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创新 中国新型无线城市成功之道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9-05-12 15:24:00转载-投稿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城市中,一张无处不在的庞大网络,让身处城市的每一个人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奔驰于信息高速公路、用手机遥控工作和生活……这就是无线城市打造的无线空间。

 

关于无线城市打造的无线空间,有人认为,在发达国家尚无成功案例可参考的情况下,通信业起步较晚的中国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小。更多人则认为,无线城市作为有线网络的有效补充和第五城市基础建设,只要结合实际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和切入点,就一定能走向成功。

 

中国新型无线城市的成功,不单是政府与运营商的共建共营,更有运营服务商的积极参与。如 “无线厦门”的成功构建,无线城市运营服务商--融创天下就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

一、 世界无线城市建设之痛

正风起云涌的无线城市在全球受到多方推崇,但其发展之路并不平坦。

曲折发展史

04年7月,美国费城首次提出由运营商自营自建的WiFi“无线费城计划”,但因发展速度过慢、运营成本过高等问题而终止。

08年6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因财力不足取消由政府独立运营的无线城市。

如今台北无线城市运营商正经受着每月1000万新台币巨额亏损的煎熬。

新加坡将无线城市定位于“第五公共事业”,政府给予财政支持,然而模糊的商业应用模式却为其未来命运打了问号。

似乎无线城市的发展正陷于尴尬局面。

模式是痛之根

纵观全球无线城市从概念到现实的探索过程,业界普遍认为建设运营模式才是发展瓶颈,上述几类主要运营模式都隐藏着不稳定因素。

政府买单模式以“第五类公共设施”为定位,虽在一定程度保证了市民享受免费和低价,但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运营商自建自营的自由市场模式,使运营商基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后期维护的压力,在权衡投入与产出过程中难免产生消极情绪,也难以实现自我造血功能;政府与运营商合作模式被较多的采用,政府作为最大用户保证运营商基本收入,然后将网络资源免费或低价格提供给市民,但因为没有有效的合作和运营机制,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

实践证明,无线城市建设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或市场。忽视政府、运营商、运营服务商任何一方孤军作战,都可能面临失败。无线城市如何让政府、营运商、运营服务商、社会民众多方受益?如何实现国家信息化战略、真正发挥无线城市的强大信息化功能?如何获得持续的资金来源?想要解决这些关乎无线城市发展和生存的问题,必须依赖于科学、健康的商业模式。

诚然,无线城市在建设中面临诸多困境,但鉴于其在政府、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承担着重要职能以及城市数字化、城市信息化成为必然发展方向,无线城市被愈来愈多的国家和地区所关注并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目前已宣布建设无线城市的数量已达10多个,呈争先恐后的赛跑态势。厦门作为全球首个成功的TD无线城市,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眼球。各国政府、专家、媒体纷纷把目光投向厦门,探讨中国自主建设成功无线城市的奥秘,诸如融创天下这样的运营服务商也进入了各方的视野并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4 页1234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