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警惕!你是否手机中毒?

互联网 | 编辑: 2003-09-26 00: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手机的出现给大众的工作和生活带了极大的方便,我们可以通过小小的手机通话、发短信、收发E-mail、拍照、上网等等。手机的功能也是越来越多,让我们眼花缭乱的同时也为它意乱神迷。近日,日本、韩国和中国的一些专家相继提出,如果手机使用不当,很容易诱发“手机中毒”现象

离开手机你会怎么样?

本文作者:苗得雨

离开手机会怎样?

日本木昌山女子学园大学教授加藤主税指出,“手机中毒”者把随时随地和朋友交流看得过于理所当然和重要。他举例说,日本爱知县一位20岁的大学二年级女生,8月份手机打得太多,虽然学生享受手机费减半优惠,但还是拿到了一张5万日元的缴费单。由于交不上话费,手机被停机一个星期,她感到度日如年,朋友联络全部被掐断,电子邮件也发不了。为此她整天唉声叹气,虽然停机,还是整天把手机拿在手里,没有手机的日子简直过不下去。

据日本一项“信息化社会与青少年”的调查表明,日本青少年手机普及率很高。有手机者在12至14岁青少年中占20.7%;在15至17岁人群中占64%;在18至22岁人群中约占91%;有手机的人都用手机发电子邮件,1天10次以上者占23.1%。而一份来自对韩国中学生的手机调查结果显示,韩国中学生中每10人就有7人拥有手机,每天平均通话次数为6次,平均通话时间为20分钟。18.8%的中学生每天通话次数超过10次以上,中学生每月平均缴纳的手机通话费用为31400韩元(约200元人民币),更有1.3%的中学生每月平均缴纳的手机通话费用高达5万韩元以上。

这部分接受调查的中学生中,有83.2%的人表示曾经欠缴过手机通话费用,其中,56.6%的中学生为了缴付积欠的费用,曾向父母求助,14.1%的中学生则以打短工赚钱自行解决,还有7.8%的中学生迄今还没付清所欠手机通话费。就使用手机通话的对象而言,57.2%的人打给同性朋友,19.8%打给异性朋友,打手机给父母者仅为14.9%。

在我国,使用手机的学生群体中,有72%的大学生认为手机是生活必需品,而很多人都产生过手机不在身边就感到焦虑不安的心态;也有学生表示,手机短信发出后不能马上收到回音,情绪也会变得很糟糕;某些学生不小心把手机忘在家里或者寝室,哪怕不听课也要回去取。“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的征兆。专家将这些人形象地比喻为“手机依恋中毒症候群”,在医学上也被称作为“依存症”。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4 页1234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