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卷博客:吴江路—当DX镜头撞上FX机身

互联网 | 责编: 胡斌 2009-03-29 00:30:00
关灯

手上拿着尼康新的35/1.8G镜头,心中自然要盘算什么样的场景才能发挥这样大光圈“标头”的实力。所以,当外地来上海出差的同事说要去吴江路吃小杨生煎时,我突然想到改造后的吴江路到的确是试用这支镜头的好场所。

我本来打算是用D80这款经典机身搭配35/1.8G的,但看着柜子里面的那台D3实在心痒难抑,毕竟这机器才是夜游的王道,所以宁可像素低点(在DX模式下仅有500万像素)也还是带着这台大家伙出门了。

吴江路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西面的一半被改造成很时尚很现代化的样子,而东面则还保留着多少有些简陋的食街原始风貌。

尽管手上是一支DX镜头,但是这只镜头在全开光圈的情况下,在全画幅机身上并不会出现巨大的成像圈,而只是有一些暗角。所以在夜游的时候,完全可以把它强制使用在FX全画幅下。画面的暗角反而给这种纪实片子带来的特殊的味道。

吴江路最近正在搞迎接世博倒计时400天的美食活动,人气还是挺旺盛的。背后是星巴克,面前是狗不理。面是港式甜品,右面是北京糖葫芦,这个地方的确有够神奇。

整组照片不停的在DX和FX下切换,总体来讲画面如果看起来比较够广的,那自然是FX,如果是特写那基本是DX了。35毫米的镜头在DX下是52.5,也就是标准的标头。在没有长焦和广角可选的前提下,标头自然是真正一头走天下的镜头了。F1.8的光圈虽然并不算太大,但是搭配D3这种神器扫扫夜景实在是太便利了。机身虽然庞大了一点,但好在镜头并不显眼。如果能换上D700机身,估计侵略性会更小一点。

我曾经盛赞过适马的30 1.4,不过对比那支镜头,眼下的这支尼康原厂更轻巧和廉价。与其说这支镜头是为了替代35 F2那支老镜头,还不如说这只镜头是为了替换尼康用户人见人爱的50 1.8小痰盂。

最后两张,同样是快速追拍的画面。在如此的光线下,一款相对廉价的定焦头有这样的表现的确不错。当然,D3机身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AF-S的确比老镜头马达要强悍很多。

整体来看,这支镜头在全开光圈或稍微收缩到F2时画面品质相当不错,完全可以满足我们对于纪实摄影的画质需求。国内一些媒体的朋友已经放出了这支镜头的评测,而我也会在近期放出一些关于这支镜头更详细的文字信息以及白天的样张,尽请各位网友关注吧。

标签: 尼康 标头 DX FX 全画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