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9-03-10 12:31:53转载

信息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金融危机带来的问题,但企业通过加快信息化进程,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可构建异地多层次协同研发体系、网络化协同制造体系、集群产业链协同商务体系。

这些体系的建立,将极大地加强企业集团管控、全面预算、资金分析和风险控制能力;推动集团管控、战略管理、市场分析、研发管理、销售管理、生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业务模式重组;对企业人才、技术、产品、资金和信息等供应链体系资源按企业战略目标和管控模式进行优化配置。

所有这些都将全面推动企业的研发创新、制造创新和管理创新,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应对危机和生存与发展能力。因此无论什么类型企业,现阶段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如何,都要面对和思考这个现实而又长远的问题。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落实到ERP应用领域,就是将先进的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和流程的重组相融合。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广大企业ERP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我们首先要研究深化应用ERP的目标与内涵。

宏观目标:改变企业传统业务模式,带动企业管理现代化,努力促使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微观目标: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提升集团管控能力、重组业务模式、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加强市场预测分析、强化财务分析控制、确保连续均衡生产、压缩生产周期、加强基础管理、加快ERP应用集成等。

量化目标:促使一些反映企业竞争力和管理水平的关键指标要有相应的改进和提高,如订单准确率、计划准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面预算准确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信息准确率、信息利用率、管理创新比率、专业培训比率、投资利润率等。

深化应用ERP的策略与方法,一要继续增强企业主体意识,二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三要着力推动业务模式重组,四要加快ERP应用集成。

最后,能否深化应用ERP,能否有效提升企业应对危机和生存与发展能力,关键还在于企业的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能否真正落到实处。

本文原载与《中国信息化》2009.2.20

金达仁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高级工程师,兼任科技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ERP认证培训专家组组长、国家职业技能(信息管理)鉴定专家组成员、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委员、中国电子学会ERP专委会副主任。

20世纪80年代初,金达仁开始研究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以及MRPII/ERP、SCM、BPR/BMR和IT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工作。实践中他提出了“意识重于一切、企业是应用ERP和推进信息化的主体、ERP项目是企业管理创新系统工程、中国企业缺乏有效管理、流程从属模式 模式从属战略、深化应用ERP和赢在落到实处”等研究观点。”

期间,金达仁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国家行政学院等高校作专题培训,发表论文200余篇。近年来,他还参加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十一五”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纲要讨论、科技部组织的“十五”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总体验收和“十一五”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总体立项评审等工作。同时,他还提出了“以深化应用ERP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和“以推动业务模式重组深化应用ERP”的研究观点,希望能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ERP应用水平、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