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影音玩家的家庭影院组成经验之谈

互联网 | 编辑: 2009-01-29 00:30:00原创 返回原文

玩了三年的系统也算是小有心得,带来给大家一起分享。大小: 660 X 480 X 300 CM (长X宽X高)。 基本上 - 这是个近十坪的专属视听空间(室)。 材质: 四面墙有三面都是砖墙。 右侧墙是木墙 (由内至外分别为木框架。 木板。 石膏板)。 地板是架高后的木地板。 天花板也是木板 (四

发烧影音玩家家庭影院组成经验之谈

玩了三年的系统也算是小有心得,带来给大家一起分享。大小: 660 X 480 X 300 CM (长X宽X高)。 基本上 - 这是个近十坪的专属视听空间(室)。 材质: 四面墙有三面都是砖墙。 右侧墙是木墙 (由内至外分别为木框架。 木板。 石膏板)。 地板是架高后的木地板。 天花板也是木板 (四分板)。

* 另外 - 正墙有两个不小的窗户 (照片右边白色框框)。 之前旧视听室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空气不流通 (只有一个小窗) 而这次就针对这问题增加了四个窗户。

这个视听室最大的问题是地板! 地板是架高然后钉木板。 架高地板对音响空间真的是大忌。 那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当时在施工的发觉因为水泥没有铺得很平。导致高低差有五度之多! 空间小可能还好。 但是空间大的话这个差异会变得很明显(难看)。 而当时小弟人在公司开会的时候设计师(母亲)打电话急着要弟做决定。为了不增加她的困扰。 小弟就快速的顺从给予的建议把地板先用角材架高然后再铺木板。 未来如果有钱(也得到长官的许可)的话可能会把整个地板掀起来重做!

为了个这个十坪的视听室。 母亲费了很多心思才让小弟仍保有这视听室。 另外-也很感谢谅解我的老婆。 因为我们的卧室及客厅都没有视听室大! (从当初到设计。 老婆不知道抱怨了多少次 )。

有人可能会问上面的照片跟空间有什么关系? 这个嘛。。。。。。很抱歉。 广角镜被借走了。 所以只能拿这张照片先「顶」一下。等到有广角镜再拍过。 照片的喇叭是目前的新喇叭。

M&K 750 THX

除了空间之外。 对声音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喇叭了。 目前已由之前的M&K LCR-55升级到750。 剧院来说。 MK喇叭的效果真的不错!以等级来说。 LCR-55及750只差一个等级。 不过小弟觉得这两个喇叭的差异颇大!

首先。 高音来说个人听感觉得750的延伸好很多。 而中频的密度750也比LCR-55好很多。 但是在小空间的话750可能比较不好处理 (特别是吸音的部份)。弟是觉得六坪(含)以内的空间的话LCR-55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超过七坪的话则可以考虑用750。

另外。 某位高手网友曾指点过: 以LCR-55来说。 喇叭到座位的距离不要超过2。5米。 而750则可以将距离拉到3米! 超过这距离的话声音的密度会变得很差! 以上供网友参考。

器材。。。。。。

看不清楚吗? 不好意思。 小弟只会按快门。 很明显这张照片拍的。。。。。。
音响架上面目前使用的器材有:
* 主力器材 照片中间靠下面最清楚的。。。。。。七星!
* 左边 (由上到下): 有线电视Set-top-box及视讯转换盒。 卖饥渴。 750
* 中间 (由上到下): 阿山石。 Sony 715P DVD播放机
* 右边 (由上到下): 米你。 力巨DV-200色差字幕机。 Pioneer S6D (专门搭配字幕机使用)

眼睛好的网友可以先猜猜看这些器材。 下面马上公布答案!目前使用器材一览表:


* 喇叭: LCR 750 THX (左中右)
* AV剧院解碼前级: B&R Reference 30 (R30) (电源线: Siltech Berlin)。
* 后级: Proart AR 420 桥接 (bridge) 推左中右喇叭。 (电源线: Bona SP 560)
注:前级跟AR 420后级之间串了一台BMC Mini低频管理器 (80Hz的版本)
* DVD讯源: Sony 715P DVD播放机及Pioneer S6D
* CD讯源: Philips 750
* 电源: 台达UPS (提供讯源及前级的电源)。 注: 后级没有接UPS。
* 最左边的计算机屏幕是为了R30设定(OSD)用的。 不然每次设定前级的时候都要开投影机 (太麻烦了)。
* 最右边的后级Sherbourn 五声道后级负责推侧环绕及后环绕喇叭。 (电源线: Bona SP 560)。
* 喇叭线: Pro co
* 数位线: DVD到前级是用VDH的光纤。 CD部份则是用AV guide的手工数字线 (有人知道这是什么吗? )
* 模拟讯号线: Pro co

器材近照

以这些器材来说。 声音应该是不差的。 以这价位来说。 小弟所选的器材应该都是同价位之中表现不差的 (高CP值)
可惜的是。 目前的声音真的很差。 怎么说呢?

高频: 上不去。 延伸不够 (钢琴的声音很呆板)
中频: 厚度明显不足 (人声如蔡琴的厚度很差。 缺少原来带磁性的厚度)
低频: 真可以说是「糊」的「一踏胡涂」。 低频不干净。 速度慢。 地板共震(因为地板架高)

另外。 以两声道来说现在的音场很小。 而且是平面的 (缺乏前后的深度)。 声音的凝聚力及密度都不及格。 以剧院来说。 前后声音的衔接也不好。 中间会有断层。 定位感也不佳。

简单点的说。 现在的表现真的不好。 不过这跟器材完全没有关系。 主要是因为空间处理及调整的问题。 搬到新家一直都没有时间弄。希望处理后能改善

第一反设点目前是用扩散板来处理。

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 「之前的Primaoustic吸音棉都跑那去了?」 之前空间较小所以用吸音棉。 可是现在空间比较大。 用吸音棉觉得声音太松散了。细节及密度都比不够。 所以改用扩散来处理。

角落则是订制的DVD收藏柜 (搬家没钱。 所以能省则省)。 视听室的空间是对称的。 可是声音不是。 原因就是因为这DVD柜。因为DVD柜摆在右边。 使得反设较多而造成声音都偏右边。 看看以后有钱再订制一个一样的DVD收藏柜来改善

右环绕喇叭。 图片中的是右边的侧环绕喇叭。 M&K Surround 550 THX

左环绕喇叭。 喇叭下面的DVD收藏柜也是订做的。 这是依照特定高度(略高于人耳)订制的。一方面可以当喇叭架。 另一方面。 因为原来的DVD收藏柜已经满了。 而且有些特别包装的DVD放不下。 所以将间隔做大一点。

音响摆位

重低音 (核桃木版的V125)- 试了很多位置。 目前是先将重低音放到座位后方 (地板共震比较小)。 接下来是打算先将前面的主声道调整及空间处理好之后再来调整重音。另外。 重低音两边黑黑的那两棵是后环绕喇叭 (下面介绍)。

后环绕喇叭 - M&K MP5 喇叭是摆在地下朝上打。 为什么会这样摆? 目前是实验阶段。 而会这样摆是依照MK工程师的建议。

DVD收藏。 Terminator 2 - Judgement Day是小弟比较喜欢的其中一部DVD影片。 由上往下数第三格是小弟收的几种不同版本由左到右分别为:

* 美国一区终极版铝盒版 (个人最喜欢的版本 - 音效最好)
* 英国二区黑锡盒版
* 美国一区极限铁盒版
* 日本二区T3上映记念版

另外最上面的是个人觉得目前音质。 音效及画质都非常好的「魔戒」! 可惜的是。 二部曲虽然已经拆封可是一直都没时间看。 而三部曲是根本就连拆都没拆。 自从搬家之后。 金钱及时间都越来越不够用。 图片中间白色的是舒乐得的保丽龙扩展版。 眼尖的朋友可以看到那上面有条黑线 (下一张照片会解释)。

音响摆位

在小弟的空间之中。 扩散板的效用不错。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希望有多一点扩散板来试看看。目前正墙只有两块。 如果可以的话我会希望摆8-12块在正墙。 特别是窗户的位置。 窗户的位置及大小对于声音来讲可能不太合适。 可是考虑室内通风及空气流动的问题。 所以只好妥协。可惜的是现在没预算再增加扩散板。 而且目前好像也没有在贩卖了。

还记得上一张照片中的黑线吗? 那是投影机布幕的线。小弟是认为视听空间的高度越高越好。 可是因为当初装潢的时候忘了把高度(300公分)考虑进去。 所以后来布幕的摆放出现问题。原本是想把布幕直到订在墙上适当的高度。 可是这样一来。 正墙就无法做任何处理。解决办法就是把布幕吊高到照片中的位置。 可是因为太高的关系。 所以拿条绳子绑在布幕上面以便拉上拉下。

扩散板。 经另外一位高手网友指点。 小弟的扩散板有经过简单改装。仔细看的话你会发现扩散板的后面有另外一块木板贴着。 那是我用白胶黏到扩散板背部的六分板。 用意是为了加强中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看。

。。。。。。故事就先到这里告一段落。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