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私募投资家:海啸冲不走日企技术

互联网 | 编辑: 于 2011-03-24 16:26:00转载

北京时间3月24日消息,日本震后第三天的14日,媒体见到了Unison Capital代表江原伸好。由于福岛核电站陆续发生爆炸,一度陷入无法控制的状态,地震当天(11日)下降了1.7%的东京股市当天上午下挫超过5%。

北京时间3月24日消息,日本震后第三天的14日,媒体见到了Unison Capital代表江原伸好。由于福岛核电站陆续发生爆炸,一度陷入无法控制的状态,地震当天(11日)下降了1.7%的东京股市当天上午下挫超过5%。

江原伸好在日本运营规模达1400亿日元的私募基金。面对这样的利空消息,着急上火再正常不过。在他投资的企业中,日本第二大回转寿司连锁店Akindo Sushiro在岩手县和宫城县开设的部分分店被淹,全国298家分店中14家受地震的影响暂停营业。

但在首尔南山凯悦大酒店见到的他丝毫没有露出焦急的神色。他说,日本股市短期内下挫5%是“早已预见的事情”。“我认为股市在短期内将下跌近10%。”果不其然,采访第二天15日,日本股市下跌了10.5%。

江原伸好是坚信日本企业潜力的投资者。在其它人把目光转向中国等新兴市场时,他始终向日本企业进行投资。这段时间大部分与日本经济“失落的20年”相重迭。

“通过长期向日本企业投资,我的感觉是日本人和日本企业有在危机面前更加强大起来的潜力。”

江原伸好在日本投资界具有很高的威望。Bain&Company的合作伙伴Kim Su-min说:“他被称为日本投资界的大师和神话。”江原伸好在1988年成为美国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在亚洲的第一个合伙人,1998年在日本建立第一家私募基金公司(现在的Unison Capital),2005年至2007年出任日本私募基金协会会长。他还是第二代韩裔日本人,其父母是济州岛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挽救日本经济的是日本企业和它们的技术实力。1946年以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起步的索尼凭借独创的量产技术,陆续推出“世界首创”产品,带动了战后日本经济的复兴。

在上世纪50年代向日本福特学习技术的丰田,成长为世界最大汽车制造商的秘诀也是技术实力。“改善”等丰田使用的技术质量相关单词已成为广泛使用的一般名词。大地震引发了日本经济将陷入混乱的担忧,但江原伸好说:“我对日本经济有信心。日本企业的技术实力不会被海啸冲走。”

下面是对江原伸好的采访摘要:

问:日本经济能挺过来吗?

“现在下定论为时尚早。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日本将经历艰苦的时期。目前还无法确定摆脱地震冲击需要几个月还是一年。但从中长期看,此次地震有望带来新的契机。”

问:新的契机是指什么?

“此次地震酿成了巨大悲剧,但我认为此次地震有可能像韩国的1998年金融危机一样产生效果。两者都是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巨大的外部冲击。这样的突然冲击短期内会对经济造成破坏,但从中长期看将创造某种好的结果。日本社会长期以来,即使是在需要变化的瞬间,也一直犹豫改变。希望日本社会尽快从地震灾害中振作起来,并把此次危机当作警铃(wake up call)来实现增长。”

问:在此次地震中很多日本企业遭受巨大损失。东北地区的物流中断,一些工厂停工。

“很自信地说,日本企业将在不久后克服危机。当然现在对企业、政府以及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防止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流出,并帮助灾民,这是第一课题。等到事态逐渐稳定下来,日本企业将会重新站起来。虽然无法确定准确的时间,但有可能是下周,也有可能是下下周。东部地区在日本经济中所占比重为10%左右,虽然数值不小,但不会动摇整个日本经济。”

“请回想一下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日本企业团结在一起克服了危机。得益于这种努力,石油危机结束后,日本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更上了一层楼。此次地震发生后,在东京遇见的日本企业家也都这样认为。”

问:这种信心来自何处?

“日本企业具备技术实力。海啸使工厂停止运作,使物流面临瘫痪,但并未冲走技术实力。我可以大胆地说,日本的技术实力在世界市场上被低估了。如果说存在问题,是在经营方面。日本经营者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仅重视‘内部’,忽视了‘外部’。将视线投向了内需,而不是世界市场。但经历此次大地震,他们的想法好像有了变化。”

问:大地震真能改变日本企业的思维吗?

“是的。日本企业在过去的50年里一帆风顺,经营者和工人们的生活都很好。但日本企业处于被动状态,而且开始有所松懈。此次大灾难正好提高了日本全社会的紧张感。包括企业在内的所有人都会想,从中能学到些什么。”

问:日本企业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早从2、3年前开始,日本企业就认识到应加强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我认为,此次危机能够加强这种信念。”

问:有人指出,核电站事故后,“技术日本”的形象将破灭,您对此有何看法?

“对日本的形象确实有一定的影响。但此次地震事实上已经超出了企业所能控制的水平。如果此次灾难发生在其它国家,受灾情况将更加严峻。虽然对核电站的悲观论逐渐扩大,但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对安全性核电站技术的需求将增大,因此具备相关技术实力的日本核能产业将受惠。”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