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到手机通宝 “全能”不如“单项”

互联网 | 编辑: 周晨寅 2009-07-06 00:00:00转载

目前,在沉寂了好几年之后,手机支付又重新成为通信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手机终端的升级换代,3G改造的移动互联速度不断提升,手机支付多项应用的开展,从多个角度揭示了手机支付的美好前景。

一直以来,中国6亿的手机用户数量让移动电子商务前景看似光明。但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信息安全、信用制度以及政策法规等问题悬而未决,以手机支付为代表的移动电子商务至今仍处于不冷不热的状态。

同样是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的成长轨迹,也许可以为手机支付的普及与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支付宝的启示

支付宝因淘宝而生,为满足淘宝用户对网上购物的安全保障需求而开发,并依托淘宝巨大的交易量迅速成长,至今已拥有1.5亿的用户基础,并开始发展水电缴费等支付应用。

支付宝其早期基本模式是买家在网上把钱付给支付宝公司,支付宝收到货款之后通知卖家发货,买家收到货物之后再通知支付宝,支付宝这时才把钱转到卖家的账户上,交易到此结束。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如果出现欺诈行为,支付宝将进行赔付。这一模式在淘宝购物上经受住了考验,从而逐步得到了用户的信任。

经过了2003年、2004年的培育之后,2005年支付宝的交易量一下子达到了120亿元。淘宝和网络购物第一次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到2008年,国内调查机构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仅上半年,国内网购交易总额就达到531.5亿元,淘宝在其中占了77.7%。从服装、化妆品到数码、家电,上淘宝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消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支付宝也早已从最初的每个月一万多元交易量,30多笔交易发展到现在每天交易额5.5亿元,每天交易200多万笔的惊人规模。

观察支付宝的发展轨迹,业内会发现:支付宝是依附一个平台,通过平台上大量的支付交易,形成庞大的用户基础,培养用户长期的使用习惯。简单的说,就是先把某一项支付业务做大做强,有了一定的用户基础和业内影响,再去开展多项支付应用,最终搭建整合的支付平台,自然是水到渠成。

手机支付大而全背后

反观手机支付,发展了一大批手机支付的创新式应用,这些应用涵盖每个用户的吃、住、行等各个方面,不可不谓大而全。看似满足了手机用户不同层面的支付需求,实际上却造成了成本和资源的极度浪费。

手机支付的每项应用,都需要强大的开发资源和推广资源来支撑,尽管移动资源雄厚、人才济济,也难以应付如此多的商家洽谈、应用推广。以至于手机支付遍地开花,却很难有能扛大梁的支付业务。

因此,在手机支付的运营上不妨学学支付宝,从众多的手机应用中选取1-2项最贴近用户的、最容易推广的支付业务,集中资源,下大力气,花大智慧,探索出一套可复制的推广模式,打造手机支付业务的“拳头项目”——手机通宝。拳头项目-手机通宝成功了,商家和用户自然就买帐了,此时再将这一推广模式应用于其他的手机支付业务,自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设可依托平台

手机支付业务是由贴近民生的各项业务组成,业务覆盖范围广,牵涉各行各业,行业领域内的、政府内部的、各协会间的利益关系、行业壁垒等都影响手机支付的发展。

而支付宝依托的平台则是自家的淘宝,说起话来也方便许多。而手机支付的杀手级应用——公交、地铁支付,更多的受到合作单位的制约,因为行业壁垒的原因,手机公交等手机支付项目一再搁浅。移动公司可以从自身出发,重点发展移动商城的手机支付和水、电、煤气、有线电视的手机支付等业务,促进手机支付的发展。

其次,手机支付可以考虑发展网络游戏(包含手机游戏)用户。手机支付网游虚拟点卡为众多网游用户提供了便利,理应受到欢迎。但现阶段,网游公司多选择与SP合作,通过短信或电话完成点卡支付,因为涉及多项成本,用户购买同样的点卡,往往需要付出双倍的成本。例:购买一张市价15元的点卡,通过短信订购,往往需要付出30元的价格。如果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直接与盛大、网易等网游公司合作,开展网游点卡等各种虚拟物品的手机支付,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用户也不需要再支付双倍的成本。

中国游戏年产业年会组委会发布的《2008年中国网络游戏研发力量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数达超过5500万,比2007年增加了22.9%,平均每年每人消费500元,并且这一数值仍在不断提升中,如果手机通宝能将此项业务市场做大,年轻人对网游的热情势必推动手机通宝业务蓬勃发展。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