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六十年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展会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9-09-22 00:00:00转载-投稿

2009年是新中国60华诞,各个行业都在以各种方式梳理本行业的发展脉络,会展业作为中国目前发展最快但也相对年轻的行业之一,在金融危机尚未退潮的背景下,政府、企业、第三方组织如何在“湿”的时代发挥最大效用,继续保持良性快速的发展势头,成为业内人士关心的热点。正是在这样的关键性时刻,2009年9月12日,国际展览产业联盟会员大会于杭州隆重召开。

回望六十年:“干”的成就

2000年以来,中国会展业经历了一个飞跃性发展的时期,形成了以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规模化为特征的发展特点。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使一直以来处于高速发展的会展行业第一次开始冷静思考会展业在整个经济当中的定位和作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金融危机对会展业有影响但是震荡并不剧烈,一些会议场馆预定仍然火爆,而一些实体经济方面的展会则对危机感受更为明显。国家会议中心刘海莹认为,金融危机过后,竞争会更加激烈,会展行业会增加更多的新技术,会议主办方会更多的采用“绿色会展”的概念。还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家4万亿拉动内需的政策对于会展业发展是个好的契机,会展更需要和实体经济配合共生。

回首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历程,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一届广交会的诞生,作为新中国“第一展”,从1957年至今,广交会已成功举办105届,并将于2010年举办第106届,其它横跨50年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会展业从计划经济迈入市场经济,从工业制造时代进入信息技术时代的巨大变迁。正如上海现代展览总经理张定国所说:“展会本身是一种媒体,它反应的是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甚至宗教的发展。”曾任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副主任的陈八荣在任期内曾经组织、经历过42届广交会,可以说是广交会的“元老”,他认为广交会本身是个计划经济的产物,广交会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如果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来讲,广交会处在向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过渡之中。在改革开放后的近十年里,政府办展,企业参展仍然是最主要的展会组织形式,政府在中国会展行业最初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进入九十年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贸易和现代工业的聚集使得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以年均20%的速度迅速崛起,以上海为例,1990年上海举办国际展会40个,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到1999年,举办的国际展会达150个,展览面积80万平方米。这一方面完成了中国会展“量的积累”,展馆,展会数增多,另一方面也开启了中国会展业国际化的历程。

一直以来,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就与政府的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最初的政府唱主角,到政府支持为主,再到大力鼓励和扶植会展业发展,政府的角色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尤其是在2000年之后,越来越多城市和地区的政府意识到会展业在发展城市经济,打造城市名片方面拥有的巨大能量,而在金融危机之后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借助当地固有特色,会展业更开始以拉动城市经济主体产业的姿态出现。无论是国际性的上海世博会还是利用地利之便的杭州西博会,利用实体经济优势的义乌小商品博览会,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城市树立了新的城市名片。国务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州认为,政府在会展发展中起到的是政策、引导和服务的作用,并指出,下一步打造会展业的品牌,提升会展业的质量升级,我们确实离不开网络经济,离不开电子商务,我们说电子商务渗透到各个行业是一个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展望六十年:“湿”的崛起

如果说过去的六十年,中国的会展业是依托一大批逐渐成长起来的展会企业来做大做强的话,这些有形的,有组织的会展企业可以说代表了中国会展业发展60年的“干”的力量,那么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兴起,一股“湿”的力量正在酝酿生成,可以称之为无组织的组织,他们的名字叫做“商圈”,这些由商人自主形成的商业联合体,没有严格的组织架构,却拥有极为惊人的力量。而现在,“干”与“湿”的碰撞正在发生,会展企业与商圈之间亦有各自对于会展的心得。

网商张丽专从2005年开始创业,做高端的精品类相框,主要针对品牌的家居商场、影像连锁等客户,她自言是展会的虔诚信徒,她说,如果要进入一个专业类的行业,入门秘密就是如果要进入一个专业类的行业,就去看大展,比如说,北京礼品展的摊位非常的便宜,展会结束的时候都可以收回成本,效果不错。

但也有网商在面对名目繁多的展会时感到不知如何选择,网商吴锦荣说,我现在很困惑的是说如果要参加讲座都不知道去哪一个展会比较好,我现在做的是绳带的行业,因为我的行业有家居等都有,如果每个行业去跑可能会累死。

一方面是展会的不断增多,对于参展商的求贤若渴,一方面却是大量中小企业主和网商报投无路,眼花缭乱之后一筹莫展,在这里,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干”的实力与“湿”的力量相结合,达成一种你情我愿的互动和结合,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展会”相结合,而这正是IEIA国际展览产业联盟作为第三方平台致力的方向。而与阿里巴巴的合作就是把展览会往展览会之前进行前伸,对展览会之后进行后延,任何展览会都会落幕,但是利用线上平台,却可以实现“365天不落幕的展览”的愿景,在新的会展文明当中,展会不再是三天、五天的会场展览概念,而成为一个可以无限延伸的平台。

张丽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愿望:“虽然现在很多的展会都会对自己的参展商提供平台,但作为一个中小企业,我们的维护成本真的有限,是否可以给我们提供公共的平台,就是说让展会和网络有一个更新的平台,这样的话,天下就没有亏钱的展会。”

“湿”的时代即将到来,中国会展业在谋求下一个六十年的发展中,更好的把握这股新兴力量和趋势,方能把握历史发展的脉动。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