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卷博客:对于松下GM1的一些疑问解答

PChome | 编辑: 高峰 2014-01-02 06:3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到今天为止,这台黑色的松下GM1已经在我手上10天了。按理说,那么长时间应该把评测放出来了,不过考虑再三。

春卷博客:对于松下GM1的一些疑问解答

到今天为止,这台黑色的松下GM1已经在我手上10天了。按理说,那么长时间应该把评测放出来了,不过考虑再三,我觉得还是不要兴师动众的按常规流程走评测,而是依旧以博客连载的形式向大家一点点的介绍这台松下GM1。简单罗列下,到目前位置,我给GM1写的博客有:

1、松下GM1搭配四枚镜头的首批样张

http://blog.pchome.net/article/728271.html

2、松下GM1在科技馆的高ISO样张

http://blog.pchome.net/article/728272.html

3、自驾嘉兴半日游记(松下GM1+奥巴镜头)

http://blog.pchome.net/article/728280.html

在这三篇博客中,实际已经谈到了我对于这款产品的一些认识和想法,同时也放出了不少GM1的样张。与其他媒体网站不同的是,我除了使用本机自带的12-32mm套装镜头外,更多的是使用了多款来自松下和奥林巴斯两家的M4/3镜头,涵盖从超广角到超长焦,从大光圈定焦到中小光圈变焦各种镜头类型。从拍摄题材来说,有风景、有人像、有运动、有静物,有动物也有一些室内的高ISO场景。不过,对于这款产品我还缺少标准人像和夜景的拍摄,尽管这并不会影响我对于这款机器画质的评价,但以后还是会有机会就补上的。

松下DMC-GM1

下面来针对大家对GM1的一些疑问进行解答。

首先,是松下DMC-GM1是否是目前世界上同类产品中最小的相机?

我在第一篇博客中实际就已经谈到,虽然它使用的感光元件尺寸并不算小(M43规格,大于尼康和索尼使用的1英寸),但在所有可换镜头相机当中,它的体型的确是最最迷你的。有一些朋友提出宾得Q系列相机由于采用消费级别DC的感光元件,那么是否应该比GM1更小一些?答案是如果不算镜头的话,光论机身依然是松下GM1更小。我们不清楚松下搞出了怎样的黑科技,但一款M43规格元件可换镜头能够到这样的尺寸,真是骇人听闻。同样,如果也不考虑镜头的话,本机机身的体积甚至要比索尼黑卡系列的当家产品"RX100"系列更小一点。当然,如果带上套装镜头的话,本机在厚度上的确要比黑卡厚上1.6厘米,但这样的厚度装进冬季大衣口袋应该没有问题——夏装那就算了吧。

松下DMC-GM1

松下DMC-GM1

其次,那么小巧的机身在使用中的感受到底如何?

我通常是把GM1套装看成卡片机来用的,所以对于其握持手感也和普通卡片机的感觉一样。机身很小,以我的右手来单手握持的话没有重量方面的问题,但平坦的机身(无凸起手柄)抓附力也的确不足,所以得用手指扣着机器才行。但如果一旦换用更大的镜头,机身重心必定移动到镜头端(比如大口径的75mm F1.8),所以单手操作是不靠谱的,需要左手托着镜筒才行。必须指出的是,小型化的机身在携带上很便利,但男性用户需要注意到右手大拇指不要对触摸屏进行误触。我在GM1使用中,曾经有几次无意识的将对焦点移动到了屏幕右上角,后来才意识到就是因为大拇指误触了屏幕,使得触摸屏错误的将对焦点移动到了大拇指指尖位置上,影响了抓拍的效率。所以,这款机身给女生用当然没有问题,男性用户用的时候略微注意一些误触问题(或者平时关闭屏幕触控功能)。

松下DMC-GM1

松下DMC-GM1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4 页1234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