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下 有条件的企业应该去海外觅食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9-07-21 00:00:00转载-投稿

“企业在经济危机下,有三条路可以走。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学会,在冬天觅食。”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腾斌圣教授,7月18日,在重庆举办的 “APEC中小企业峰会中西部分论坛”上,发表了他的观点。

自2008年底经济危机大规模爆发以来,中小企业受到极大的威胁和打击,众多经济学家和学者纷纷议论什么时候这场风暴才能过去。7月18日,在重庆举办的 “APEC中小企业峰会中西部分论坛”上,来自四川、重庆等中西部地区政府、学界以及500多名商界人士,共同探讨经济危机下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腾斌圣表示,企业过冬有三条路可以走,一个是冬眠,也就是看着形势不对就找一个地方睡一觉,用最低能耗安然过冬,转暖之后再出去,二则是在冬天里取暖,企业抱团,或者结成战略联盟等,三是反其道而行之,在冬天觅食,纷纷在海外并购,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把握,但是风险大。

中国最早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链低端生产制造,近年来,虽然创造的利润也越来越大,但是在国际链条中,中国的制造业仍旧相对低端,这样的经济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他人的,因此,这次出口导向型的企业在经济危机中应声倒下,要求转型的企业很多。

“如果想摆脱这样的困境,发展自身的优势产业,做产业转移,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腾斌圣说,他认为,如果真的转型跳出圈外做一个新兴产业,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相对领先,不仅需要把握国内的特点,更要把握整个国际市场的需求,寻找到产业转移的特点。

中国的产业格局,根据地域的差异也有所不一,而寻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的区域优势更是企业转型中不得不顾及的一个重要方面,综合考虑以上这些要素,企业寻找到新的“蓝海”,离春天也就不远了。

滕斌圣认为,“改革开放30年间,这并不是中国企业遇到的第一个冬天。在以往的几次冬天里,每一次都有企业倒下,但每一次都有企业仍然坚挺地屹立着,还有更多的企业在冬天过去后,发芽、成长。”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