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63EM中小企业实现危机下自我救赎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9-07-01 12:00:00转载-投稿

工信部计划与金融界协商,希望在今年为中小企业提供6000亿元信贷资金。寒冬中飘摇的中小企业仿佛一时抓到了救命稻草。

然而,在大企业面前,弱小的中小企业想要取得额度有限的贷款谈何容易。它们越发意识到,效率与成本的自我救赎才是当下急需练就的回春术。

危机下的伤痛--问题千头万绪,又到了危急存亡之际。

金融危机的大巴呼啸而来,满载而去。尽管对危机是否已过的争论尚未盖棺,但市场已然满目疮痍,国内中小企业伤痕累累。

抽样调查发现,在危机冲击下,去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歇业、停产或者倒闭的大概占到总数的7.5%。尤其是以外贸企业为代表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出现了订单的大幅下滑。以长三角“两翼”的江苏、浙江为例,今年1月,江苏省进出口额下降25.9%,已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浙江省今年2月上旬、中旬的进出口更是同比下降48%。

分析人士认为,危机引发的负面影响还将持续,短期内中小企业很难摆脱订单下滑、歇业、停产甚至倒闭的窘境。然而,这仅仅反映了问题的表面。危机进一步暴露出我国中小企业在企业管理、业务流程、信息化布署、预警机制以及员工素质等方面的诸多硬伤,成为危机关头关乎企业存亡的关键因素。

随着金融危机逐步影响到实体经济,世界经济进入到下行周期。国内中小企业如何做好应对准备,趋利避害,通过各种手段平稳度过危机,已经成为企业当下急需解决的课题。

缺失后的求存--在恐慌中,中小企业爆发出空前的求存呼声。

大型企业尚不能在危机中全身而退,中小企业只能残喘度日。随着北电、通用等巨头企业的倒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倒闭与并购的风潮。危机引发的恐慌迅速蔓延,全球经济急转直下。国内4200万中小企业面临生死抉择,活下去的呼声空前。

在这个敏感时期,更多企业开始为保暖而采取措施,裁员、减薪、减产这些御寒的无奈之举不断上演。

在面临亏损或赢利步伐有所放慢时,通过裁员来解决财政危机,通过换血实现发展提速,或者通过融资保证资金链条的稳固,会给企业带来短期的收效,但是收效甚微。

尽管危机之下,大多企业被动陷入裁员风潮,但是危机引发了企业对自身发展的深度思考。通过自我救赎练就良好的内功修为得到企业界的一致认同。

反思中的救赎--与御寒外衣相比,只有苦练内功方能踏上救赎之路

在此次经济危机中,尽管国家表现出了对中小企业极大的关注和支持,但是政策等外部因素仅仅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御寒的外衣,企业已经意识到要真正走出困境,还需从自身出发,通过有效的手段优化企业管理,提升员工效率,促进团队协作,最终实现救赎。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效的管理模式得到企业前所未有的重视。

造成国内中小企业身陷困境的根由,来自于自身多方面隐患的集聚。以管理为例,决策者的非理性、管理流程的不规范、不系统仍然困扰着广大国内中小企业主。这些问题的解决无法一朝一夕,立竿见影。但新型工具的应用使得类似问题得到逐步改善,这不仅是企业的成本与效率意识提升的表现,还要归功于一批致力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企业的推动。

近日,老牌通信企业263网络通信在京召开战略发布会,正式推出“通信因管理而统一”的战略,并发布针对国内中小企业诉求的企业即时通信工具263EM。

危机促成了企业的反思,基于通信管理理念的263EM,切实考虑到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并结合现实需求研发,通过对企业通信的管理实现企业通信的统一布署,从而大幅提升企业效率并有效控制成本。

263的统一通信不同于以往的统一通信,总裁芦兵向记者表示:“我们提供的并非一套完整的通讯工具的解决方案,而是把各种各样的通信产品纳入到我们平台当中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对平台的运营而实现中小企业统一通信,即通过实现”通信的统一管理“迈向”统一通信“。

业内人士表示,263EM翻开了统一通信的新篇章,打破了统一通信原有的IT思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外包式的运营思维,试图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对通信的管理问题。对中小企业而言,满足统一管理的需求是撬动市场的核心,需要的正是如263EM这样的基于”通信管理“机制的统一通信平台与服务。

目前,对于金融危机是否已经过去在业界仍然充满争论,但是危机促成的国内中小企业的思考势必引发新一轮的企业自救和升级风潮。企业自身意识的提升以及大批为中小企业定制的服务的涌现,已经强烈的推动了企业危机中破局的车轮。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