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掘金移动宽带 瞄准20亿用户市场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9-05-04 10:33:00转载

被GSMA称为“MobileBroadband”的移动宽带正在变成华为新的公司战略。

移动宽带所要求具备的光、IP和移动通信领域,华为都有很深厚的积累,这是其他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并不具备的。而帮助运营商降低成本,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华为的“本能”。

被GSMA称为“MobileBroadband”的移动宽带正在变成华为新的公司战略。

2008年,华为曾对移动通信行业的需求进行了一次梳理,发现运营商在语音业务饱和的情况下,急需拓宽移动宽带这个新的收入来源。“在去年确定这一战略后,华为在产品与解决方案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华为人士表示。

而华为在移动宽带网络基础上的能力,也是华为倾注力量于此的重要原因。“在移动宽带所要求具备的光、IP和移动通信领域,华为都有很深厚的积累,这是其他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并不具备的。”华为人士称。

移动宽带:增长双极之一

“我们看到两个明显的增长趋势:在新兴市场,移动用户仍在快速增长;而在发达市场,语音市场的饱和,使得移动宽带成为运营商的巨大机遇。”华为人士表示。2008年,来自海外的销售额已占到华为总体销售额的75%。而对于在新兴市场已经整体进入前三的华为来说,成熟市场显然有着更大的拓展空间。

所谓移动宽带,是移动通信带宽能力大为提高后出现的一个概念。按照GSMA的表述,移动宽带是高速无线互联网接入,用户可以在任何有信号覆盖的地方,获得高于1Mbps的访问体验。GSMA首席市场营销总监MichaelO‘Hara表示:“移动宽带就像家中或办公室的宽带上网服务,差别在于无拘无束的特性。消费者不再受制于热点位置、繁复的使用程序,更无须担心系统安全问题。”

与3G这一移动通信代际概念不同,移动宽带强调的是3G提供的“类固定宽带”的服务体验。据GSMA旗下市场情报部门 Wireless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三季度,全球91个国家有超过5500万人订购MobileBroadband服务,并在以每月400万人的速度增长。

事实上,新兴国家,移动宽带也大有潜力可挖。在非洲、印度、拉美等地的很多发展中国家,最后一公里接入的铜线资源非常匮乏,要提供宽带业务,移动宽带是一个更经济的解决方案。华为之前根据多家第三方研究机构的数据,发现到2013年全球移动宽带用户有望突破20亿,而同期固定宽带用户为6亿。

成本“杀手”

“移动宽带带来的最大挑战是成本。”

华为人士表示。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站址、传输、运维和每比特盈利四个层面。

由于移动宽带技术基于的3G技术需要相较2G业务更多基站,与中国3G发展面临的境况类似,站址获取也成为成熟市场移动宽带部署的一大难题。在站址稀缺的情况下,同一运营商不同制式的基站,甚至不同运营商的基站如何实现共站址就成为一个迫切需求。在站址选取与规划上,华为加大了对SON(自规划网络)的研究力度,并一起与运营商就PICO及Femto基站的应用展开探讨。

与中国运营商自建传输网络不同的是,海外很多运营商的移动承载网是租用的。由于海量数据传送,承载网租用的高额成本导致移动宽带盈利难度大增。

此外,由于海量流量的需求,运营商需要建设的基站数量大为增加,使得运营商面临前所未有的网络建设、规划、运维的压力。

而帮助运营商降低成本,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华为的“本能”。

在传输方面,早在2007年,华为就提出“引领移动网络走向全IP”战略,通过基站传输的IP化,帮助运营商降低传输成本的压力。而2008 年,华为进一步推出IPTime解决方案,为运营商解决IP网络的时钟同步问题。考虑到站址资源的稀缺以及由此导致的接入资源可能受到限制,华为的这一解决方案专门提出了“AnyMedia”的思想,即可以通过光纤、微波、铜缆等各种资源完成基站传输。

华为甚至还考虑到了运营商如何具备面向未来网络的运维能力。比如,其提出让IP网变成“白盒子”,从而实现IP化网络的故障快速定位。在欧洲的一家运营商,一个具有CCIE(思科认证互联网专家)资格的工程师年薪10万欧元,而普通的SDH传输工程师的薪水只需4-6万欧元。通过可视化的IP网络维护工具,运营商现有SDH维护人员能继续沿用传统的方式和配置以及故障查询习惯,在IP化网络中平滑实现能力转型,进而为运营商节省了相应的人力成本。

工具与伙伴

移动宽带时代,运营商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流量大幅增长,但是收入却很难同比增长。“我们发现,移动宽带时代,运营商的流量基本是以前的50-100倍,收入只能增加10%-20%。”华为人士如是说。

这与目前移动宽带的商业模式有关。目前,80%以上的移动宽带流量都来自数据卡。2008年10月,GSMA启动的移动宽带计划也主要聚焦在相类似的上网本市场。在中国3G市场,率先启动3G服务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都将包括数据卡和上网本在内的移动宽带业务当作了拓展的重点。

而如何实现移动宽带从数据卡向手机的过渡?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手机上网)可以算是少数较为成功的以手机为承载的移动宽带业务,但是其也为运营商带来了新的竞争对手。而华为要做的是“帮助运营商建立移动宽带业务上的优势”,最终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华为人士认为,无论是运营商还是设备商,都不敢说想明白了如何做移动宽带,而华为一直努力让自身的理解处在运营商需要的方向上。

对于移动宽带的新型商业模式,华为人士认为,移动宽带发展的根本是不要受制于传统的语音网络思维模式,可以用“ABCD”来概括:所谓A指 AdvancedTechnology,更先进的技术,不仅能够提供更高的带宽,也能够提供更好的每比特成本,降低运营商的盈利压力;所谓B即 BigVolumn,指前面提到的海量流量;所谓C指Costeffective,运营商需要采取各种低成本解决方案;所谓D指Domination,运营商需要控制管道资源,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就管道资源,华为人士认为,对于提供移动宽带业务的运营商来说,不能仅着眼于网络成本的降低,更重要的是确保一种与用户、合作伙伴的多赢机制,比如改善用户体验、建立分级服务标准、解决计费问题等。

“我们希望最终成为运营商长期的合作伙伴,这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华为人士如是说。

链接 概念辨析

移动宽带与3G

3G多指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所以可以说3G建设,但是在指称技术、业务时,一般称呼3G技术、3G业务。而移动宽带是高速无线互联网接入,用户可以在任何有信号覆盖的地方,获得高于1Mbps的访问体验。按照GSMA的解释,3G网络承载的主要是多媒体服务,如语音、文本、视频等。而移动宽带主要指通过3G的演进技术,如HSPA、EVDO、移动WiMAX,实现高速接入。

移动宽带与移动互联网

就如同固定宽带不仅支持对互联网的访问,也可以衍生出家庭网关业务,除移动互联网外,移动宽带也能够衍生出其他服务种类,所以,其是一个较移动互联网更广泛的概念。如果说移动互联网主要是指通过移动通信访问传统互联网的话,通信业正在探讨如何利用好移动宽带的个人属性、位置信息、付费渠道,试图建立一种新型的宽带生态。

作者:李传涛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