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通中间件助跑沪宁高铁票务管理

互联网 | 编辑: 赵凯 2010-08-25 00:00:00转载-投稿

沪宁高铁的正式通车运行牵动了世界的目光。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典范,在建设过程中,它创造了许多中国乃至世界第一:第一条没有外方支持、咨询、参与指导,具有自主知道产权的铁路;第一条全线铺设CRTSⅠ型轨道板的铁路;第一条联调联试用时最少的铁路……据了解,沪宁客运专线票务系统同样采用了国产中间件产品东方通消息中间件TongLINK/Q。该系统实现了集中的票务数据系统和地理位置分布全线的各车站点系统之间票务数据的可靠、准时、安全、高效传输。

高铁票务管理系统是高速铁路建设和营运的核心业务,是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检票终端、自动控制等技术,实现轨道交通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分、管理等全过程的自动化系统。根据业务性质的差异,又可以分为售票系统和检票系统两个部分。对于售票系统,需要建立统一的高铁售票管理中心,所有售票信息物理上全部在数据中心存放,各售票点通过OLTP在线事务处理方式实时连接到数据中心。这样无论从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日常业务等方面,都有利于实现高度的集中统一。但另一方面,由于检票业务是分布在各个不同的车站、不同的检票口,集中的票务信息又要和分散的检票系统间实现数据的可靠、稳定、准实时交换。这要求建设基于消息中间件方式系统架构的票务数据交换系统。

经过多方对比和测评,沪宁高铁票务管理系统最终决定采用东方通中间件产品TongLINK/Q构建系统。据介绍,基于TongLINK/Q建设完成的沪宁票务系统能在任何一台机器或设备软硬件有故障的情况下,保持票务数据传输的可靠、准时,从而保证订票、售票、取票、退票、转签等业务的顺利开展。TongLINK/Q也不负众望,在高负载、多并发的复杂环境中表现非常稳定。

东方通中间件目前是唯一在电信、金融等高端企业级市场实现规模化应用的国产中间件品牌。在交通行业,东方通中间件的优势更为明显,连续数年保持着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地位。早在2000年,交通部海事局在全国性项目水上安全监督系统使用东方通中间件TongLINK/Q,东方通中间件首次在交通行业崭露锋芒。此后十年间,东方通中间件的产品在海事应急辅助指挥系统、全国25个省(市)的高速公路收费系统、长江海事局信息管理、航空物流信息平台等多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次参与沪宁高铁票务系统的建设,表明东方通中间件已经在铁路方面取得了领先。而未来,作为“核高基”重大科技专项成果,东方通中间件无疑将获得更多应用机会,为各行业信息化做出更多的贡献。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