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和"曙光"是怎样炼成的?

互联网 | 编辑: 毛付俊 2006-04-10 09:00:00转载

"龙芯"CPU,我国自行研制的高性能通用CPU,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芯片,结束了我国信息产业在核心技术上一直受制于国外的"无芯"局面,使中国信息产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新华网浙江频道4月8日电 (记者姜瑞、张乐)"龙芯"CPU,我国自行研制的高性能通用CPU,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芯片,结束了我国信息产业在核心技术上一直受制于国外的"无芯"局面,使中国信息产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曙光"4000A超级计算机,我国自主创新的另一颗硕果,2004年全球高性能计算机TOP500排行榜中跻身前十,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后第三个能够研制和应用10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大大提高了我国服务器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主持研制以上份量十足的科技成果、使中国人在信息科技领域扬眉吐气的,正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

    近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高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题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自主创新与浙江"高层研讨会,和大家分享了他所领导的团队在研制龙芯CPU和曙光系列计算机过程中自主创新的几大体会。

    体会一:要有"做出来给你看"的自信

    要想创新、有所突破,首要前提是要有自信心。这是李国杰多年来为自己树立的信念,也是他对年轻人的要求。

    CPU芯片是包括计算机在内各种电子设备的灵魂,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不但具有重要的市场价值,而且对信息系统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出于为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和为信息产业提供共性关键技术的考虑,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自2000年起,开始酝酿研制通用CPU。

    但是,自行研制CPU的想法却遭到了种种质疑。一方面是人才缺乏,"当时我国连386都没有人做出来。"另一方面是资金不足。身为中科院计算所所长的李国杰知道,CPU的设计需要巨额资金支持,全球芯片老大英特尔公司一年的研发费用就达几十亿美元,而中科院计算所当时公布的研发费用才几千万人民币。

    当时国内的普遍的看法是做通用CPU的条件还不成熟。许多人建议中国先从芯片加工入手,从做IC卡等入手,等挣到一些钱学到一些技术后再考虑芯片设计。

    "这种情况下怎么办?与其去说服别人,还不如做给人家看",这是李国杰院士在谈到自主创新时最深刻的体会。

    凭着这股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决心和毅力,"中国芯"降生了。从2002年的龙芯1号到2004年的龙芯2C,从32位、单发射到64位、4发射,中国自行设计的芯片在2年的时间里性能提高了10倍。目前,在90纳米工艺下做出的、相当于奔腾4中低端水平的处理器龙芯2E也即将发布。

    "龙芯CPU能做出来,首先就是我们有了'做出来给你看'的自信。"

    李院士认为,这种自信也是一种以弱胜强的胆识与魄力。它不是基于朴素的爱国热情,而是基于对CPU等高技术究竟有多深奥的本质的基本了解。

    但他同时强调,自信要建立在学术积累和严谨求实的基础上。他说,自己提倡的是有自知之明的自信,而不是盲目的狂妄自大。

    体会二:大胆启用敢创新的年轻人

    在用人方面,李国杰的做法可谓相当大胆,甚至可以称得上冒险:让没有经验的年轻骨干负责承担重大项目。

    "曙光"计算机的牵头人、现任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的樊建平在读博士期间,研究方向是字形自动生成,也就是从事文字处理方面的工作。此前,他从未做过计算机系统研究。不仅是他,当年,曙光1号的研制者几乎都没有造过计算机。

    "龙芯"的领军人胡伟武尽管之前对计算机比较了解,但他的研究方向是并行机系统软件,从未做过芯片。龙芯CPU的研制者也都没有研制芯片的经验。

    是否启用这样的人,是一个挑战。李国杰思量了很久,最后终于决定把重任交给这两个年轻人以及年轻的团队。

    "人才是逼出来的,逆境出英才。"这两次大胆尝试使李国杰感触颇深。"目前50-60年代出生的人在各科研单位唱主角,现在我们应特别关注70年代出生的新生力量。"

    李国杰强调,大胆启用年轻人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已经成长起来了,对年轻的领军人既要信任又要严格要求,特别要注意"扩胸"教育。他对"扩胸"的理解是:对一个人来说,心胸有多宽就能干成多大的事,心胸狭隘的人干成不了大器。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情商教育。人所承担的任务越重,所要求的情商也越高。

    但这位院士同时强调,不要"捧杀"出成果的年轻人才。"在他们取得一定的成绩时,更要严格要求他们。"

    体会三:不要相信"美国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可行性论证是项目立项前必做的前期工作。但李国杰认为,创新本来就没有什么老路可循,对科学性项目而言,前期的可行性论证也要适可而止。

    他说,曙光1 号、曙光1000 和龙芯1 号开始立项时,他对完成任务并没有太大的把握,主要研制者也不完全清楚难度到底有多大、水究竟有多深,而且课题组的大多数成员都没有研制计算机或CPU 的实际经验。

    他回忆说,中科院计算所是在人们的怀疑声中和不信任的目光下开始从事CPU的设计的。当时许多人认为计算所是做计算机的,不懂微电子,根本做不了微处理器。

    "决策者要有挑战风险的胆识与魄力。"李国杰说,"只要有相关的技术基础和高度的责任心,大的方向把握准了,加上创新的头脑和拼搏的意识,就能超水平发挥,跨越式发展,做出让人眼睛一亮的成果。"

    在李国杰看来,自主创新一定要强调中国特色,强调适合中国国情。"不要相信'美国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龙芯1号和曙光1号的成功最终验证了他的体会。

    "龙芯走的是一条与传统CPU设计不同的道路。我们的做法与英特尔等公司不同,是一条新路。现在看来,这条路是走通了。"

    在龙芯CPU的设计过程中,计算所坚持的是走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在龙芯处理器的研制中,坚持的是低成本的技术路线,通过使用模式的改变以及低成本高性能的设计,让百姓用得起电脑。

    "不要走别人走过的路,而要走没有人走过的路并留下自己的脚印。"李国杰以美国著名哲学家艾默生的这句名言告诫大家,创新,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新华社专稿)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