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博弈催化软件商业生态蜕变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6-06-22 17:00:00转载
    提及平台之争,人们会很自然地将其与IBM、微软等软件巨头联系在一起;而实际上,伴随软件产业生态环境的改变和市场竞争烈度的加剧,平台不再只是“富翁俱乐部”的专属奢侈品,越来越多来自草根阶层的软件厂商也逐渐成为平台博弈的主角。

    眼下就有典型的例证:日益升温的国内ERP市场几乎变成了平台竞技场,除了SAP的 Netweaver外,用友的UAP、金蝶的BOS、浪潮的GSP、金算盘的VP等本土软件厂商的平台也是争奇斗妍——当平台走下“神坛”进入更多应用领域的时候,其作用决不仅仅是为厂商之间的竞争创造更宽广的舞台;尤为重要的是,软件商业生态系统将因此发生剧烈的变化,ISV、SI、SP等不同类型增值商家群体的价值定位和发展方向亦必然受到影响。

    在软件商业生态系统中,各类平台厂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微软、IBM、Sun、BEA等核心基础平台提供商是处于整个价值链顶端的“贵族”,旷日持久的.NET与Java两大阵营之争无疑对软件产业的走向影响深远;而延伸到诸多细分应用领域的平台厂商,则是软件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中产阶级”,他们秉承以客户为中心和面向框架的设计理念,将标准的业务模型和技术框架进行序列化和规范化,进而形成基础支撑环境。

    显而易见,核心基础平台与应用平台提供商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拥有是否“带谁玩”的决定权。因此,行业软件开发商、软件代理商、系统集成商、服务商等众多希望在软件市场中分羹的企业,必须与平台厂商进行深入的合作,只有这样才可能将手头的客户资源转化为滚滚财源。

    正是由于平台厂商是软件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权贵阶层”,其博弈方式是否良性、衍生影响是否积极自然受到更多关注。尤其是应用领域的平台之争,一旦演变成产品与方案同质化竞争、厂商大打价格战的翻版,其对产业发展与商业秩序的破坏力就会成倍放大。

    笔者并非杞人忧天。尽管国内ERP市场的平台之争刚刚拉开序幕,但已出现了令人忧虑的苗头:本土主流ERP厂商基本上各自为战,平台的开放性与兼容性没有得到充分彰显,能够被市场广泛认可的平台标准尚未形成。反观日本、韩国等邻邦的ERP市场,很多拥有不同软件产品或模块的公司以行业协会为纽带,通过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了集成化的技术框架和平台标准——这一方面有利于客户实现跨平台应用,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的IT投资;另一方面,本土厂商也可以在平台推广上形成合力,与国外的ERP巨头竞争。

    综观国内软件领域,ERP是最早渗透到中小企业市场的企业级产品之一,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进行产品推广是营销的必由之路,而目前以直销为主的众多企业级软件产品在“应用下移”潮流的推动下,终将走上与ERP类似的发展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讲,ERP平台厂商之间的博弈及其与增值渠道商合作模式的建立,必将对国内其他企业级产品市场中的软件厂商起到示范作用,并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软件商业生态系统的蜕变与重建。笔者认为,密切跟踪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早日形成被市场认同的平台标准、与不同类型的增值渠道商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也许是ERP厂商成为“榜样”和“优质催化剂”的必要条件。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