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子剑:谁将成为微软的收购目标?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6-06-26 11:00:00转载
  与竞争对手Google在互联网市场的游刃有余相比,微软在互联网领域越来越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了,因此之故,有分析师认为微软有可能会收购大型互联网公司,以抗衡咄咄逼人的“科技章鱼”——Google。那么,谁将成为微软的收购目标呢?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分析师Justin Post给出的答案是雅虎或者eBay。 

  据6月24日的外电报道,Justin Post称:“微软目前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公司股票持续低迷,面临着Google和Linux等众多对手的竞争。而且,创始人比尔-盖茨也将在未来两年内逐渐隐退。种种压力将迫使微软进行一次大型并购,而潜在的并购目标就是雅虎和eBay这样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但是,笔者觉得此类分析,分析师可以姑妄说之,我们姑妄听之则可,因为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原因如下:

  首先,如果微软收购的是雅虎或者eBay,那么可能面临着反垄断法的制裁。微软早已经是一个软件帝国了,在软件方面的优势或者说垄断地位是无人可以撼动的,正因为其涉嫌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所以,于1999年才会引发针对其垄断的“世纪诉讼”,最终的结果对微软可以说是伤筋动骨,大大地削弱了其实力,这种震慑作用不可谓不大,大家试想,微软果然如此健忘不成?再说,全球尤其是欧美市场关于微软垄断的官司本来就从没消停过,如果其采用收购大型互联网的方式大力拓展其在互联网市场的地盘的话,必然又将面临着反垄断法律的制裁,果真如此,则没成一事,反而被官司不断所累,最重要的是,其竞争对手可以不动一兵一卒而置其于死地,微软的高管不可能连这些基本常识都不知道。而且,这种垄断官司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的,基本都要经过几年甚至长达十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不仅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对于微软来说,还要在究竟要不要与收购对象融合之间进行取舍:因为一旦融合后裁定垄断事实成立,那么又将拆分,而一旦不进行融合,市场时机是转瞬即逝的,等垄断官司终结,市场机会早就失去了,错过了最好的融合时机,竞争对手的势力已经坐大,微软也就只能望洋兴叹了。如果真的如此的话,对于微软来说可以说是得不偿失,或许不仅不能在互联网市场有所作为,甚至连其“大本营”——软件市场也有被其他公司追赶上的危机。

  其次,退一万步讲,即使微软侥幸地逃过了反垄断法律的制裁,从而顺利地收购了雅虎或者eBay,人员的整合与文化的融合又将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诸如雅虎和eBay这样的公司,一是公司大、人员多,在全球各地有不少的分公司或子公司,二是公司已经成型,有了自己的文化,而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收购后的新公司的整合和融合。因为公司大、人员过多,关系也必将比较复杂,在整合的过程中,很难兼顾各方利益,这样很容易滋生矛盾,不利于新公司的团结和稳定;而公司的成型则必然意味着公司文化的成熟,以及在盈利模式、经营模式以及管理模式等等各个方面的成型,这也是整合的一大难处。所以说收购这种大型的互联网公司不像收购小公司那样或者还没成型而容易整合,或者由于其小而容易转变。这又是微软在考虑收购这种大型公司所必须面对的风险:整合成功固然皆大欢喜,一旦整合不成功,必将两败俱伤,如此则与其收购的初衷背道而驰。

  再次,打败竞争对手的最好方式就是消灭竞争对手,通过收购让其在市场上消失,这才是竞争的最高境界,既然如此,微软为何不直接收购Google而要收购雅虎或eBay然后与其竞争呢?以笔者的设想,与其收购雅虎还不如直接收购 Google。Google的市值虽然也有千亿美元,比雅虎和eBay的市值多了不少,但是与微软相比则还是有着很多的差距,还不到微软的一半,对于微软来说,要想收购它,仅从财务方面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既然微软为了与它竞争而去收购雅虎或eBay,那么还不如直接收购Google得了,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收购了雅虎后再与之竞争呢?那不是更费时耗力吗?直接解决战斗不是更好吗?

  最后,收购并不仅仅取决于收购者的意愿,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被收购者的意愿,因此,即使微软真的想收购的话,也还得看被收购的对象是否愿意,如果不愿意的话,微软是很难强行收购的。一来,如果是自己心仪的对象进行收购,很多公司当然愿意被收购了,如果不是的话,他们往往会采取积极的反收购措施,而不会让其轻易得手;二来,像雅虎和eBay这样的大型上市公司,还受到资本意志的左右,即使管理层愿意出售,也不一定就能获得股东的同意。

  总之,以笔者的分析来看,微软收购雅虎或eBay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它们不会成为微软的收购目标。但以微软的野心,肯定也想在互联网市场有一番作为,但它已经是姗姗来迟,要想与其竞争对手较量,却又缺少必要的分量,怎么办呢?其实除了收购外,还有一个很好的途径,那就是与其他公司合作,以此来缩短与Google等公司的差距。微软收购的目标笔者暂时是找不到,但要找到与其合作的目标,那还是比较容易的,比如Amazon就是理想的合作目标,利用Amazon以及自己的优势互补来对抗Google,不能说马上就帮助微软从劣势中走出来,但最起码也能让Google不敢过于小视自己。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