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资本注资海外曲线涉足电信运营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9-02-23 11:17:00转载-投稿

2001年中国作为WTO的成员国对外做出开放电信业的承诺:入世1年内,初步开放网络服务(主要是ISP);入世第2年,逐步放开增值服务地域限制……

7年过后,外资电信运营商依然晃动着巨大的身躯,嘴上高喊要求“国民待遇”,却只能在中国市场的门缝里塞进一个小手指。

外资的无奈从侧面折射出本国的民营资本的尴尬,连本国企业都没有享受到“国民待遇”又怎能让外资享受?

在尴尬的局面下,民营资本一直在国内电信运营的边缘徘徊。直到今年12月初,263网络通信才通过注资美国运营商iTalk,“曲线”成为国内第一家涉足海外电信运营的民营企业。

僵局:民营资本涉足电信运营壁垒重重

2005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的出台解决了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业的市场准入问题。

电信行业引入民营资本可以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盘活电信市场需求,有利于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形成更加有效的竞争业态。

但是由于传统电信行业特殊性,现在摆在民营资本面前的问题不是愿意不愿意进入电信业以及如何进入的问题,而是民营资本能否进得来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传统电信运营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效应,这种规模效应表现在两方面:资本规模效应和网络规模效应。动辄数亿的设施投入与数以万计的用户群,是横亘在民营资本面前的两座的大山。

另一方面,由于基础运营商通过铺设基础网络,掌握了对基础设施的控制权,民营资本只能通过租用运营商的基础设施提供增值服务,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被基础运营商牢牢握住。在目前的环境中,民营资本运营网络参与市场竞争无疑于痴人说梦。

此外,作为电信行业基本法的《电信法》迟迟未出台,从到导致整个行业资源一直高度垄断,行业整体缺乏透明、稳定、平等的竞争环境。尽管中国的电信业已经从4+2重组为3家全业务运营商,但垄断的格局仍未打破,仍然没有一套公开的游戏规则。

整体来看,从行业特性到政策制定,国内民营资本参与电信运营的空间与可能都是微乎其微的,僵局已定。

罅隙中成长的民营资本

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企业家(民营资本)就是“经济发展的带头人”,也是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的创新者。

国内的民营资本尽管无法参与电信运营,但是他们仍然在有限的空间内寻求进入电信增值服务市场的机会与可能。从99年开始国内涌现出一批出色的增值电信服务商,以263网络通信为代表。

263通过发力“ISP主叫付费”成为国内普及互联网接入的功臣;率先专注的做收费邮件,把企业邮局当作通信服务来运营和对待;从介入北京96446IP长途业务入手,进而获得信产部首批多方通话业务牌照,并在成为国内最大的多方通话服务商之后继续推出更便捷和新颖的CC电话会议。263十年历次创新,尽管没有参与电信运营,但仍间接推动着中国通信市场的发展。

截止到2007年底,263网络通信企业年营收接近4亿,中国的民营资本在没有运营空间的前提下,仍初步建立了资本规模,在行业特性与政策管制的罅隙中,民营资本倔强的成长了起来。

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与VoIP语音通信技术的发展,更给民营资本参与电信运营带来了一线生机。

借船出海 “僵局”下的新出路

严格意义上说,在传统通信领域中,互联网应该是基础通信网络的应用层;但是在互联网通信领域中,互联网却是基础层,是一张基础网络。与传统通信的基础网络不同,互联网不属于任何一个运营商,互联网是向全世界开放的免费网络。

于是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批提供基于互联网VoIP语音服务的运营商,这些运营商使用的基础网络就是免费的互联网,硬件设施的投入很低,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一点都不比传统运营商的差。低投入高产出的VoIP迅速在全球遍地开花,一度让欧美的大型传统运营商纷纷转型从事VoIP业务的运营。

以263为代表的国内民营企业也意识到互联网通信无需建网的特性,并敏锐感知到VoIP的革命性力量,在2003年,263开始做技术跟进与产品研发,只要政策发令枪一响,263就有机会摇身成为VoIP运营商。

然而国家迟迟没有开放对VoIP的管制,不过保守的政策并未阻碍国内民营资本涉足VoIP的决心。263从06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寻找运营VoIP的合作伙伴,试图“曲线”涉足该领域。07年北美最大的华人VoIP运营商iTalk进入了263的视线,经过一年半的谈判,最终263决定在今年12月初正式注资iTalk,并以此分布获得iTalk 50%的股份,正式成为国内第一家有海外VoIP运营商身份的民营资本。

263也因此成功的扩充了自身的业务版图,新的263具备了以企业邮箱为代表的互联网通信板块,以96446,95050,CC电话会议为代表的增值通信板块和以iTalkBB为代表的VoIP运营板块。业务体系的扩充不仅为263带来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还将为263带来更加稳定的现金收益。据263新闻发言人杨晓怡透露,仅第一年海外VoIP业务就能给263带来700万人民币的收益。

在国内封闭的电信市场业态下,263的举动对于国内大量的民营资本来说,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范本,成为“破局”的一步妙棋。

结语

相对国有和跨国资本,对中国变革贡献最大的民营资本一直命运多舛。他们从草莽崛起,几乎没有任何资源扶持,成长受到多重局限,并每每在宏观调控时刻成为整顿和限制的对象,不过,它们却是变革最重要也是最坚决的推动力量。

亦如电信运营,民营资本准入制今天不开放并不代表明天不开放。社会前进的力量绝不是短期的政策所能阻拦的,从目前看263的作为还仅是电信运营领域的一个范本,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类范本引发的示范效应将加快中国向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转变的速度。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