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数码多媒体 光盘规范对后世影响

互联网 | 编辑: 李金晶 2009-05-27 00:30:00转载

光盘技术从最初的音乐CD到现在的蓝光光盘,30年间发生了数次的规范更新,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是其中几次影响比较深远的几次更新。1980年至今,光盘技术的发展衍生出了各类型的标准规范书,所有这些规格书的封面皆以颜色作为区别,于是就先后有了红、黄、绿、橘、白及蓝皮书。这

光盘技术从最初的音乐CD到现在的蓝光光盘,30年间发生了数次的规范更新,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是其中几次影响比较深远的几次更新。1980年至今,光盘技术的发展衍生出了各类型的标准规范书,所有这些规格书的封面皆以颜色作为区别,于是就先后有了红、黄、绿、橘、白及蓝皮书。这些规格书大部分为飞利浦公司与日本SONY联合相关的公司共同制定,是业界遵循的全球标准,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这些规范应用于全球光盘产业,它要求所有的光盘制造商或者CD 发行商要向规范制定者(飞利浦或者SONY)签约或支付权利金才可以生产光盘产品,这也催生了盗版业的繁荣。

第一部规范书:红皮书。发布时间:1980年。


1980年,飞利浦和SONY共同发布了数字式音频CD的规格CD-DA,这就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光盘的规范书:一本红色封面的书。红皮书规定了数字式音频光盘(Digital Audio)的制作规格,规定了一张数字音乐光盘的大小,容量和数字编码标准。关于这部分的细节介绍,请参看Soomal前不久的文章:《影响后世的CD》。需要说明的是在红皮书的最原始规范中,规定了一张CD光盘容纳的音乐时长为60分钟,不久被升级为74分钟。

红皮书的发布结束了LP唱片的统治时代,将音乐载体由模拟唱片改为了数字光盘,因为CD的廉价,推动了音乐向平民大众的普及,因为有了CD,我们有了 Walkman,有了CD机,我们人人都有了音乐。那个时候,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应该都在上大学,是否还记得每天只吃三个馒头攒钱买walkman的情景?CD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里有了更多的音乐,音乐和生活就像阳光和空气,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须,因为音乐的主题永远是生活。

第二部规范书:黄皮书。发布时间:1983年。


红皮书是第一本光盘技术规范,只针对的是数字式音乐光盘,规定了光盘里存放的是数字音乐。时隔三年之后,飞利浦和SONY推出了第二本规范书:黄皮书,首次将光盘里存放的内容予以扩充,重点制订了计算机数据在光盘里面的存放规范,业界称之为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规格。黄皮书将存放于光盘上的数据分为两类,一类是数字化的音乐数据,这类数据对正确性要求较低,允许存在一些byte错误,并设置了纠错机制;另外一类是要求极高的计算机数据或者数字数据,不允许有任何的错误,这也就是现行光盘的两种数据结构:Mode-1与Mode-2。

黄皮书的出现将光盘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从只能容纳音乐数据到可作为计算机数据载体。由于CD-ROM有极为强大的成本优势和存储、使用便捷性,制成之后的光盘保存得当的话,数据可以保留数十年,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影音资料的存储、传播领域得到巨大的应用,全球的影音产业和计算机数据产业得以迅猛发展。可以说:黄皮书的出现丰富了光盘的应用范围,数字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根据一份1992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光盘诞生至1992年的12年里,全球制作的所有CD中,文字数据光盘占60%。只不过,在我们熟悉的计算机领域,直至1995年前后,光盘才逐渐显露出取代软驱的态势。在这之前,计算机数据的存储都靠软驱,是否还记得当年抱着一摞的磁盘去机房装windows 3.X的情景?如果安装途中遇到一个读写错误,那就让人抓狂了。印象中大约在1998年的时候,光驱成为计算机的标准配件,虽然当时一部4X或8X的光驱要近千元。

第三部规范书:绿皮书。发布时间:1987年。


黄皮书之后时隔4年,即1987年的3月份,飞利浦和SONY发布了绿皮书,规划出了一个CD-ROM的扩展应用子集:互动性光盘(Compact Disc Interactive)系统。绿皮书制定了一个交互式的界面标准,并第一次从光盘的范畴扩展开来,规定了一系列的硬件参数,包括CPU、内存、硬盘等系列规范,说白了绿皮书制订了一个产品范畴,这类产品是一个完善的播放体系,如果连接到电视机和音箱的话就能够直接播放,甚至支持遥控播放,不再针对一张小小的光盘。不过,这类设备是完全以光盘作为一切数据的载体,没有软驱或者硬盘,使用的操作系统也是保存在光盘上的时时操作系统。与其他规范相比,绿皮书并没有给后世带来什么影响,无论是从产品应用还是从技术应用,绿皮书都是相比之下对于后世影响最小的一个正式规范,甚至我们当中很多人都没有了解飞利浦和 SONY还曾经试图想推广这样的一个概念。实际上,绿皮书所描述的这类产品形态冥冥之中也影响了后续的一些技术,比如后来的VCD应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绿皮书的技术规范。

第四部规范书:橘皮书。发布时间:1990年。

从1990年开始,光盘正式进入了可记录模式,这就是橘皮书所提出的新一代规范。橘皮书第一次规定了用户通用的CD刻录(CD-Recordable)的标准,打开了自己制作光盘的方便之门。橘皮书所提出的CD-R标准我们现在仍在使用,我们常用的CD-R和CD-RW都是出自这一规范,除了CD-R和 CD-RW外,橘皮书最初其实制定了三类标准,还包括CD-MO标准,CD-MO是一种磁光盘,利用光磁技术存储数据,理论上单体最大容量和可反复使用次数都远远好过我们现在使用的CD-R和CD-RW产品,只不过CD-MO光盘需要单独的驱动器来读写,不兼容主流的光驱,因此并没有普及,在CD-R标准发布之前,CD-MO技术广泛应用于出版行业,因为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比MO盘更合适的大容量可写存储介质。所以,橘皮书同样也是影响后世巨大的一个重要光盘规范,因为从此我们进入了自行刻录的时代,光盘对于我们再也不是只读的概念。也正是因为可以自行刻录,光盘这种存储载体进一步统治了计算机乃至周边产业,成为最重要的出具存储和交流平台。

橘皮书是光盘进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规范书,因为从这部书开始,个人用户允许自行刻录光盘,甚至在1995年发布的DVD光盘规范中,针对DVD的刻录规范同样出自橘皮书的理论范畴,只是针对DVD盘片格式进行了个别修改。光盘再也不是只读载体,我们可以自己写上我们的内容,甚至反复无限次擦写。光盘也从过去作为的那种纯粹的数据载体,变身为灵活的数据交流设备,就像现在我们常用的优盘一样,把数据自由流通。在这之前,数据的流通只能依靠容量小的可怜的软盘。现在我们仍在使用光盘刻录,因为刻录成本非常低廉,难以想象没有刻录技术的日子我们用什么交流数据。

第五部规范书:白皮书。发布时间:1994年(有说1993年)。


要说和中国人乃至亚洲人关系最紧密的一部CD规范,当属这部白皮书,因为1994年发布的这一规范,第一次将74分钟长的动态连续视频数据和声音数据放置在了一张12厘米的光盘中,这也就是我们最熟悉的Video CD了。从白皮书开始,VCD进入我们的生活,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是从VCD开始,过去的视频载体LD激光视盘和录像带快速终结,取而代之的是满世界的 VCD光盘,VCD播放机,满大街的录像厅一夜之间全部关张,这一过程像极了当年CD取代LP唱片的情景。VCD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必多说,相信各位都有感触:它用最低廉的价格,把我们的个人电脑变成了录像机,把我们的客厅变成了录像厅。关于VCD对后世的影响,我们将有单独的章节讲解。

第六部规范书:DVD规范,发布时间:1995年。


在1990年的时候,科学家们已经在研究容量比CD光盘大的多的大容量光盘技术,1995年正式明确DVD规格细则。与CD光盘先后发布规格的做法不同的是,DVD规格发布之日就同时发布了几种不同的规格:包括DVD-ROM、DVD-Video、DVD-Audio、DVD-R和DVD-RAM,也就是 DVD的规格书,用DVD BOOK A/B/C/D/E来命名。之后不久,鉴于DVD-RAM的一些缺点,制定DVD标准的组织又推出了新的多次写入标准DVD-RW,使用了和CD-RW非常类似的技术。但是一些厂家为了个人的利益成立了DVD非官方组织,DVD联盟,他们也推出了类似的规格DVD+R和DVD+RW,于是直至现在DVD写入规格也没有统一,一些光驱生产商不得不去兼容这些不同组织的不同规范。

DVD规范的发布为我们带来了除CD外的另外一个光盘形态,同样尺寸下的光盘容量从过去的750M猛增到4.7G,视频画面由此变得清晰,音乐的素质也更加完美。DVD影片也已光速取代了VCD成为个人影音娱乐的首选载体,加上DVD驱动器向下兼容CD光盘,于是无论是电脑用户还是家庭影院玩家都在更新着自己的播放设备,在当时扔掉VCD,换上DVD是多么时髦的一件事情。

N部规范

关于光盘的技术规范后边还有很多,比如白皮书后续的蓝皮书,定义了加强型光盘规范(Enhanced-CD),再比如后来DVD的兴起,针对DVD的一些列规范,DVD BOOK A/B/C/D/E等等,限于篇幅我们今天不再一一列举。正是这些规范的一部部发布,推动者光盘从最初的CD-DA格式,发展成为如今我们广泛使用的五花八门的各种格式。不信你来数数,生活里处处离不开光盘:我们的床头播放机里,放的是音乐CD,我们的客厅里,播放的是DVD或者是蓝光光盘,我们的电脑光驱里,放的是数据CD,我们的抽屉里,放着五花八门的各式CD,有操作系统,有驱动光盘,也有用于工作的可写CD。


一张12厘米的小小光盘,见证了数码多媒体的30年,我们的生活,工作,娱乐,休闲,处处离不开,缺不了。当下,蓝光光盘基本已经成为继CD、DVD之后的第三代光盘格式,而针对蓝光光盘的进一步应用我们目前还仅仅处于原始阶段,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新一代光盘规格以及所带来的产品和应用,将更加愉悦我们的生活,便利我们的工作。所以,光盘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远没结束,因为从30年前的那一天起,光盘就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从此牢牢不可分开。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