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职场要靠团网友热议《我的团长我的团》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9-05-14 00:24:00转载-投稿

《我的团长我的团》自开播以来就深受备受瞩目,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炮灰团”面对挫折毅力不倒、执着追求胜利目标的信念也鼓舞着诸多职场人士。在职场寒冬的当下,职场人士纷纷表示,《我的团长我的团》相比近期被奉为“职场教科书”的热播剧《潜伏》,更具有激励作用,“勾心斗角”不如“视死如归”,“借力打力”不如“勇往直前”,行走职场还是要靠一个“团”字。《我的团长我的团》令很多职场老鸟感慨,更令很多职场新人学会了其中的道理,少走弯路,尽早成功。

在团剧中,“龙文章”无疑是全剧的焦点,其血性、机智勇敢,有着独特的敏锐嗅觉,知晓很多“门道儿”,堪称“逆流而进”的“处事智者”。成为最“过瘾”的一个角色,职场人士评价,“这样的领导真是可遇不可求”,所谓“跟对人”也就是指能够有这样一个,够机智、够有魅力,虽然出手“狠”,但讲策略,同时勇敢挑头,并且知道什么叫正确的做事,什么叫做正确的事,跟着这样的领导肯定战无不胜,不断升职、奖金多多,“横行”公司……

团剧中的另一角色,“孟烦了”,也获得了大量职场人士的共鸣,其知识分子家庭出身,有良好的素养,不怕死,但惜命,因此相对于“炮灰团”其他“野人”、“粗人”、“泥腿子”,职场白领显然对其较为认同,“做事情不能简单一味直冲,这样很容易干最多的活,但得到最差的口碑,职场中最好还是做了事情,赢了口碑,同时不出风头,暗自数奖金,这样才能赢得团队的认可,营造融洽氛围。同时平时的充电非常重要,孟烦了精通古文和英语,是最受团长重用的一个,传令官、翻译官、副官和参谋……可见,学问和知识有多重要。”。

《我的团长我的团》在个人英雄之外,也更多的体现了“团”的真意。团长龙文章将“灰心丧气”、“行尸走肉”的炮灰团成员团结起来,能干但自有主张的“孟烦了”,文弱却坚定地“阿译”、一根筋的“豆饼”、笑容暖人心的“不辣”,一个Team中就是要有特色鲜明的角色人物。也许单独的个体确实浑身毛病,难以成事,但组成Team后却可优势互长、劣势互补。

一位职场人士表示,看到“炮灰团”,我就百感交集地想到我所在的“炮灰”部门--在这次金融危机导致的轰轰烈烈的职场动荡中,由各部门“优化组合”和“调岗降薪”的人员组成,做美其名曰的“新业务”。大家起初都非常郁闷,死气沉沉,想跳槽(逃跑)却也无路可走……但实际上,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只是之前因为环境和时机不对,没有很好的得到发挥,当组成一个Team的时候,我们反而能够同病相怜,互相沟通,理解公司的难处,“上峰”还任命了新的“团长”给我们,现在大家已经憋足一口气,一定要把项目做好,为自己正名。

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张桢宁也对此表示:“‘炮灰部门’没有好的‘任务’,没有好的‘装备’,更没有好的‘待遇’,但只要有‘再次崛起’的意志和精神,正视过去,放下包袱,重新‘抱团’抖擞,将成为企业中最具‘战斗力’的先锋队,企业应做好引导,发挥哀兵必胜的优势作用。”

而另一位处于“团长”位置的职场人士,则这样形容他的职场感受,“职场就是不见硝烟的战场,团队成员可能是随机而来,但到了自己手上就应该是一只能打硬仗的‘远征军’,团结他们,坚守目标,不被各种困难冲散,发挥团队的力量,最终才可能实现真正的职场成功。一个坚守南天门两天的任务,‘炮灰团’的炮灰们却能守38天,而同样,一个原本不被看好的项目,却有可能被‘炮灰部门’做出彩儿,成为公司所倚重的新增长点。所以团队的潜能是无穷的,就看领导者怎样激发和挖掘”。

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张桢宁对此表示:“团剧之所以获得职场人士的认同,主要还是其体现的团队手足之情和面对目标,勇往直前的拼搏意志。很多工作十年以上的职场人士对团剧尤为喜爱,足见其对‘困境’与‘崛起’的深刻描绘。同时,职场新人更能够从中感受到‘战场’的残酷和团结的重要,相信可以让很多职场新人从一开始就尊重团队成员,面对任务不打折扣的全力完成,这将令职场人士少走弯路,尽早成功”。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