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无线网络技术对体育的影响与作用

互联网 | 编辑: 2006-06-16 15:00:00转载-投稿

沿着北京中轴线向北,在四环路与五环路之间的一片广阔区域里,耸立着几十座体形高大的塔吊,它们不分白天黑夜的转动、起降,发出隆隆的轰鸣。在它们的周围,一支数千人的建设大军正在辛勤忙碌着,哨子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劳动的气氛十分热烈。

沿着北京中轴线向北,在四环路与五环路之间的一片广阔区域里,耸立着几十座体形高大的塔吊,它们不分白天黑夜的转动、起降,发出隆隆的轰鸣。在它们的周围,一支数千人的建设大军正在辛勤忙碌着,哨子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劳动的气氛十分热烈。

这里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的施工现场,各项工程建设早在两年之前就已展开。按照北京奥组委的规划,将要在此建设起十几个比赛和训练场馆,以及一片阔大的人工水面。身处其间,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2008正在一步步地走近。

奥运之火与现代科技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科学技术有着不解之缘,我们甚至可以说,现代奥运就是人类科技进步与发展的产物。1896年在雅典举办的第一届奥运会,便有13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参加,而这首先得益于现代通信技术和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与主办国希腊相隔万里之遥的美国有多位选手漂洋过海前往参赛,这在没有远洋航行能力的古代根本是无法想象的。

进入20世纪,人类科技文明迅猛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面貌也随之不断地变化。1912年第五届奥运会首次采用电子计时器和广播系统;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开始使用大型成绩显示板;1948年第十四届奥运会首开电视转播之先河;1972年第二十届奥运会以其广泛采用电子信息设备而名留史册,这也预示着信息技术从此将与奥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上世纪80年代之后,由信息技术引发的“第三次浪潮”席卷全球,信息技术对于体育运动的影响日益强烈和深化,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更加深了双方相互依赖的程度。有一种现象可以很好地表现这种依赖关系。一方面,在当今的体育赛事中,以IT广告、赞助的比例为最多,甚至有时整个赛场全都是IT广告;另一方面,体育比赛所采用的IT技术越来越多,从赛事组织到赛场管理,从信息发布到实况转播,IT技术已经深深地植入体育运动的整个肌体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仅以体育赛事现场的转播为例,奥运历史上首次电视转播出现在1948年,当时英国的BBC为伦敦奥运会进行了总计64小时零27分钟的节目播出;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时候,实际每天只有3分钟的电视节目;而在八十年代以后,历届奥运会都已经实现全程的电视转播。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总计有300多个电视频道进行35000个小时的电视直播或转播(平均每天2000个小时的节目量)。此外,雅典奥运也是第一次提供高清电视(HDTV)节目,许多国家还第一次通过3G网络向手机用户提供奥运会的新闻和图像。

体育结缘Internet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之后,同样迅速地与体育结缘。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首次引入互联网,此后各种网络相关技术日渐成为奥运会的热点。

2000年悉尼奥运会召开前夕,由于考虑到网络对电视媒体构成严重威胁,国际奥委会决定禁止进行网上视频直播,同时也不允许网络记者进行采访,一时间引起巨大争议。但实际上,悉尼奥运最终成为一次互联网传播的盛会。据会后的统计估算,仅奥运官方网站的浏览量就将达到65亿次,较之四年前的1.8亿次增长了30多倍。

2004年雅典奥运会,网络转播的禁令被部分解除,同时首次启用多个3G网络提供信息服务。与上一届奥运会相比,雅典奥运的网络应用又登上一个新的高峰。

互联网的盛行,不仅使得体育赛事在信息传播方式上发生深刻变化,而且对体育场馆的设计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悉尼奥运和雅典奥运,比赛场馆广泛采用宽带网络,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应付海量的现场媒体报道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一个大型体育场馆一般由主体育场、训练场、休息室、商业区等建筑组成,可以容纳数万人现场观看比赛,对于这样一个人群密集、建筑复杂、危险系数较高的场所,必然要实行高强度的安全监控,而如果没有网络系统的支撑,这点几乎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网络时代的“无线”追求

上两届奥运会比赛现场虽然提供了高速率的有线宽带网络应用,但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媒体,由于考虑到安全因素和线路布设上的巨大困难,比赛现场的观众并未得到任何网络应用的机会。然而随着人们对网络需求的日益提高,奥运赛场提供全方位的互联网服务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这个方面,传统的有线网络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无线技术却有机会大显身手。

2005年7月23日,全球著名的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队来到北京,在工人体育场与北京现代队进行了一场高水平的比赛。“皇马中国行”引起各界极大关注,相关的商业赞助活动竞争激烈,近年来在无线网络领域崭露头角的华硕公司脱颖而出,成功击败众多竞争对手,成为比赛现场唯一的无线网络设备供应商。

据悉在比赛当晚,华硕公司为现场的媒体专用区提供了包括4台无线AP WL—300g和10台无线网卡WL—167g的无线网络设备。结果证明,华硕无线网络产品以其高速率、高品质、稳定可靠的优异品质,在全球300多名记者面前经受住了考验,现场未出现任何差错及延迟。比赛结束后,赛事主办方对华硕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记者们也是频频交口称赞。

这场比赛不仅是华硕无线网络产品的一个成功展示,它也为我们预示了不远的将来将会出现的一种场景。那就是在体育赛事现场,无论媒体记者、工作人员、运动员还是普通观众,都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更深切地参与到赛事之中。比如说,他们可以随时得到每一个上场运动员的详细资料,可以将每一个精彩瞬间随意回放并记录下来,可以了解赛事幕后的一些花絮,甚至可以得悉其他赛场正在发生什么情况。

这种情景最有可能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出现

我们知道,奥运会其间赛事非常集中,几十个项目的比赛常常在同一时间展开,而观众只能选择观看其中的一场。如果比赛现场不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则观众只能在事后了解到其他赛场的情况,这在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似乎是令人无法忍受的。

2008北京奥运以“数字奥运”为目标,相关的网络技术应用必然要比前几届有一个新的、开创性的提高。相比今年的雅典奥运会,北京奥运会将在无线通信技术和数字电视领域取得更多突破,而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可能就是无线网络。

其实在雅典奥运会上,组织者本来已经考虑采用无线网络,却因为当时的技术无法保证安全而作罢。面向三年之后的北京奥运,无线网络能否得到充分的应用,安全仍然是一个很重的砝码。对此,华硕网络通信事业部的郭勇先生表示,就目前来看,无线网络产品在安全性上已经取得突破,其应用环境相当于甚至已经超过有线网络的安全水平。三年之后,随着无线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无线网络的安全、稳定程度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郭勇说,对于这点用户完全不必担心。

总的来说,在各种条件和环境都已经达到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北京奥运极有可能成为第一次采用无线网络的体育盛会,记入奥运的光荣史册。对此,我们殷切地期待着。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