的协议,我们不会提供这些照片的全尺寸原图,所有样张都经过软件后期RESIZE处理,分辨率为1200×900象素,请广大PCHOME网友谅解。我们将会在近期发布最终销售版本样机所拍摄的全尺寸样张。

 

作为一款超长焦相机,FZ7的广角端被限制在36毫米上,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广角拍摄效果,但是如果运用得当,我们还是能够利用这款产品拍摄出一些具有广角味道的风光照片的。

在采用了第二代维纳斯引擎后,FZ7在画面色彩,曝光准确度以及画面边缘部分紫边控制方面有很大提升。

画质方面,我们对于超长焦相机在最长焦端下的画面品质不抱太大期望。由于采用了相同的镜头,FZ7和FZ5一样在最长焦的12X端画面会出现整体锐度下降,画面边缘出现明显色散的问题。下面的两张图片焦距分别是8X(左)和12X(右),我们可以明显发现两者在画面品质上的差异。

这里还有两张12X下的样张,我们觉得对于注重画面品质的用户来说,还是尽量避免使用相机的最长焦距以保证画面拥有足够的锐度与解析力。当然,FZ7在8X以内的画面品质还是相当不错的,无论是画面锐度还是细节都有不错的表现。

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本机在ISO200感光度下,画面中的颗粒感与噪声比以往的机型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一旦画面整体亮度不高,那么我们很容易在画面的暗部找到黄蓝两色的杂色讯号。我们发现,甚至在某些ISO80的照片的暗部里也能发现比较轻微的杂色讯号——松下CCD产品在这一方面的确还有改进的必要。

整体来看,松下FZ7相对前作的改进主要还是在机身设计层面的,改良的机背布局与大屏幕LCD显然能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拍摄乐趣。至于画质,本机并没有多少出众的地方,除了象素提高了一些外其他也并没有多少变化。本机还是适宜初级摄影爱好者和预算不多但对机身功能又有一定追求的用户。从价格方面来看,在同级别产品里,FZ系列的性价比一直是非常不错的,我们完全可以相信FZ7也会以1个适中甚至偏低的价格上市——这下SONY H1和佳能S2IS可要小心了!

FX01外观设计与相关特性

FX01是时尚的FX系列的最新产品,它也就是我们一直期待着的“FX10”,只不过松下的设计人员很狡猾的把产品系列号翻了个身,把“10”变成“01”而已。

从FX7开始,松下的这个系列产品就受到消费者的众多好评。根据GFK的统计数据,这个系列的上两代产品FX8和FX9都分别占据过日本消费级别DC销量冠军的位置长达数周,而就我们目前了解的FX01实力来看,恐怕它也很有几分“冠军相”。

这是我们在悉尼发布会上拍摄到的FX01剖面模型照片。

从形体上来看,本机实际与前代产品非常接近,只是在重量上比FX9重了无不足道的5克而已。整机造型依然显得轻薄小巧,全金属的机身工艺非常精致。除了黑色版本FX01表面采用金属亚光磨砂工艺外,其他几种色彩的FX01机身正面都采用了类似烤漆工艺,漆面相当厚重且具质感。仔细观察的话,漆面内还隐约有闪亮的晶片存在,配合抛光的一些金属部件,整机的确是漂亮非凡!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悉尼发布会现场看到的FX01有白,银,粉,黑四种色彩,但据说在国内正式上市行货里将不会有白色,取而代之的是广告照片中的蓝色版本。

FX01整体采用比前代更为明显的弧形圆润设计,这似乎也是这几款新发布的松下新机所共同具备的特征。我们尤其要向大家隆重介绍FX01的镜头,它不但具备OIS光学防震功能,而且它还是一枚拥有28毫米广角拍摄能力的3.6X镜头!

就是这枚镜头让FX01成为业界第一款同时带有广角拍摄能力与光学防震功能的超轻薄卡片DC。在大量接触DSLR以及最新几款消费旗舰以后,我们简直已经不能容忍35毫米以上的所谓“小广角”镜头取景范围了,FX01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们“更广一些”的需求。

机背方面,我们显然会注意到那块22万象素的2.5寸大屏幕。这种夺人眼球的设计从FX7就已经开始了,长久以来松下的设计师只要逐步改善该屏幕的显示效果就足够了,这样小的机身上,如果屏幕还要再大的话就真的太夸张了。。。很高兴,松下为这块屏幕带来几个新特性,比如:1、该屏幕能够自动加亮黑暗场景的画面亮度以方便用户准确取景;2、该屏幕能手动提升40%的亮度以保证用户在日光下看清画面;3、该屏幕克服了大部分LCD屏幕从下方角度观察屏幕出现亮度不足甚至伪彩的问题,即使用户把相机高举过头,从下方视角抬头观看依然能够在屏幕上看到鲜艳清晰的影像。

和FZ7一样,FX9机背上的四方向键被FX01上的摇杆所取代。这种改进对于用户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但对于松下公司来说却可以节省一小笔机身开模的费用——毕竟在机背上仅仅开一个摇杆孔的成本要比开四个方向键外加一个SET键总共五个孔的成本低上许多。

机顶方面没有任何变化,可惜微距模式依然很古怪的被单独开列成一种独立的拍摄模式,这种做法真是叫人不习惯啊。

 

FX01实际拍摄样张与感受

我们来看一下松下FX01的画面表现。我们这里需要特别向大家说明的是:

以下照片全部采用的是工程样机拍摄,这些照片只能做参考之用而并不能代表最终销售版本产品的实际画面质量。根据本站与松下中国公司的协议,我们不会提供这些照片的全尺寸原图,所有样张都经过软件后期RESIZE处理,分辨率为1200×900象素,请广大PCHOME网友谅解。我们将会在近期发布最终销售版本样机所拍摄的全尺寸样张。

我们原来对于FX01的画面品质并没有抱太高期望,毕竟这只是一款时尚产品而已。然而,最终结果却让我们多少有些喜出望外。

我们当然不会说FX01的画面品质可以和FZ30相比,但本机无论在哪个焦段下的画面都保持了很高的锐度,细节还原也相当清晰丰富,这让我们不禁对这枚新的28毫米广角镜头刮目相看。从色彩方面来看,本机相比FZ7与TZ1色彩更为鲜艳甚至略有一点点很悦目的夸张。尤其是画面中的绿色草地,色彩之浓郁简直让我们以为是采用了某款富士DC拍摄的。

操作一款象FX01这样的相机的确是非常快乐的事情。除了画面品质良好,广角镜头实用以外,本机高速的启动与超短的快门时滞,灵活准确的变焦动作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配合OIS系统以及提高的感光度范围之后,我们可以用FX01拍摄各种题材的照片,尤其是用来纪录生活中的各类场景更是适合不过。本机同样具备了从FX8开始的良好电力表现,一块电池连续拍摄300张照片应该不成问题。

我们这里还必须提一下新加入的高感光度场景模式。该模式实际是自动将相机设置在ISO800-1600的感光度下以保证相机能有足够高的快门速度。当然高感光度下肯定会有画面噪点杂讯增加的问题,这种高感光度模式必须带有强力的画面降噪功能。然而,强大的降噪算法又势必会造成画面细节的缺失,我们将会在后面有关TZ1的样张分析中详细阐述这个问题。

我们对FX01的整体表现给出一个非常非常高的分数!出色的画面品质,广角与OIS的完美结合,精湛的机身工艺,灵敏的操作反映使得本机很可能在上市后迅速成为卡片相机市场的领头羊。尽管我们眼前还有一个超酷设计的23MM双镜广角KODAK V570存在,但考虑到机身响应速度(V570的双镜头变焦实在太过缓慢),防震OIS以及实际成像质量,我想只要价格合适,大部分用户还是会选择松下FX01的。

TZ1外观设计与相关特性

TZ是所谓TRAVEL ZOOM的意思,字面就是为旅行者设计的变焦相机的意思。由于旅行途中可能会碰到各类不同的拍摄对象,因此选用一款具有大变焦比功能的相机就能“远近通吃”了。另外,为了减轻旅行负担,相机本身也应该小巧轻薄一点,这样才便于携带。就在这种设计思路的指引下,松下TZ系列的第一款产品TZ1诞生了。

事实上,早在TZ1发布前很久,理光公司就已经开发出了一款类似理念的相机R3。当时,形体不大的R3竟然能够实现从28-200毫米的7倍光学变焦着实叫人吓了一跳。而今天,松下TZ1竟然能够35-350毫米的10倍光变,技术发展之迅猛真是叫人震惊不已!

下面是在悉尼发布会上展示的TZ1镜头结构剖面照片。

TZ1究竟是如何在小巧的机身里实现这惊人的变焦性能的呢?主要是靠两点。

首先是依靠一种非常聪明的折射式镜头结构来解决镜片之间间距调整的问题。从上下两张示意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光线在进入TZ1镜头后的通过情况。仅仅依靠一个简单的折射棱镜结构就使得原先直线传输的光线转向90度,改向机身横向照射。这样一来,从TZ1镜头首片镜镜片到最终的CCD感光元件之间就有了足够的聚焦距离。应该说这个巧妙的设计通过一次折射,最大程度的利用了相机的机身长度空间而减低了光路对机身的厚度的要求。这种设计也可以看作传统镜头设计与潜望镜式镜头某种综合体——在折射棱镜前端的镜片组为传统光路设计,而从棱镜开始到CCD前的最后一片镜片则显然是采用潜望镜镜头设计。

其次的一种手段,则是进一步缩小感光元件的面积——对更小的感光元件来说更短的光路系统就能满足它的成像聚焦了。于是,松下这个世界少有的几家CCD供应厂商为自己的新机开发了这块1/2.8英寸规格500万象素CCD。从早年的2/3和1/1.8英寸规格到后来的1/2.3、1/2.7甚至如今的1/2.8英寸规格,消费级别500万象素感光元件的种类之丰富真是让人瞠目结舌,而感光元件尺寸的不断缩小也可以用“江河日下”来形容了。

从机身整体来看,TZ1造型非常传统,我们可以从TZ1的外观造型上找到各大品牌各类经典机型的影子。由于采用了独特的镜头结构,本机镜头在变焦时向外探出的距离非常短,不会影响相机的整体平衡度与手感。

机身背面的设计布局也显得比较保守传统,并没有采用摇杆结构,2.5英寸的LCD屏幕尽管表现出色但在TZ1相对FX系列更大的机身上也就显得寻常一些了。整机没有复杂的控制按键,也并没有加入我们原来预想的全手动曝光控制和快门/光圈优先模式。这台产品的定位看来还是走入门线路,尽管在工艺方面采用了相当多的金属部件。

本机采用了一块1000毫安的电池作为供电,在我们实际使用过程中,尽管相机变焦范围巨大但对电力的消耗并不明显。我们还没有对TZ1经过耗电量的测试,但预计这块电池至少也能满足连续拍摄250张照片的需求。

 

TZ1实际拍摄样张与感受

我们来看一下松下TZ1的画面表现。我们这里需要特别向大家说明的是:

以下照片全部采用的是工程样机拍摄,这些照片只能做参考之用而并不能代表最终销售版本产品的实际画面质量。根据本站与松下中国公司的协议,我们不会提供这些照片的全尺寸原图,所有样张都经过软件后期RESIZE处理,分辨率为1200×900象素,请广大PCHOME网友谅解。我们将会在近期发布最终销售版本样机所拍摄的全尺寸样张。

 

我们肯定会关注TZ1的变焦性能。这里有两张在同一角度同一场景不同焦距的样张,很显然,如果你作为旅行者想用手头的小相机拍摄一些远处景物的话,TZ1的确是个上上之选。

由于OIS功能的加入以及可提升到更高的感光度,我们在室内使用TZ1同样能进行大变焦操作。下面是我们在松下悉尼发布会现场使用TZ1随手拍摄的同一场景照片,从展台全景直至人物特写,TZ1的镜头变焦表现力可见一般。当然,在最大变焦距离下,TZ1的画面同样有一定的色散以及锐度下降的问题出现,但总体还在可接收的范围内,比之FZ7 12X下的画质要更出色一点。

下面是两张同样采用ISO800在同样角度拍摄的TZ1潜水外壳的照片。有趣的是两张照片在画面品质上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左侧的照片画面锐利,细节清晰但画面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量噪点和颗粒,破坏了画面的整体纯净度;右面的照片则显得很干净,但似乎干净的有些过火,画面中的产品细节都已经模糊不清了。

两张照片分别是采用TZ1的手动ISO800以及高感光度模式进行拍摄的。同样是ISO800,两者的巨大差异只能证明松下的“高感光度”模式的确在降噪方面非常有效,但这种降噪处理也给画面细节带来了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究竟是要细节还是纯净度?这个问题需要用户自己来把握了。

以下是我们在邦迪海滩拍摄的更多一些TZ1样张。由于同样具备灵敏的响应机能,使用本机进行各种抓拍,特写都非常的干脆有效率,只要能熟练应用TZ1,相信没有什么场景会被你轻易错过。从画面品质来看,TZ1的整体效果一般,暗部的颗粒与噪点还是希望能更改进一些。另外,自动测光系统所还原的画面曝光也有提升0.3到0.5EV的必要,现在看来照片整体偏暗了一些——当然这也可能和本机为工程样机有关联。

TZ1作为TZ系列的开山之作,基本还是成功的。只要定价合适,我想这款造型中庸但性能齐备的相机还是能够让大多数用户满意的。当然,我们现在就可以设想TZ2所应具备的某些功能了,比如28毫米的广角、ASM手动曝光、更强悍的电池、金属比例更高的机身结构等等。。。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