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pa时代不插电 笔记本再树新标杆

互联网 | 编辑: 2006-03-15 00:00:00原创

不得不承认,这世界变化快。四五年前还称得上是希罕的笔记本电脑,现在已经相当的普及了。套用当前流行的形容词,现在拿着笔记本四处晃悠的人群,那已经是“相当的”壮观了。随着笔记本性能不断完善,价格不断平民化,人们想要有事没事能“移动计算”一下的心气儿已经相当的

新建网页 1

不得不承认,这世界变化快。四五年前还称得上是希罕的笔记本电脑,现在已经相当的普及了。套用当前流行的形容词,现在拿着笔记本四处晃悠的人群,那已经是“相当的”壮观了。随着笔记本性能不断完善,价格不断平民化,人们想要有事没事能“移动计算”一下的心气儿已经相当的高涨了。而关于笔记本便携性、电池使用时间和无线支持也已经成为大家选择笔记本的重要参考因素。特别是随着Napa时代的来临,笔记本电脑的应用又面临新的飞跃,而作为影响移动体验重要因素之一的电池问题,也已成为今年笔记本电脑性能提升的一大焦点。

移动办公,遭遇断电尴尬

在火车上、在星巴克、在图书馆、在office,随处都可看到笔记本的身影,但用过笔记本的人大多数也会遇上“后继无力”的尴尬。想象一下,你是否担心过在笔记本电脑电池的电力耗尽之前能否完成提案演示?你是否总是在机场紧张地写更多的备忘录,以便在充电前能够完成工作?你是否每次开会前都要和同事争抢有限的几个电源插座?你是否遭遇过正陪女友看大片时,笔记本忽然没电的尴尬?当笔记本电脑、PDA以及移动电话在当今社会大行其道的时候,用户对这些移动工具所用电源的耐久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上述三者之中,PDA和移动电话耗电量小,而且充电方便,唯有笔记本电脑的电池耐久问题最难解决。因此,笔记本电脑电池使用时间的长短理所当然成为移动用户关注的性能之一。

11小时不插电 树立“全天候”新标准

现今市场中笔记本电脑电池的使用时间大多为3—4小时。而几乎所有的超轻超薄型笔记本电脑由于受到体积的局限,更加难以突破这一极限。事实上,一直以来厂商也都力图在电池耐久能力上有所改善。从2003年开始,“全天候”的概念就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除了迅驰技术带来的变化外,散热、电源管理等系列技术的不断提升使得“全天候”的标准从4小时、6小时、8小时不断攀升。

纵览笔记本市场,ThinkPad笔记本在电池续航能力上可谓是独树一帜。在同配置的商务笔记本领域,ThinkPad的电池使用时间一直都是领先水平。早在2004年3月推出X40时,ThinkPad就已经达到了全天候移动办公的要求。而即将亮相的ThinkPad X60s仅重1.48公斤,使用8芯电池,电池使用时间比以往机型延长了37%。若加上扩展电池,续航能力可达到11小时,带来所有12英寸的笔记本电脑中最长的电池使用时间。而其他几大笔记本厂商也已计划在电池上大下功夫。可以看到,在Napa夺人目光的同时,一场“全天候”标准的争夺战正在悄然打响。

提高续航能力 散热技术是关键

从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看,笔记本厂商正在通过扩展电池的容量、优化电源管理、降低功耗等各种方法来保持更高功耗的迅驰双核笔记本产品有更好的续航能力。

首先从电池扩展方面看,除了从4芯到8芯这种电池本身容量的扩展外,一些厂商专门开发第二电池来延长电池使用时间,但这些加大电池或者第二电池使用时,不但要增加整机的重量、破坏整机的外形美观度,而且多数第二电池需要额外携带,在便携性上非常的不便。因此,通过优良的散热性降低功耗就成为了增加电池使用时间的关键。

在散热方面,不少厂商都有自己的独门秘诀,比如东芝的冷板散热技术和ThinkPad三级散热系统等等。一般厂商习惯将散热板设计在键盘下,再通过风扇散热,这样不仅散热效果不理想,消耗电池,开机时间久也会使键盘发烫。

三大散热系统 ThinkPad长效电池的奥秘

比如ThinkPad笔记本电脑采用的散热方式就十分独特——真空管散热、键盘对流散热、温控风扇散热的三大散热系统。

当电脑运行产生巨大热量时,第一层散热系统——双散热管系统开始发挥作用。通过散热管有效地将热量从一端传导到另一端。它长20多厘米,直径0.5厘米,里面有纤维和水,管内抽成真空,一端贴近CPU,另一端则远离CPU。在真空状态下水的沸点很低,电脑运行中CPU产生的高热能使管子的一端加热,管内水开始蒸发,把热量带到散热管另一端。待水冷却之后,再流回来,如此反复,热量不断散发,就像给电脑安装了一台冷气机。由于散热管全部零件都密封在管内,既没有移动式的零件,又不必消耗电池,所以永远不会失效,这也是其设计的巧妙之处。

ThinkPad的双散热管系统示意图

余下的热量当然不能留在机器里让它作祟。在主机板的底部和上部,各有一块金属散热板,靠近CPU的位置还安装了协助散热系统,接收来自处理器产生的热量,并将它导入散热管,这些热量经由散热管,沿着整块金属散热板传导到主机板上部的散热板和键盘接触位置,热量就会从面板上排出。外接口支架位于电脑后端,既能接触到热源,又能和空气接触。所以,利用这块金属也能将处理器底部产生的热量,经由后面的外设连接部传导出去。

第二层散热系统中,ThinkPad巧妙地利用了笔记本本身的构造特点来传导热量。笔记本厚度小,当把键盘装到主机板时,底部就会和主机板接触,而键盘是一个底部由金属构成的很大的区域,于是就可以利用键盘底部将处理器产生的热传导出去。在构造上,每个按键都需要四个孔才能够容纳,热量正好可以经由按键孔排出,当热空气从按键孔排出时,冷空气又能从按键孔流入,以取代热空气,达到散热的目的。

当然,ThinkPad还有第三层散热系统,确保系统万无一失,这就是传统的风扇散热。ThinkPad高质量的笔记本专用风扇,当风扇转动的时候,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通过这样的散热技术,巧妙化解了笔记本散热问题,保证了日常运行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安全。

任何一种产品归根到底都脱胎于市场的需求,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用户的需要。正是用户在使用中发生的那些尴尬场景,使得他们对“全天候”移动计算的渴望日益强烈,也正是这些需求促使厂商不断寻找新的解决方法,从而推动技术向前发展。我们相信,2006年,如同摩尔定律一样, 11小时的电池续航纪录不会停留太久,而“全天候”的标准也将像奥运会世界纪录一样永远刷新下去。或许有一天,我们甚至可以忽略电池问题给我们带来的困扰,那时候,不管是双核还是三核,我们的移动计算生活,一定是“相当的”精彩!

想知道更多关于移动办公方面的内容请访问移动办公频道。随时随地移动办公让您与工作零距离接触!

如果大家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者建议,可以在下面的意见提交区参与讨论。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