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搜索成两大阵营本土品牌迎来机遇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9-06-12 00:00:00转载-投稿

在未来新一轮的中文搜索市场格局重塑的过程中,那些更加了解中文搜索用户的“本土”搜索引擎极有可能脱颖而出。

6月2日,微软宣布在中国推出全新中文搜索品牌“必应”。这是微软首次推出中文搜索品牌,以一个全新的界面设计和更加本土化的品牌形象,加入到中文搜索引擎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

中文搜索市场向来不缺少挑战者,其所蕴含的巨大市场收益不断吸引着各大知名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入这个舞台。从2006年开始,谷歌、雅虎等国际搜索大鳄便开始投入数亿或更高规模开发中文搜索,力求在市场份额方面与百度进行抗衡。而与此同时,一些本土搜索新秀也开始迅速涌现,网易有道、搜狗、腾讯SOSO等也在充分调动自身优势,以扩大各自在搜索市场的影响力。

 

竞争升级 或形成中外两大阵营格局

对于搜索引擎这个典型的以技术和需求为驱动的行业而言,搜索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用户的需求也变得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并且垂直搜索市场还在继续分流。因此,谁都不能保证自己能够一路持续领跑,成为市场的绝对领导者。

即便是在搜索市场相对成熟的美国,即使Google独自拥有大半个市场的情况下,它依然会不断受到来自新的搜索引擎的挑战。这些被寄予厚望的搜索引擎产品尝试通过新奇的想法、创新的模式和独特的应用去赢得市场和用户。

反观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中文搜索市场,尽管百度与谷歌在市场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二者瓜分了接近90%的市场份额,但对比中国三亿的网民、两亿的搜索用户与十三亿的人口,搜索市场还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有待被发掘。而微软必应的加入,以及网易、搜狐、腾讯等本土厂商对于搜索的不断发力,也表明它们都瞄准了未来的中文搜索市场。

从雅虎到谷歌,再到微软,美国三大互联网巨头基于他们全球化的技术资源优势以及大规模运营的丰富经验,轮番冲击中文搜索市场并取得不错的成绩;反观“本土”搜索企业,以往,百度依凭借着先机与本土优势在市场中独占鳌头,独自与谷歌、雅虎等国际品牌进行竞争,而今,一个可喜的现象是,网易有道、搜狗、腾讯SOSO等也在努力通过技术和模式的创新,凭借本地化优势提供适合本地用户的搜索服务,与百度一起直面国际巨头的来势汹汹。

不难想象的是,未来中文搜索引擎的市场格局很有可能会从百度PK谷歌,转变成本土和外资两大搜索阵营之间的对抗。

需求决定市场 本土品牌迎来机遇

市场取决于用户的选择,而用户的选择又取决于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过去两年中国搜索用户数增长88%,但用户对于搜索引擎的满意度却由77%下降到65%。用户有50%的搜索时间浪费在寻找、更换点击链接,选择正确的搜索页面。”这是必应上市时微软分享的调查数据。

中国拥有超过两亿的中文搜索用户,身份和背景的不同决定了他们一定会有非常多样化的需求。而且对比英文搜索,东西方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也让直接移植、复制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变得“水土不服”。

也正因如此,此前谷歌、雅虎都在企业“本土化”和搜索技术“汉化”方面始终进行着努力。当然,它们全球化的技术资源共享也让其受益匪浅。例如,谷歌近两年在页面搜索整合方面进行的调整,以及资讯、地图、音乐等搜索技术方面的突破,使其在市场份额方面持续攀升,不断对百度构成“威胁”。

但毫无疑问的是,本土搜索引擎对用户的文化背景和需求有着更为深刻了解,这也是为什么本土搜索引擎能够迅速崛起的原因所在。而这种多品牌、两阵营的竞争格局,也会进一步推动用户在选择搜索引擎进行使用时的精挑细选,与以往单纯凭借使用偏好进行选择相比,现在的用户会更多的根据产品的差异和喜好进行选择,而这也正是众多本土搜索引擎的优势所在。

以近期市场表现比较突出的两个本土搜索引擎--网易有道和搜狗为例。网易有道在不断提升网页和资讯搜索的搜索质量的同时,还根据中文搜索用户独特的搜索需求,推出的备受用户好评的论坛搜索和海量翻译等搜索服务。不仅如此,随着国内网络购物的逐步升温,有道还率先推出了针对B2C商城的购物搜索服务,开创了国内购物搜索的先河。而搜狗在音乐和图片两个垂直搜索方面的突破,也奠定了其跻身中文搜索第二阵营的地位。此外,诸如有道桌面词典和搜狗输入法等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也证明了本土搜索引擎不仅有机会,更是有能力去挑战那些传统的搜索大鳄们。

有市场分析师表示,在未来新一轮的中文搜索市场格局重塑的过程中,那些更加了解中文搜索用户的“本土”搜索引擎极有可能脱颖而出。因为随着传统的搜索服务逐步走向同质化,只有够提供更为差异化、个性化服务的搜索引擎厂商才会获得并留住更多的用户,并由此改变搜索领域现有的格局。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