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欲攀ERP“珠穆朗玛” 与SAP建战略联盟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6-07-03 15:00:00转载
 

CNET科技资讯网 7月3日北京报道2006年6月29日,继与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和协同商务解决方案提供商SAP于上月宣布建立更加广泛而深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中国领先的软件与解决方案提供商——东软集团针对ERP市场,启动了一项命名为“珠穆朗玛”的战略计划(Everest Plan),标志着东软正式吹响了全面进军管理软件市场的号角。

理性与务实:创造ERP新高度

中国IT供应链研究中心信索咨询数据显示:近几年国内ERP市场一直保持着快速平稳的增长。市场规模由2001年的10.44亿元增长至2005年的28.38亿元,每年的增长率都超过25%,这不仅大大超过IT产业的平均增长率,也高于软件市场每年20%的平均增长率。

ERP厂商和用户更加理性务实是2006ERP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易观国际分析认为,前几年国内ERP市场上竞争激烈,充斥着新概念的炒作,随即演绎成谁是正宗ERP供应商的激烈论争。但久而久之,竞争的双方发现,这种无序的竞争不会有最后的赢家。最终两种观念从交锋走向融合,中国的ERP市场也开始走出浮躁,向理性回归。一些ERP厂商正试图把ERP市场中的竞争引导到理性的轨道上来。

纵观我国ERP市场的发展历程,可谓是栉风沐雨、一路坎坷。几年前,当财务软件的市场增长空间开始捉襟见肘,中国财务软件在一夜之间纷纷打上了EPR的标签。在一片欢呼之中,ERP这三个光环笼罩的字母组合,似乎已经真的“飞入寻常百姓家”。资深ERP专家陈启申老师在著作《起步》中就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这种“财务加上进销存”的简单组合不是ERP,这对ERP事业和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会起负面作用。

业内专家认为,早期有些ERP项目由于文化背景、管理方式的差异,软件本土化、实施经验、配套服务环节欠缼等多种因素,最终导致了夭折失败,给许多企业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痛,导致了国内企业管理信息化市场的低迷和企业信息化之路的曲折。

研究表明,2005年,中国中小企业用户在ERP选型时也更加理性与务实,选型时考虑的因素不再仅仅是厂商品牌、产品价格、功能模块是否全面等表象的因素,而是会更加关注ERP产品的可用性,ERP产品是否真正适合企业业务和发展,是否真正能够满足企业现阶段和未来的潜在需求,给企业带来工作效率的提高和销售业绩的提升。

基于对市场的判断,2006年,东软正式进军管理软件市场“此前,东软主要面向行业和企业提供针对客户核心业务的解决方案,对于企业管理软件虽早有涉及,但一直未作为战略的重点。”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认为ERP市场的理性回归对于东软进军ERP是一个良好的时机,当然我们也能够认识到这个领域的复杂和艰辛,就像登顶珠峰一样,需要克服高原地区高寒、狂风、缺氧、低压的重重困难。因此我们将与合作伙伴、客户共同携手攀登ERP的珠峰,创造ERP更高的应用价值。”

ERP受阻“半山腰”,亟待跨越人才瓶颈

市场在增长,认识更理性,但ERP的成熟与成功离不开复合型的人才。据统计,约50%ERP失败案例是由于缺少ERP技术人才,实施及应用过程难以保证造成的。目前国内ERP专业人才短缺非常严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国内合格的ERP实施顾问不过千人,这相对于我国需要信息化的几十万家企业而言,只是杯水车薪。SAP、甲骨文等从事企业信息化软件开发的企业,以及实施ERP软件的企业对ERP各类人才有大量需求。其中,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公司——SAP,声称其中国研究院到2008年将成为SAP全球第三大研究院,研发人数届时将从研究院设立时的100名增加到1500人。

ERP人才不仅仅直接从事ERP软件开发、维护或项目实施的人才,还包括项目咨询顾问、企业内部负责项目的管理人员等,是使ERP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得以成功应用的所有相关人才。他们不但要懂IT,还要会管理,熟悉行业。因此培养专业的ERP应用人才不仅是厂商可持续发展、与客户、合作伙伴建立共赢体系的重要策略,更是教育机构乃至全社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ERP实施与顾问人才的严重缺乏是中国ERP发展的一大瓶颈。东软出身于大学,人才培养不仅仅是我们的三大核心业务之一,而且是东软产学研模式发展的基础,是东软拓展ERP领域的强大优势。东软的三所信息学院不仅是东软的资源,更是社会的资源,如何使这一资源发挥更大的效应,培养社会需要、企业满意的卓越人才,推进中国ERP的成熟和发展,是我们长期考虑的问题。”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温涛博士说。

6月29日,在“珠穆朗玛”计划启动的同时,东软-SAP授权培训中心也挂牌成立,东软集团首期100IT专业人士和教师参加的“SAP顾问培训班”也于同日开班,东软“珠穆朗玛”计划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付诸于实际行动。

据悉,在“珠穆朗玛”中,东软-SAP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是整个计划的出发点。东软将首先培养100名以上的认证教师和顾问咨询人员,通过这些人员在3年之内培养4000名学生和1000名社会人员,为100家东软-SAP ERP产业联盟成员培养和输送1000名开发顾问和实施工程师。东软“珠穆朗玛”计划将为我国的ERP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缓解ERP发展的瓶颈。

携手全球最大的管理软件厂商  东软勇攀ERP“珠穆朗玛”

据介绍,“珠穆朗玛”计划是东软进军企业管理解决方案领域的战略性计划。而就在仅仅一个月前的5月22日,SAP和东软正式对外宣布建立更加广泛而深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优势互补的强强联合,大力拓展面向中国企业的管理软件市场,为中国企业客户提供更加优化的管理软件解决方案。SAP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孔翰宁博士说道:“SAP看中的是东软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强大的培训能力,以及众多的用户基础,希望借此能给SAP带来更多的商机。”

中国中小企业需求的最大特点就是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想满足中国中小企业的需求,就必须有深入了解中小企业市场的状况,深刻理解中小企业的应用需求,并从产品技术、渠道和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去迎合中小企业的需求。

东软在开拓中国中小企业资源上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实施经验和深刻的市场洞察力,对中小企业客户的核心业务有着深刻的理解。早在2000年,当众多的软件厂商还停留于应用软件产品的研发和销售阶段,东软已经转变为围绕客户的核心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据统计,东软目前在全国拥有8000多家政府与中小企业客户,庞大的中小企业客户资源与丰富的行业实施经验是支撑东软进军ERP市场的重要因素。

据悉,此次启动的“珠穆朗玛”计划主要包括东软-SAP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东软-SAP卓越中心(COE)及研发和技术支持计划、东软ERP产业联盟计划、东软ERP市场推进计划等四项主要内容。“珠穆朗玛计划将推进东软以培养ERP人才为起点,进军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战略布局,使东软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在管理软件市场上占有领先地位。东软将充分发挥在IT教育方面的优势,以培养ERP顾问咨询和实施人才为战略出发点,以东软-SAP卓越中心为研发与技术支持,通过构建与渠道合作伙伴及用户的ERP产业联盟,增加客户对实施ERP系统的信心,使东软与合作伙伴、用户获得良好的回报。”刘积仁博士表示。

2006年是东软发展的第十五年,在十五年的发展历程中,东软经历过多次定位的转变,1996年,从系统集成商向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变。2001年,东软进行了品牌整合,不断扩大国际业务的规模,提高国际业务的利润率,并先后在大连、成都、南海建立起三所信息学院,最终构建起软件与服务、医疗系统、IT教育与培训三大业务板块,从而使东软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通过每一次转变,东软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成就了东软的发展蓝图。目前,东软是中国领先的软件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软件服务、数字医疗、IT教育与培训包括软件外包等核心业务上,东软的成就斐然。

此次东软挟人才培养与行业实施经验两大优势,依托SAP世界领先的管理软件平台,大举进军企业管理解决方案领域,又将是东软发展历程上浓重的一笔。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