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在传统显示器销量一路走低的情况下,液晶显示器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根据全球权威的市场研究研究GfK对中国七大城市零售市场的监测数据,我们发现整个市场基本呈现以下一些特征:
总体销量持续高速增长
2005年全国七城市液晶显示器总体销量为121万台,同比去年全年增长158%。以此推算,全国零售渠道液晶显示器总销量将达到350万台左右,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本文在统计销量时,包含与品牌电脑一起捆绑销售的显示器、兼容机所配置的显示器及单独零售的显示器)。
液晶显示器迅速占领大块市场并非偶然,其中,主要得益于两方面条件的成熟:首先,液晶显示技术不断发展,使得液晶显示效果得到逐步提高,一些对性能要求较高的用户开始逐渐接受液晶显示器。如游戏一族,他们对响应时间有着较高的要求,图像处理用户,对色彩饱和度要求较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液晶显示器在色彩和响应时间等方面已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要。加上自身的一些优势,如体积小、辐射低,造型更加美观等,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其次,由于产品本身成本不断降低,液晶显示器的价格开始逐渐下降。如今的液晶显示器已经不再是昔日的“奢侈品”,它的价格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这同样成为了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原因。
CRT持续萎缩,LCD时代即将到来
CRT去年底首次不敌LCD
与LCD显示器市场迅速增长相反的是,传统CRT显示器的销量却一路下滑。根据GfK的零售监测数据,虽然从年度总销量上看,CRT仍然是2005年的主力军,但CRT一年来销量趋势一路向下,而LCD显示器的销量却呈现一路向上的趋势。在2005年12月时,七城市LCD销量首次超过传统CRT显示器。这显然表明,液晶显示器即将替代传统CRT显示器成为新时期显示器市场的霸主。
图一 2005年七城市LCD、CRT显示器销量走势图
厂商频繁推新品
从各厂商在以上两种显示器新型号的推出频率方面也可以看出液晶显示器将要引领显示器市场的趋势。2005年,CRT显示器全年共出现新型号125款,平均每月推出10款;LCD显示器全年共出现357款,平均每月推出28款,其频率是CRT显示器的3倍,几乎相当于每天都有一款新的液晶显示器诞生。
品牌众多,市场集中度高
目前,生产液晶显示器的技术壁垒越来越低。一些主要部件如面板、控制芯片等都可以从上游厂家购得,生产厂家似乎只需要进行组装,设计一下外观,就可以生产自己的液晶显示器了。因而,市场上不断地涌现出新的显示器品牌和生产商。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12月,市场上共有液晶显示器品牌58个。然而,市场并没有出现各品牌显示器“百花齐放”的局面,而是被一些大品牌所“垄断”。根据GfK零售渠道监测的数据:市场占有率排在前五名的显示器占整个液晶显示器的市场份额的79%,排名6—10名的显示器占整个市场份额的15%,其余约近30多个品牌的显示器仅占到市场份额的6%。如图二。(在显示器的市场份额计算中,不包含与品牌电脑一起捆绑销售的部分,只包含兼容机所配置的显示器和单独零售的显示器)。
图二 2005年七城市液晶显示器市场份额分布图
GfK的分析人员认为,出现这种市场被少数品牌所占有的局面主要因为:目前,液晶显示器仍然算是“高消费”商品,在购买显示器时,人们会格外的慎重,大多会选择一些大的知名品牌,他们认为这样会更加保险。另外,一般人会认为液晶显示器是高科技产品,因而不轻信小品牌。
屏幕尺寸向大发展,宽屏液晶令人瞩目
在液晶屏幕的尺寸上,呈现了明显的向大尺寸发展的趋势。根据GfK的零售监测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液晶显示器的主流尺寸已经完成从15寸到17寸的过渡,并且正在进一步向19寸迈进:2005年,15寸延续2004年的下降态势,仍在不断下降;17寸的销量却步步上扬,占据显示器绝大多数的份额;与此同时,在2005年9月份时,首次出现19寸液晶挤入热销型号前十名的情况。
此外,2005年,宽屏显示器也得到迅速发展。2005年上半年,只有少数品牌试探性地投放了一些宽屏显示器,而下半年,市场上的宽屏显示器开始多起来,尤其是年末的时候,一些厂家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宽屏显示器。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尺寸大部分集中在19~20寸之间,偏家庭娱乐型,售价较低,基本和同性能显示器持平或稍高不超过20%。从GfK的零售监测数据可以看出,2005年下半年,宽屏显示器销量开始爆发性增长。
性能参数明显提高
从性能上,液晶显示器主要参数的走势呈现响应时间变短、亮度、对比度、可视角度升高的趋势。
依据GfK监测的数据,选定六家一线显示器厂商的显示器作为对象,对每个厂家每月的热销型号进行跟踪分析,将他们的性能参数进行平均后,我们发现:从2005年一月份开始,显示器的响应时间平均在1~2个月就有一次突破。一月份的平均响应时间为17ms,五月份下降到14ms,七月份为11ms,到了九月份,下降到10ms。11月份数据显示,响应时间已经下降到接近8毫秒。如图三所示。
图三 七城市热销型号响应时间均值图
通常说来,与CRT显示器相比,液晶显示器的两大缺陷,一是色彩表现欠佳,二是响应时间过长。色彩的丰富与否在不对比的情况下,一般人都不会有明显的觉察,而响应时间则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尤其是在玩一些游戏的时候,过慢的响应时间会让人不能忍受。而响应时间在短时间内的迅速突破为LCD的普及提供了及时、有力的保证。
从GfK的监测数据还可以看出,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可视角度也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总体看来,显示器的对比度由2005年年初的以450度为主流,到年末渐渐过渡到500~600度为主流。可视角度则由年初的120~130度渐渐过渡到年末的150~160度为主流。亮度有所上升,但变化不十分明显,主流参数在250~300之间。
价格逐步下降
尽管2005年液晶显示器的性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价格上却是一路下降。这主要源于上游面板价格的下调。从GfK全国七城市监测的数据来看,2005年,15寸、17寸、19寸的平均价格都呈现出下降趋势,尤以19寸最为明显。如图四所示。
图四 2005年七城市液晶显示器平均价格走势图
当然,2005年显示器价格不断下滑的趋势清晰可见,但其价格还呈现出其他一些规律。如同一尺寸,不同品牌的液晶显示器在价格上存在较大差异。依据2005年8月份的数据,对市场上30个品牌的产品进行分析,分别对这些品牌15、17、19寸各个型号的价格进行平均,之后进行同尺寸价格比较:15寸显示器最低平均价格为1580元,最高价格为2420元,高出最低价格53.2%;17寸液晶的最低价为1950元,最高价格为2930元,高出最低价格50.3%;19寸液晶的最低价为2490元,最高价格为4340元,高出最低价格74.3%。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不同尺寸之间不再呈现明显的价格分段,一些19寸液晶的价格已经和17寸液晶价格相当,一些低价17寸液晶也已经降到了15寸液晶的价格水平。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在于不同显示器的品牌、型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