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决策者说话——清华大学发起自主创新论坛

互联网 | 编辑: 2006-04-05 00:00:00转载-投稿

全力帮助企业决策者开展自主创新,这是记者日前在“清华大学自主创新论坛”上听到的一致呼声。3月26日,由清华大学发起的自主创新论坛,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各路专家,对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们提出,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持续有效的自主创新特别需要决策者的独到眼光和实力,需要掌握自主创新的真谛,才能在众多创新选题中确定最佳战略方向,从而保持企业持续不断的发展。
在论坛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决策者怎么做”,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创新行为实际上是与企业家精神紧密相联的,企业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企业决策者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决策者首先要有创新理念和精神,其次要有“眼光”,要“识货”,能够准确判断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创新选题,并且果断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还要善于利用国内国际环境,为创新营造更有利的条件。
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旭东教授、清华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主任郑永平博士、清华同方研发部总经理李国良等专家介绍,我国有很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自身的创新主体作用,更没有去发挥企业家的带头作用。因为很多企业家包括他的团队,对于怎么选题、怎么定战略、研发过程怎么管理、怎么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既缺乏经验也没有人引导。虽然都说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是“决策者怎么做”,但恰恰是我们的决策者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是目前我国众多企业遇到的最大创新难题。
日本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藤末健三博士、三菱东京UFJ银行国际企划部上席调查役及经济学家宿轮纯一等专家也表示,在日本的跨国公司中,不管是SONY还是SHARP,他们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够“让自主技术实现产业化”,而企业家则始终是产业化进程中的领袖。但在中国,这样的企业家还为数不多,更没有形成一个“企业家应该怎么做”的商业氛围。
对此,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胡东成教授提出,高校不仅应该是理论创新的主力,而且应该成为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的重要力量,应该和企业走到一起,在产学研基础上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理论、人才乃至方法与经验方面的全方位服务。他透露,过去几年,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合日本早稻田大学,共同深入研究了日本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的经典创新案例,对比和分析了中日两国在自主创新环境和制度上的差异,已经积累起了一定的自主创新理论和经验方法。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